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到6月14日,是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100天的日子。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亚运会上?我们有实力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吗?这是目前海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看看近期中国亚运集训队所参加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热身赛,有助于人们寻求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今年以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洲际或全国性的单项比赛,其中有的属于亚运会选拔赛,有的则纯粹是热身赛,并颇繁地把队伍拉出去,参加国际比赛。从这些比赛看,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中国亚运会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阿源 《瞭望》2006,(51)
“中国、中国、怎么还是中国”,这是有的境外舆论对中国健儿在多哈亚运会上一再夺得金牌的“抱怨”。中国是否能让出部分金牌给别人?这是我国有人对中国亚运夺金计划的建议。从亚运会刚开始时国人看自己健儿夺冠时的欣喜若狂,升国旗、奏国歌时的激情澎湃,到对中国健儿夺取金牌的习以为常,人们对中国健儿夺金的热情似乎在逐步降低。那么,中国健儿金牌拿多了真有什么不好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健儿夺得的金牌?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盛会。办好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水平和人民精神风貌,为祖国争光,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自本期开始,本刊特辟《亚运专页》,向各位读者突出报道这次盛会筹备工作的主要进展和赛场内外的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4.
当举世瞩目的亚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当由“亚运热”掀起的集资热、捐献热、宣传热、练兵热犹如一阵阵春潮扑面而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或许都在想一个问题:“亚运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是的,举办亚运会要花钱,要花25亿元巨款。在目前我国经济还存在暂时  相似文献   

5.
李莉 《瞭望》1990,(21)
本期出版之时,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时间还有124天。越是临近盛会,人们的亚运意识越浓厚,对会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也越关注。特别是浩大的亚运会工程,总规模达200多万平方米,规模大,标准高,工期短,目前究竟进行得如何,更是海内外人士普遍关心的大事。本期发表的《亚运工程: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一文,传递了亚运工程建设热潮结出硕果的信息,反映了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们为早日完成亚运工程而尽心竭力的奋斗精神。他们怀着为祖国争光的强烈的使命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这也表明,中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  相似文献   

6.
《瞭望》2010,(33)
<正>广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后,希望《瞭望》适时组织深度报道,多角度、多侧面介绍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亮点,生动展示亚运会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场馆建设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反映广州喜迎亚运盛会的城市风貌,为成功举办亚运会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编者寄语     
《瞭望》1990,(41)
象征着亚洲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胜利闭幕了。这次亚运史上规模空前的体育盛会,取得了今世人刮目相看的辉煌成绩。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龙争虎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亚运史上的新纪录,有的项目逼近或超过了世界纪录。这充分说明,亚洲体育运动水平正在迅速提高。 由我国举办的这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对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已胜利地拉下了帷幕。然而,亚运会前“亚运火炬”传递的动人场面、开幕式的盛况以及我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令人激动,令人振奋。特别是有幸作为迎亚运活动的直接参加者,更感到了一种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9月20日晚上,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精心选派的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部省市级劳模和公司模范党员、模范职工、十佳青年代表及化工一线倒班老工人等33人组成的火炬接力队,应北京“亚运之火”火炬终点交接指挥部的邀请,参加了在天安门广  相似文献   

9.
当北京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起那一刻日益临近时,我们向亚运奉献什么呢?这是一个令人激动又令人思索的问题。 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愿意奉献的东西很多,很丰富。我们有两千年灿烂的文化;有如画的江山、绮丽  相似文献   

