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聋哑人扒窃案件侦办工作中"零口供"现象经常出现,"零口供"大幅增加了侦办此类案件的难度。在"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从聋哑人扒窃案件"零口供"的产生、破案率低、侦办中证据运用等几个问题入手,系统分析探讨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以期有助于公安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侦破余林主“零口供”故意杀人案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2月27日,至死都不供认罪行的故意杀人犯余林主被绑赴刑场执行了枪决。作为办理该案的刑警,有一种成功的快慰,因为这是波阳县首例“零口供”而将罪犯判处极刑的案件。分析和总结对余林主这起“零口供”案件侦破的经验和教训,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破案经过2002年3月31日,波阳县田畈街镇韶村村委会老屋下有村民报案:该村75岁的独居老太太操荷莲于昨天夜里惨死在自家的床上。侦技人员赴现场勘查后,经综合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熟人杀人劫财案件。在排查过过程中,死者小女儿高香凤已经分手的男友余林主进入侦查视线。2002…  相似文献   

3.
"零口供"案件是现在刑事办案实务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零口供"案件本身的特性,要求审查和运用证据时应当注意:严密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审查相关证据;把握证据锁链;确保证据质量符合标准等。  相似文献   

4.
“零口供规则”的初稿中最核心的内容被认为是“沉默权的提出”。几经修改后的《规则》与初稿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把口供视为零,而是把对口供的依赖降到最低点。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不再允许其保持沉默,原来的绝对“零口供”演变成了现在的相对“零口供”。“零口供规则”的意义体现在它时我国司法制度提出了预警,使人们再次正视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以及阻却这一弊端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5.
毒品案件审理过程中各类言词证据的收集,既要反对“口供是证据之王”的观点,更不能片面地理解“零口供”,只有全面的掌握案件事实,运用辩证的逻辑推理,才能使言词证据成为认定毒品案件的可靠手段。即:做好毒品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口供)的讯问笔录;全面收集证人证言;对查获的毒品交专门机构做出定性鉴定结论;言词证据应由实物证据来检验;严禁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言词证据。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检察机关办理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实践来看,口供常常作为贿赂案件侦查的突破口,没有口供,不仅侦查工作难以开展,甚至无法立案,口供证据因其在"一对一"贿赂案件的重要地位而被称为"证据之王"。近些年,也有学者对检察机关"口供至上"的办案理念提出质疑,认为在侦查"一对一"贿赂案件中过于依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忽略了案件其他证据的获取,容易导致错案、犯罪嫌疑人翻供等问题;更有检察机关提出了完全排除口供证据的"零口供"办案理念。针对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在"一对一"贿赂案件中出现的"零口供"与"口供至上"的争议,应从"一对一"贿赂案件口供的特点入手,认真研究我国目前侦查中口供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证据来源稀缺,客观证据不多甚至于无,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强,案件难以认定,是当前未检部门办理零口供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承办人员在审查逮捕阶段利用审讯策略,获取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自愿供述,对于节约司法成本、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失为有效之策。研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获取口供审讯策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证据来源稀缺,客观证据不多甚至于无,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强,案件难以认定,是当前未检部门办理零口供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承办人员在审查逮捕阶段利用审讯策略,获取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自愿供述,对于节约司法成本、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失为有效之策。研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获取口供审讯策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动技术手段和刑事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仅可以迅速打开工作僵局,而且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罪行的情况下成功实现“零口供”办案,为刑侦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零口供规则"的初稿中最核心的内容被认为是"沉默权的提出".几经修改后的<规则>与初稿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把口供视为零,而是把对口供的依赖降到最低点.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不再允许其保持沉默,原来的绝对"零口供"演变成了现在的相对"零口供"."零口供规则"的意义体现在它对我国司法制度提出了预警,使人们再次正视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以及阻却这一弊端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新的刑讼法颁布实施后对刑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件如何能破得了、诉得上、判得了、取证成了关键的环节。以往单一的现场痕迹物证显得相当无力,如何将现场痕迹物证与其他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是当前刑事技术发挥更大作用的突破口。视频资料是刑诉法规定的证据之一,其中视频监控资料与现场物证相结合就能为证实犯罪,案件审理提供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12.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案件侦破由以侦查为中心转向以审判为中心,侦查模式从"由供到证"转向"由证到供"。以审判为中心,关键是以证据为核心。人像鉴定是侦查活动中进行对象身份识别的重要手段,其鉴定结论是重要的诉讼证据。在侦查活动中,人像鉴定可以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获取口供和其他证据,亦可认定犯罪嫌疑人,实现零口供定案,在案件侦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英国和美国实施沉默权制度的历史出发 ,深入阐述了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是履行国际义务、实现宪法规定、确保程序正义和贯彻无罪推定的必然要求 ,同时指出 ,“零口供”存在的利与弊以及与沉默权的本质联系 ,最后建议我国应初步确立默示的以审判为中心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涉税案件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犯罪案件,其犯罪手段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且呈“隐形化”、“多样化”、“智能化”。因此,在打击查处涉税案件时,公安机关要认真分析涉税案件的特点,正确把握偷税案件的几个环节,加强改进税法宣传模式,治理纳税环境,确保税收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常出现“刑民交叉”问题。对于“刑民交叉”案件,应有限适用“刑事优先”原则。当前,处理“刑民交叉”问题主要的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和公安部的规章。“刑民交叉”案件为同一法律事实的,应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对手“刑民交叉”案件,在法院已经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的,应履行必要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事案件领域的全面推广,检察官量刑建议权对法官裁量权的影响日益增大,司法资源在法、检之间的配置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践中,法官资源不足导致的认罪认罚案件实质性审查难落实、判决书过度借鉴量刑建议书等现象时有发生。为合理配置法官资源,应根据认罪认罚案件的复杂程度,将其划分为“简单”“复杂”和“简单转复杂”等三种类型,并重构法官对案件的审查方式,即:针对“简单”案件,要求检察官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法官进行形式审查为原则;针对“复杂”案件,应落实检察官对案件的重点办理和法官对案件的实质性审查;针对“简单转复杂”案件,法官应在形式审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实质性审查,还要加强检察官对判决结果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双抢”案件,尤其是摩托车抢劫、抢夺案件在广州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近年来有逐年上升之势。本文从剖析典型个案入手,概括了广州地区“双抢”案件具有空间分布“三多”,时间分段“三点”,作案手段“三化”,作案主体“三脚”等主要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打击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双抢”案件的新特点和案件多发原因,并对反“双抢”的措施、对策从“防”、“管”、“打”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9.
“关系案”的含义可简单表述为“承办案件人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存在直接、间接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关系,或承办人与案件本身有利害关系的案件”。如承办案件的法官是当事人亲朋好友,“关系案”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常为人们所忽略却同样具有严重危害的“关系案”,那就是法官与一方当事人的律师或非律师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以下统称律师)存在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特殊关系的案件。此类“关系案”近年来逐渐增多,不容忽视。本文将尝试探讨其形成并逐渐增多的原因及其危害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透过案例看知识产权滥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过商标权领域的“彼得兔”案件、著作权领域的“玛吉尔”案件、专利权领域的“思科”诉“华为”等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案件可以看到,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知识产权的滥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尽快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