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新华 《湘潮》2021,(4):22-24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中,引领中国这艘承载伟大梦想的巨轮前行的,就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秉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回眸过去的2020,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疫苗研发为人民织牢保护网……这些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彰显了中国的实力和底气。在我们身边,从湖南长沙网红奶茶“茶颜悦色”硬气地提起了反不正当竞争之诉,并且表示跟侵权行为“死磕到底”,到现在付费音乐逐步推广、表情包维权……这些变化,使我们不断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知识产权维权之光。  相似文献   

3.
张田勘 《党员文摘》2009,(10):43-44
从中国科技的果园中撷取一些璀璨的果实。可以一叶知秋,管窥中国科技60年的巨大成就。“神舟”邀游太空行——载人航天探索太空是人类长久的梦想。这个梦想在美国、俄罗斯完成之后。也由中国人完成了。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二号”飞船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它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之后的几年间。我国相继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  相似文献   

4.
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为了实现其“驱除共匪、反共复国”的梦想,亲自任命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参谋部主任李森为“中国人民自由军闽粤赣区总司令”,派他潜回大陆组织反动武装。然而,这位“总司令”到大陆仅8个月的时间就被我军抓获,蒋介石在大陆建立“游击区”的梦想终成泡影。  相似文献   

5.
余玮 《党史文苑》2003,(6):20-24
“发轫”,字典里这样解释:“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业开始。”成就了中国航天业一个个第一的航天专家戚发韧说:既然我是一辆“车”,就得拼命往前奔。侵朝美军“炸”出的飞机梦 公元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中国“神舟”四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皑皑雪原上拔地而起,直上九天,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在太空正常飞行108圈后,于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安全返回地面。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中国以稳健的步伐,一次次地吸引着世界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处于“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了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出台了各种救国方案,但都以失败告终。在民族生死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再春 《前线》2013,(1):58-61
(1)这一刻。我们沐浴在梦想的光辉里。 2012年10月5日,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China needs its own dream)”。这个“中国梦”与“美国梦”不同,“将人民的致富憧憬与更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神舟九号”圆满结束飞天使命,“蛟龙七号”成功完成海试任务,如果说上天书写了中国梦想的高度,那么入海则书写了中国梦想的深度。无论是深度还是高度,其背后都是中国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在国际舆论看来,神舟飞天、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4):50-5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洲雁 《前线》2013,(7):31-32
“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用中国梦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目标和前景,它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它与人民的梦想、个人的梦想紧密相连,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好听、好记、好用。  相似文献   

11.
王洪禄  张旭  杜智 《求贤》2022,(12):48-49
<正>五年前,代表着亚洲绞吸船舶的最高性能标准,“天鲸号”肩负着中国几代疏浚人的梦想,在外界的种种质疑中开启了“一带一路”海外项目施工的征程。五年来,“天鲸号”海外工程全面告捷,品质和履约能力备受好评。这五年,一群热血青年漂洋过海与“天鲸号”相伴,战胜了惊涛骇浪,从炽热的赤道海岸到濒临北极的冰冻严寒,他们克服了缺水、缺粮、疾病等种种困难,他们带着对祖国的思念、对妻儿的牵挂、对父母的担忧,辗转于欧亚非大陆、穿梭于各大洋,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疏浚速度和中国疏浚力量。  相似文献   

12.
张东亮 《廉政瞭望》2012,(21):58-59
2012年9月25日,一个令国人欢呼雀跃,世界惊叹的日子。当天,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役,中国终于圆了百年航母梦想!作为这艘海上“巨无霸”的掌舵人,舰长张峥一肘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名笼罩着神秘感的海军大校,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中国首艘航母上的最高长官,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嫦娥奔月的千年神话,萦绕中华民族的心灵和梦想。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见证中国人民的雄心和壮志。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一个多  相似文献   

14.
曹敏 《党建文汇》2006,(2):40-40
6年前,“星尘号”带着探索人类起源的梦想,穿越34亿公里时空,寻找“维尔特二号”彗星。2004年1月,“星尘号”终于实现了与“维尔特二号”彗星的“亲密”接触,成功捕获到彗星物质粒子。  相似文献   

15.
通体铁灰色的“涟”号驱逐舰与银灰色的“深圳”号驱逐舰一前一后停靠在广东湛江军港码头。从“涟”号的甲板上看过去.船头悬挂的白底红日旗后不远处。就是“深圳”号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自二战结束60多年来。在中国的军港,这样的景象是第一次出现。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有两个梦想一直在中国人的心头萦绕。一个梦想在天上:“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浩渺无垠的太空自由翱翔;一个梦想在人间:建成一个丰衣足食,使“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的“小康”社会。金秋时节,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中华民族千年飞天之梦终于实现。这是一个令全体中国人激动不已并引以自豪的历史性事件。“神州”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不仅仅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我们迈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崛起所作种种努力的一个标尺,它标志着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发展上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17.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情回顾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壮阔历程,号召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坚定“不忘来时路”的自觉。从浙江嘉兴南湖之畔的一叶红船,到今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中国号”巨轮,我们党百年奋斗史和新中国70多年发展史,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蕴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成功密码。  相似文献   

18.
杨阳  宋秀芝  安超  陆欣 《世纪桥》2013,(10):61-63
“中国梦”与“美国梦”体现了世界经济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从它们发展的历史根源开始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对各自国家及世界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介绍了“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有促进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相同点,另一方面,从二者追求的本质、产生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实现途径等方面介绍了“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差异。最后,提出从“美国梦”中吸收其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并要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杨阳  宋秀芝  安超  陆欣 《世纪桥》2013,(8):61-63
“中国梦”与“美国梦”体现了世界经济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从它们发展的历史根源开始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对各自国家及世界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介绍了“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有促进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相同点,另一方面,从二者追求的本质、产生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实现途径等方面介绍了“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差异。最后,提出从“美国梦”中吸收其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并要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梦”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字。在2012年,“梦”这个宇被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一个人有梦想、一个集体有梦想、一个民族有梦想、全人类也有共同的梦想。每一个人有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就是”中国梦”“贵安梦”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