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官志忠教授根植贵州服务乡梓,把贵州1500万氟中毒危害人群的福祉扛在肩上,对阿尔茨海默症(又叫老年痴呆)的研究具有国际权威。2017年12月,他获授"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66岁的官志忠,依然忙碌于教学和科研之间。作为贵州首批省管专家和核心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这位成果丰硕的贵州本土科研人员,早已成为全国医学界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22-23
2012年12月16日,"君品习酒·感动贵州"2012感动中国之感动贵州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举行。"背篼干部"、王冬、钟晶、肖兴英、彭文军、姚少军、杨美学、程德忠、张槐乾、梁俊男获选为2012感动中国之感动贵州十大人物。在长时间的掌声中,获奖者一一上台接受奖杯、奖状和鲜花。他们每一个人的事迹都闪耀着感人的光辉、印证着伟大的精神。这  相似文献   

3.
正一代代"三线"建设者们用青春、热血让六盘水变了模样。1966年2月,马树臣跟着"三线"大部队从黑龙江鸡西矿务局来到贵州。"下了火车上汽车,下了汽车就开始挖基井,住的是帐篷,每人发一张行军床。"马树臣到贵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位于六枝的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担任技术员。他从帐篷中搬出来后,住上干打垒、油毛毡房,吃的是包谷、  相似文献   

4.
正从"葛书记"到"好书记",他用了800多个日日夜夜;从不信任到"有事就找葛书记",他用实际行动和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点赞——他就是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派驻沿河自治县团结街道复兴村的第一书记葛修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自2018年3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葛修林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作为首要责任扛在肩上。他认真落  相似文献   

5.
9月7日,“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颁奖典礼在贵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了讲话。省领导黄瑶、王富玉、龙超云、李军、顾久等出席了颁奖典礼。“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00余所学校逾3万多教师学生参与了书面推荐。进入复评阶段后,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到延安采访。当他看到毛泽东住的是简陋的窑洞,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看到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是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的、用一条绳子系着的眼镜……斯诺被共产党领袖们清贫节俭的生活作风感动了。他断言这种生活作风会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7.
重要言论     
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9月7日,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颁奖典礼在贵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了讲话。省领导黄瑶、王富玉、龙超云、李军、顾久等出席  相似文献   

8.
“我要走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塔,把军人的斗志带到工作中,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这是退役军人、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兴义供电局输电所五班班长龙福刚在工作中坚守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编读交流     
"感动"连着你我他"雪中情、雪中情,雪中我们同行……"看罢《当代贵州》第100期"冰雪中的贵州精神"专号,心中涌动的只有一个词:感动。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把新时期贵州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寒风啸啸,有领导干部亲临抗灾救灾的身影;千里冰封,有普通群众奋力铲冰除雪的足迹。饿了,就一块面包;渴了,就一口冰雪;累了,还得继续。相识的与不相识的,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在这特别的冰天雪地里,心都扭到了一起,都成了一家人……  相似文献   

10.
<正>33年光阴,悉心照料一位非亲非故的残疾人,纳雍县姑开乡张继阳一家,在平凡中诠释伟大。33年来,他悉心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瘫痪在床的残疾人,视对方为亲兄弟。在他年迈之际,儿子孙子接过接力棒,继续传递这份人间大爱。他叫张继阳,毕节市纳雍县姑开乡姑开社区水营组农民。他的义举感动无数人,他的事迹入选"贵州好人榜"。许下"爱的诺言"3月7日,早春天气乍暖还寒,纳  相似文献   

11.
黄莉 《当代贵州》2011,(8):54-55
1月13日下午2时30分,“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新华社大礼堂举行。来自贵州毕节的“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以比第二名高出7万多张选票的绝对优势获选。颁奖典礼上,阿里木第一个上台领奖。当他接过奖杯时,泪盈眼眶,哽咽难语,全场随之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不断为贫困人口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作为贵州脱贫攻坚"四场硬战"之一,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不仅关乎民生实际,更是群众脱贫与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不断为贫困人口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贵州旅游构建“快进”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贵州通过理念、产业、业态、格局、服务等方面的升级,构建“慢游”系统,让游客在贵州停下来、住下来、静下来。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贵州旅游构建“快进”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贵州通过理念、产业、业态、格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新景     
<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底线任务。贵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个方面,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金九皋是望京街道花家地西里三区的退休党员,他的一个小发明感动了整个朝阳,名列2006年“感动朝阳十大人物”,连国家领导人和市委主要领导都在他的小发明展览前驻足,对他称赞有加。  相似文献   

16.
发展贵州文化,要把立足贵州和走出贵州相结合。贵州有独一无二、很有特色的文化,有特色才立得住。要发展贵州文化首先要立足贵州,利用贵州的传统文化为贵州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廖彬,北京东六元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80后,贵州黄平人。作为青年创业者,他壮大了一个企业;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为家乡发展积极牵线搭桥;作为热心公益者,他捐物资助学子......扩大贵州影响,发出贵州声音,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正"年份英雄"发布词他扎根贵州,既"育人"又"树木"。作为大学教师,他默默耕耘,潜心培养学生。作为果农的"高参",他乐此不疲,有求必应。在他身后,是赫章漫山遍野年产值15亿元的核桃林。10年坚守,他变小核桃为大产业,在贵州石旮旯里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财富传奇"。"不仅要把核桃种在贵州大地上,还要让贵州大地这些核桃能够开花结果,结出丰硕的果实,成为贵州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宝贝。"潘学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27):23-23
正石世强仍然清晰地记着6年前他和父母的那场争吵。当年高考成绩优异的他并没有如父母所愿填报重庆高校的医学专业,而是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贵州毕节学院(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专业更是让父母头疼——采矿工程。"我就是喜欢这个专业!"如今作为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骨干员工,石世强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坚持。"矿业工程学院,是毕节学院的‘元老级’分院。"石世强喜欢称母校的原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称呼,他还不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