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绑架案件是一种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呈现出案前多有预谋、案中留有相关线索和证据、时空跨度大、结伙作案多、犯罪嫌疑人讯问中畏罪心理比较突出等特点。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要遵循熟悉研究案情、采取恰当的突破方式、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深挖犯罪的基本思路。同时,还应从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两个方面宏观把握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  相似文献   

2.
从各地办案的实际情况来看,系列淫欲杀人案件属于典型的侦查难度大、破案周期长的案件,理论研究也滞后于实际斗争的需要。本文在剖析了近几年来全国有影响的十几起系列淫欲杀人案件的基础上,对当前这类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心理的畸型性、行为的怪诞与残忍性及查证的困难性等特点和侦破要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性变态杀人案件的特点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变态杀人案件作为一种特殊的刑事犯罪案件形式,有着特殊的犯罪特点。即选择侵害对象的相对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连续性;作案手法的相似性、习惯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等特点。因此,不仅要打破常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侦破案件;完善相关立法,消除各种影响变态心理的诱因;加强社区建设,对特殊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矫治,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防范疏导。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范围看,雇佣杀人犯罪已经成为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其他诸因素的影响,犯罪的智能化、职业化和国际化趋势日趋加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雇佣杀人案件作为杀人案件中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将会比较突出,成为一种危害较大的杀人犯罪。对此,必须探寻有效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5.
雇佣杀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在法律上具有隐蔽性、契约性、教唆性等特征。通过对雇佣杀人案件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的侦查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讯问笔录记录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行为的供述和辩解,是重要的证据材料.对不同刑事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强奸和各种诈骗案等制作讯问笔录的讯问内容也有所侧重.因此,把握要领才能制作规范高效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7.
讯问工作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进行的侦查活动,具有直接对抗性。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手法阻碍讯问工作,妨碍查明案件事实,甚至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切断言语信息交流渠道、传递虚假信息、传递部分信息和公然采取暴力动作进行抵抗。讯问人员要熟悉各种反讯问手法,以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有力证据为基础,利用犯罪嫌疑人反讯问供述中的矛盾和弱点,采取适当的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罪行。  相似文献   

8.
黄某,女,33岁,因丈夫包养情妇,患上精神病。2005年5月16日上午,黄某持刀将亲生女儿柳某杀死,下午法医进行尸检。尸检结果:死者柳某,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尸斑不明显,尸僵存在于头颈部,尸长120cm。头部:左颞部5处创口,由前至后大小分别为3.5cm×1cm、1.9cm×0.2cm、3.2cm×0.4cm、4cm×0.9cm、3.45cm×1.1cm,其中最后侧3.45cm×1.1cm的创口上侧有两个创角,多加创角大小为0.6cm×1cm;右后枕部有一3.8cm×0.8cm的创口。面部:左额部两处创口,大小分别为4cm×6cm、6.5cm×2cm;左面部1处创口,大小为1.6cm×0.3cm;右下颌角一处创口,大小为2.4cm×0.9…  相似文献   

9.
防范杀人案件的发生是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的重要环节。运用超前、有效的方式分别对非突发性杀人案件和突发性杀人案件进行分析和防范,对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定,具有主动、积极、效能的现实意义。总的对策应从分析杀人案件的直接原因、诱发原因及犯罪作案条件上下功夫。对于非突发性杀人案件的防范要留心观察诱发的迹象,及时化解矛盾,加强法制教育;对突发性杀人案件的防范应强化防范意识,对侵财型案件和有人格障碍者严控突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故意杀人行为的定罪量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而我国刑法却只予以了简单的规定,致使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或本应以故意杀人罪评价的行为却在其他罪中评价,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类型化”的方法论指导。在我国对故意杀人行为进行类型化,有其历史基础和国外经验的借鉴;并且有其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我国故意杀人罪量刑基准的确定,有利于从立法上消减死刑条款,有利于处理《刑法》第17条第2款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对行为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以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故意杀人罪与刑法分则第三章中其他造成人员死亡的有关犯罪的区别,其区分标准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同时,必须坚持行为人主观心理是可以通过外在化的客观方面认识的,但不能简单化。还要结合法条的特殊规定,不能完全以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而定。  相似文献   

13.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人权保障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公安部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命案必破"。命案防范与命案侦破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必须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相似文献   

14.
提高命案侦破能力,实现"命案必破"的奋斗目标,是当前公安机关的一个重大任务。目前,在故意杀人等严重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和方法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公安机关应根据新变化,把握新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侦破命案能力,努力实现"命案必破"。  相似文献   

15.
国外系列杀人案件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国外系列杀人案件逐渐增多,一些外国学者因之对其概念、发生率、动机及类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释和观点。在系列杀人案件中,男性系列杀人犯、女性系列杀人犯及小组系列杀人犯均有其自身的特征,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通说认为,放火罪和故意杀人罪是法条竞合关系,但无力解释为何放火罪未造成重伤以上结果的法定刑轻于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追求罪刑相适应,以杀人故意实施放火行为,又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想象竞合犯的观点逐渐占据优势。但放火罪中的致人死亡包括故意杀人,这表明放火罪能够包含杀人的故意与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不符合想象竞合的适用前提。事实上,罪刑失衡的质疑不成立,特别法是重法时,普通法的量刑应当受到特别法的限制。未造成重伤以上后果的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本应受放火罪法定刑的限制,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7.
并案侦查是侦破系列杀人案件的总体思路,在此过程中,侦查人员应有效运用行为证据,建立对犯罪行为、犯罪现场、受害者之间联系的认识,揭露、证实犯罪,完成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联结故意杀人罪罪量与宣告刑量纽带的量刑情节与宣告刑量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各种量刑情节对宣告刑量的影响程度迥然不同,如是否共同犯罪与宣告刑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481,危害结果变量与宣告刑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412,被告人过错变量与宣告刑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279;而是否累犯变量与宣告刑量的相关系数仅为-0.145,是否残忍变量与宣告刑量的相关系数公为-0089.  相似文献   

19.
系列杀人案件是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并导致人民群众缺乏安全感的恶性案件。此类案件的及时侦破,能稳定人民群众情绪,加强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在系列杀人案件中,犯罪行为人的一些心理活动会以现场物质痕迹为载体,通过犯罪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因此,运用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就可以刻画出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在其侦查过程中,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可以在个案分析、串并案件、总体分析三方面进行运用,每个方面的运用中都有其各自分析的内容,依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推断犯罪行为人,使系列杀人案件及时侦破。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误认为公安部提出“命案必破”就是强调破案率,就是承诺100%的破案,就是宁可错究也不可错放,结果急功近利、造成冤假错案,从而对“命案必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命案必破”理解把握不准所致,只有正确把握和应用好“命案必破”这把“双刃剑”,才能发挥和挖掘其应有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