10.
亚运会头一回在中国举办,咱们的开幕式,大鼓小锣一出场,就把中国观众和老外们都给“震”了。邢芬和其他中国选手,又把头一天比赛中的第一块金牌和前八块金牌全给捧了回来,这成绩可是太令人振奋了。要说我们这些老体育工作者不激动、不自豪,那不可能。您瞧,这两天有人问我,中国代表团在这届亚运会上能摘回多少枚金牌,依我估算,得超出130枚,说不定还能超出140枚呢! 咱们中国人头一回办亚运,真是花了大本钱,下了大功夫,可依我说,这值。中国是世界大国,人又那么多,体育事业要是总也上不去,那就与大国的身份不相符。您让我说说亚运?那我就结合着我的职业和工作来说说。咱们的选手在亚运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把亚运会当作“中考”, 为雅典和北京奥运会这两 次“大考”锻炼队伍、培养新人的目的,中国参加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代表团的体育健儿们,在各自的参赛项目上奋力拼搏,捷报频传。涌现出了一批好苗子,赛出了一批好成绩。总体来看,在本届亚运会上,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基本保存优势,急需突破的项目取得突破,这使中国在亚洲体坛的“盟主”地位越来越巩固,“一枝独秀”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如果说亚洲体坛是一座不断发展夯实的金字塔,那么,中国这金字塔的“塔尖”已显露“疯长”的态势。透过釜山展望两年乃至六年后的奥运会,国人心中升起的是希望与期待。  相似文献   

12.
记者日前来到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采访,只见整幢大楼里空荡荡的,不少房门紧锁。见到所长陆绍中,方知所里许多科研人员已下到各亚运集训队去了,他们在为中国亚运体育代表团进行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 体育科研和竞技运动实践的结合 前不久,中国乒乓球集训队的选手放下了自己爱护备至的惯用球拍,拿起了他们从未见过、也从未用  相似文献   

13.
刘军 《瞭望》1990,(26)
第十一届亚运会即将来临,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十分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体育天地》编辑部和中国航空服务公司联合举办的CAS杯北京亚运知多少有奖竞答,引起了海内外同胞的热烈反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5万多份带着对亚运会热切期  相似文献   

14.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征战于各个赛场,以出色的成绩夺取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五星红旗屡屡升起于比赛场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动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爱国之心。亚运盛会是对中国体育运动成就的一次大检阅,也对中国体育运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1986年10月第一个亚运会工程——北京大学生体育馆铲起第一锹土,规模宏大、激荡人心的迎亚运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首都拉开了序幕。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办好亚运、振兴中华这个大目标,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演出了一幕幕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剧。那情那景,令社会各界感叹不已,难以忘怀,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欢呼雀跃、纵情高歌《亚运雄风》的时候;当亚运健儿一展身手、竞相拼搏的时候;当亚运场馆里奏起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本届亚运会获得成功,永载史册的时候,我们可不要忘记了好样的张百发。 他那国字脸上永远挂着微笑,好象今生永不会疲倦。从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工地的钢筋工到北京亚运工程总指挥,张百发走过来了。今非昔比。要知道,张百发领导的是总规模200多万平方米的亚  相似文献   

17.
入夏以来,北京站又步入了每年必逢的客运高峰时期。车站内外显得既热闹又有秩序,车站大楼上方挂着亚运会徽,身披“迎亚运优质服务”彩带的车站服务员殷勤周到,站内外布置着五彩缤纷的亚运吉祥物和彩旗,这一切都令人有面目一新之感。 北京站在亚运期间将担负繁重的接待和客货运输任务。从年初开始,北京站把迎亚运、整顿车站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在各车间、班组开展了优质服务等各种竞赛活动,仅今年1—6月份共收到书面表扬信近4000件,这是北京站历史上少有的。 记者日前走访北京站得到的印象是:车站服务员  相似文献   

18.
编者寄语     
《瞭望》1990,(19)
漫步北京街头,迎接亚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了,首都人民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商店里,印有亚运会标记的玩具和其他纪念品在出售,广播里,“亚细亚的太阳”、“亚洲雄风”等歌声在回响,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身影,亚运会工地上,更是一片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办好亚运会、为国增光彩”、“我为亚运做贡献”已经成为首都人民的心声,也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第11届亚运会的举办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相似文献   

19.
9月22日,第11届亚运会火炬将在北京燃起,这是在我国首次举办的亚洲体坛盛会。我作为一名挂靴不久的运动员,心情是不平静的…… 许多热情的观众和朋友关心着我,有的还给我来信,问我为何不等到亚运会后退役?他们的心我是理  相似文献   

20.
亚运即将来临。面对北京市的1000多万人口和800多万辆自行车,不少人担心:首都的交通能否容纳和确保亚运会的顺利进行?为此,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交通部部长程毅近日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