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同志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让秀美的湘江声名远播。湘江,在中国的版图上,它的确不像黄河那样排山倒海、浊浪滔天;也不像长江那样一泻千里、壮阔无边。它倒像一位素面朝天的乡村母亲,不粉饰、不炫耀,用它的倔强、宽厚、  相似文献   

2.
家住湘江边     
乔宗玉 《新湘评论》2014,(16):60-60
“才饮长沙水”。每次从异乡回到故乡长沙,喝一口家里的水,不免感叹,还是长沙水好喝呀,淡淡的甜味。我以为,长沙水就是湘江水,为此,我分外瞧不起过滤后充满洗衣粉味道的黄浦江的水,也瞧不起水质偏硬、煮出来给开水壶留一层厚厚的碱的京师水。远离故乡久了,我尤喜欢观古画中的湘江。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4,(1):45-46
长沙在湘江上已经修建好几座桥了,我所说的湘江大桥就是今天的橘子洲大桥,因为它是解放后长沙在湘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故取名湘江大桥,后来又陆续修建了新的湘江大桥,就改名为湘江一桥,最后改名为橘子洲大桥。湘江大桥的修建从1971年9月到1972年9月,花了整整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遥望贾谊     
彭晓玲 《学习导报》2011,(10):60-61
我曾长久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墙檐上苍苍的青瓦、厚重的大门,用惊奇的眼神静默地与我对视。门环和墙面之上,坦露着斑驳的痕迹,石阶和地砖的棱角似乎都已磨平。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既能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也能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贾谊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时为南蛮之地的长沙,湘江的轰鸣之声可曾震撼过他的灵魂,让他为之一振?初冬时节,寒雨纷飞,缓缓穿过省城长沙古老的太平街,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0,(2):48-48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九二五年的寒秋,三十二岁的毛泽东伫立在湘江橘子洲头,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6.
李风白与周恩来的友情蒋国经李风白1903年出生于湖南芷江一个中等官吏家庭。他4岁随父去长沙,后受教于何叔衡先生。李风白在何叔衡门下读书期间(1916年至1917年),经常见到一位高个子青年来找何叔衡老师,并总是作长时间的交谈,后来才知道他就是编《湘江...  相似文献   

7.
刘思驿 《湘潮》2023,(1):61-62
<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1925年,青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是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今天,我们将踏上橘子洲头,感悟一代伟人的意气风发。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0,(8)
正湘江战役时,红三十四师担负后卫任务,在成功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该师被敌截断、包围、打散,6000名闽西子弟血染战场,师长陈树湘重伤不幸被捕,宁死不降,断肠明志。今天,让我们走近红三十四师,走近陈树湘,去体会红三十四师全体将士的英雄壮举,去感受陈树湘对党的绝对忠诚,去看一看陈树湘等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奉荣梅 《学习导报》2011,(24):61-61
一晃眼,就在长沙这个城市生活20年了。车沿着湘江边新修通的潇湘大道畅行,绵延十余里的橘子洲,绿影婆娑,浮碧江心;岳麓青黛,如屏西耸:湘江为带,浩汤北去;园林别墅高楼,裕湘纱厂的旧厂房,新旧建筑和谐相间。车上湘江北大桥,湘江东岸的高楼,从北面的浏阳河列队延伸,越湘江一桥望不到尽头。  相似文献   

10.
湘江情怀     
王克英 《新湘评论》2012,(22):61-61
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在北方大都市的机会,奔赴古城长沙,在这里厮守着我钟情的湘江,一晃就是近半个世纪。 那是47年前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坐着南下的火车投入了长沙的怀抱,一下火车,就直奔湘江边。淅淅沥沥的秋雨中,对岸麓山如黛。秋雨打在江面上,反晕出一片蒙的如烟似霭的水雾,透过水雾,在碧莹莹的水波里弹起缕缕的涟漪。摆渡船穿梭...  相似文献   

11.
大美岳麓山     
未见之前,岳麓山如雷贯耳;待见之后,不免困惑:这海拔不过300米、面积不过35平方公里的岳麓山,既不高大也不险峻,然而却名扬天下,她凭什么、美在哪?在经历多年静默相处、无数次亲密接触以后,我仿佛悟到了其中的一些奥妙。岳麓山因“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她雄踞于湘江西岸,蜷伏于城市之心。这里古木参天、绿荫匝地,是难得的天然氧吧,是大自然赐给长沙市民的珍贵礼物。得益于长沙人民千百年来的精心呵护,特别是随着长沙跨江战略的实施,岳麓山已由过去的偏于西隅,化而成为“城中之山”。  相似文献   

