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城内人民公园,从它1929年始建称中央公园时算起,已将近有70年的时间,笔者比它早生几年,从小即游息公园中,以亲见亲闻摆点这个公园的龙门阵。 早先这块地方叫金壁山,后伺坡,荒凉地带,清时有人建过亭园楼阁。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曾  相似文献   

2.
先说城边街 重庆老城是山城,城在坡上,两江依偎山脚,下船进城就要爬石阶几十步或上百步。石阶两旁有茶馆酒馆,饭馆栈房,或卖篾竹木货、煤炭岚炭、泥瓦缸钵窑货的,还有油腊铺、干杂铺,针头麻线洋广杂货,形成固定街道。这种街道地势较高,夏天涨水只最低矮处才会被淹没,  相似文献   

3.
旧重庆的故事多,旧重庆茶馆里的故事更多……  相似文献   

4.
据《烽海》介绍,目连戏,是主要演唱“目连救母”戏文的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山西、四川等省。北宋时汴梁(今河南开封)就已有《目连救母》杂剧演出。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这种演出自七夕(夏历七月初七)“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现各地流传的目连戏剧种,大多形成于明  相似文献   

5.
从报上得知电视剧《重庆大轰 炸》要借四川阆中拍摄,说那里像重 庆,不知是指的阆中哪些地方像重庆。 其实,两江夹流的泸县、合川山城,都 比一江环绕的阆中更近似重庆,只是无 阆中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景色。不 过,重庆战前也已经很少有古色古香的 建筑了,与阆中并不近似。这些像与不 像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影视艺术家 们,会不会被有的不实文章所误导,以 为战前重庆很古老或破烂,房屋多是竹 木捆绑,似乎擦根火柴就会着火燃烧。 这样一来,在抗战中被炸毁烧成半城废 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是自己不经炸 不经烧,而难怨敌机的狂轰滥炸了。这 就容易让一直在"修改"历史教科书的 侵略者钻空子。 为什么有人会以为战时重庆的房  相似文献   

6.
重庆南岸仁济医院 清光绪十八年(1896年)由英国伦敦布道会开办,原名私立重庆仁济医院,院址原在城区木牌坊(今渝中区民族路)。清宣统元年(1910年)由加拿大教会接办,1934年在南岸玄坛庙叶家山修建住院部大楼,大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屋顶与西洋式的门窗和内部结构相结合的折衷主义手法。随后院本部迁至南岸,1953年6月1日更名为重庆第五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7.
我自幼就是个戏迷、影迷;各种热闹场合“十处打锣九处在”,谈点旧重庆影剧院及有关娱乐场所的变迁,凭亲见亲历,自信尚不离谱。兼及一些轶事趣谈,既可作历史资料参考,也可作茶余酒后的龙门阵。  相似文献   

8.
旧时重庆磁器口人有句谐音格的双关语:“饭吃完了喊tian。”有钱人家是把碗向丫头大娘一伸,喊“添”。升斗小民就只有“喊天”了。磁器口金沙街有处喊天堡,住的是些吃合合米,烧把把柴的穷人。到了大旱年辰,不仅升斗小民,就连平常自诩不愁柴烧只知喊“添”的人户,也要喊天老爷了。  相似文献   

9.
在旧中国,不论城乡;都供有土地神,而且大多是土地公、土地婆老俩口共享纳献,笑咪咪地和蔼之至不带一点威严傲慢,是冥冥中主持一方公道的基层微员,如尘世的里正、保甲一样,却不拉壮丁,不搞摊派,不要官僚,老百姓都乐于敬奉这老俩口。 土地爷又称“社公”、“土谷神”。虽总名之曰“土地菩萨”,但却  相似文献   

10.
正综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心存侥幸":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慢慢地自身防线就被撕开了口子;有的认为收点拿点别人的"土特产""小礼物"是正常人情往来,逐渐地由"小"到"大",什么都敢收、敢要了;有的认为自身越轨越线的事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侥幸心理要不得。  相似文献   

11.
10月10日下午,被称为“史上最牛房产局长”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受贿罪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受贿所得赃款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  相似文献   