12.
未婚妻是朝鲜族姑娘,我俩谈恋爱半年后,她让我去她家吃饭.临行前,我向她打听朝鲜族的习俗,了解到除了吃食上和我家有些不同外,别的区别不大.我安慰自己,只要能和准岳父喝到一起、吃到一块,估计这关便过了.  相似文献   

13.
湘江情怀     
王克英 《学习导报》2012,(22):61-61
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在北方大都市的机会,奔赴古城长沙,在这里厮守着我钟情的湘江,一晃就是近半个世纪。 那是47年前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坐着南下的火车投入了长沙的怀抱,一下火车,就直奔湘江边。淅淅沥沥的秋雨中,对岸麓山如黛。秋雨打在江面上,反晕出一片蒙的如烟似霭的水雾,透过水雾,在碧莹莹的水波里弹起缕缕的涟漪。摆渡船穿梭在水雾和秋雨之中,漾漾的柔波恬静而舒缓。  相似文献   

14.
白衣战士     
《湘潮》2020,(2)
正一、出征正月初一,清早,雨,还是雨。湘江北去。湖南省中医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邱亿匆匆上了一辆预约的士从长沙赶往醴陵。一路行人稀少,车辆稀少。没有人知道,偏瘦但精气神俱佳的她是首批湖南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即将赴鄂。现在是待命时间,她要去和父母作一个短暂的告别。当然,湖南首批援鄂队伍137名医务人员,每一个都在告别进行时——给孩子一个拥抱,陪父母说说话,与另一半尽可能在一起多一点时间。除43名医生外,有98人与她共一个名字——白衣天使。  相似文献   

15.
刘骄 《学习导报》2011,(24):31-31
俯瞰潇湘大地,湘江似一条蜿蜒的玉带,由南往北串起三座明珠般的城市——株洲、湘潭、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有一块生机盎然、璀璨夺目的热土,正在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她就是“九华”。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7):23-23
湖南省省会长沙,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楚汉名城”,自古舟揖便利,形势险要,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因中国古天文学关于宿星的记载中有“长沙星”,故长沙又称“星城”。湘江水穿城而过,哺育了长沙六百多万人民。厚重的湘楚文化让这座城市文人名士辈出,不仅因屈原、贾谊等历史名人入选历史文化名城,还因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说实话,我平时不太爱看党报党刊。但《新湘评论》没有人推荐,我却非常喜欢看。是因为她把政治当作一种文化、一种智慧,让我了解了原来政治也可以表达得很精彩,很好看,感觉《湘江评论》还活着。《新湘评论》本来是一本纯政治理论的刊物,却做得颇有文化气息;她本来是一本纯党刊,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0,(15):F0003-F0003
高塘岭镇,望城县县治所在镇。位于湘江西岸,距长沙市主城区仅16公里,是长沙高星组团支撑点、“两型社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区、长沙湘江新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境内雷锋大道、雷高公路、金望大道直达市区。石长铁路联络全国。近年来。高塘岭镇用“建设和谐新县城、争当‘两型’排头兵”的发展战略谋篇求进,2009年被评为长沙市“十强”乡镇、街道(排名第四)。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二批“全国文明镇”。建设中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潇湘大道北延线、黄桥大道等重点工程将把高塘岭镇推向更新更广的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0,(15):F0003-F0003
高塘岭镇,望城县县治所在镇。位于湘江西岸,距长沙市主城区仅16公里,是长沙高星组团支撑点、“两型社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区、长沙湘江新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境内雷锋大道、雷高公路、金望大道直达市区。石长铁路联络全国。近年来。高塘岭镇用“建设和谐新县城、争当‘两型’排头兵”的发展战略谋篇求进,2009年被评为长沙市“十强”乡镇、街道(排名第四)。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二批“全国文明镇”。建设中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潇湘大道北延线、黄桥大道等重点工程将把高塘岭镇推向更新更广的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20.
思念母亲     
7月22日,是母亲的忌日。1988年的这一天,母亲因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二十多年来,我从未停止过对她的思念。我常常触景生情,看到街上和她年龄相仿的老太太,总会与母亲联系起来。我想,如果妈还活着该多好。我思念母亲,同时怀有深深的愧疚,愧疚的是没能好好孝敬她。我是母亲最小的女儿,自然多了一份疼爱。结婚前,我和母亲睡在一个床上,记得每天晚上母亲上床后总会说:"唉,今天又累了一天。"那时我怎么就不会给她捶捶背揉揉肩,按摩一下劳累的双腿,再说几句让她高兴的话呢?1975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后自作主张报了名插队下乡。母亲知道后说啥也不让我去,她舍不得让从未离开过家的我到农村睡通铺,抡镐头,被风吹,被日晒。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