12.
如今已少有人知的河街,当年却曾有过畸形的热 闹与繁荣。作者的娓娓讲述,如同翻开了一张张 发黄的老照片……  相似文献   

13.
百利洋行大楼 旧时重庆南岸下浩麻柳嘴坎下经营丝纺制品的百利洋行大楼,左端的望楼共三层,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底层架空,二层施以围廊,楼身自下往上逐层收分,为四角重檐攒尖屋顶(图1),建筑的左侧有源于南山清水溪的泉水蜿蜒穿过下浩老街,在此以壮观之势跌落而下,因此也有人把这座望楼称为“听泉楼”。江中船夫及商旅之人很远就能见到这个向上突起的塔楼式屋顶,它已成为下浩老街及太平渡码头的地标建筑(图2)。  相似文献   

14.
旧时重庆人过农历新年燃放鞭炮,并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多得震耳欲聋,一因花钱买鞭炮的人不多,每次燃放的量也小;二因燃放的时间也不统一。都知道子时交接是新年,但子时当是12点到2点还是11点到1点钟? 并不统一;有些人家认为  相似文献   

15.
从毛肚火锅说起 马识途先生在《重返红岩随笔》中说“……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红岩春秋》1996年第一期)。笔者以70多年的“川耗子”、“老重庆”,又以闯荡江湖,吃了不少大馆小摊的体验,举双手赞同马老是深得川味正宗的美食家。火锅不仅品个麻、辣、烫的味,还该有个麻、辣、烫的格调,情景交融,舒心畅怀方能大快朵颐。据说重庆火锅起源于河边苦力饭摊,进入馆子是从江北开始的。据我所知,20年代初江北县城水沟街“划得来”酒馆,僻街小店卖“冷单碗(酒)”生意清淡,后来添火锅,生意火红名噪。那时我在髫龄,寒家尚温饱,不屑进冷酒店,却又食指动口流涎,好在居于毗邻,得以悄悄嘱店主弄了全套餐具、食物到家中,初尝美味。  相似文献   

16.
正《劝戒全书》有云:"罪莫大于多欲,欲不除,如蛾扑火,粉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意思是说,凡事不可盲目追求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欲火上身,引来杀身之祸,只有将自己毁灭,才能停止。可见,在古人眼里,多欲和纵欲带给人们的往往是一种祸患。无数历史事实也佐证了"祸患生于多欲"的正确性。有一个典型史例便能说明这个问题。被称为"汉初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突发一股“鬼文化”热,丰都“鬼城”成了旅游热点。三峡工程将使“阴曹地府”变为“水晶宫”,有商业眼光者抓住这点,把“鬼城”旅游搞得更火爆。属于个人的消闲度假的活动,笔者不敢说三道四。然而对那些借鬼敛财沉渣泛起的封建迷信、恶风败俗,则不可等闲视之。为此钩沉旧事,写旧重庆城隍、“鬼城”,以及有关的轶事。以此为鉴,既可知民风向善,社会进步,人民趋向科学,也是对至今尚在修庙信巫术的愚昧者作古证今,送点清凉饮  相似文献   

18.
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 古时重男轻女,节日多为男人所据,女儿节都不旗帜鲜明,只分散在端阳、七月七、重九三个节日里悄悄过。三个女儿节(或妇女节)也略有一些区别,端阳是母亲领着少女走亲逛街,似在教诲女儿懂得男婚女嫁,是在初探婚姻之门,故有《白蛇传》在端阳谈情的故事,好像是个恋爱节、情人节;而七月七日鹊桥会乞巧节,向织女乞求传授女工巧艺,都是闺中事,似乎应叫作女儿节或姑娘节;重阳是接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当是妇女节或少妇节。  相似文献   

19.
旧重庆有“七里三分半,三观不出城,三山城里头” 和“三塔不见面”的说法。 所谓“七里三分半”是指从朝天门进城直达通远门的里程,也就是“开九门闭八门”这个城墙圈圈内的地盘,“三观”、“三山”都在城圈圈内。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作者笔端,作一次跨时空的游历,世纪初的重庆,便是那样阴雾弥漫、鲜血淋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