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和谐新库区     
策划人语:百年梦想,40年论证,13年建成。三峡大坝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百万移民,4期进行,17年完成。库区人民能否过上幸福生活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日思夜想的问题。如今,三峡大坝如期全线到顶。三峡库区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如今,百万大移民已基本完成。移民生活的稳定、致富再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人心稳,社会才稳。促进库区社会和谐稳定,一定要多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事情。要坚持从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把有限的投入用在让大多数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上,下决心办一些群众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2006年6月18日,中共  相似文献   

2.
2013年1月26日,重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们发现,与往年相比,会议材料中少了一份报告——《三峡移民工作报告》。据了解,与中国其他省市"两会"相比,审议讨论《三峡移民工作报告》是重庆"两会"的一大特色,但从今年起,重庆"两会"将不再单独审议讨论《三峡移民工作报告》。重庆市移民局局长王显刚介绍,随着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出台《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三峡库区的工作已经从百万移民搬迁转移到了后续工作上  相似文献   

3.
移民迁建后的长治久安问题,始终是困扰古今中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大的难题。而今,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已接近尾声,移民稳定问题日渐重要,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及时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为继续支持、发展库区打下了扎实基础,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正在实现。  相似文献   

4.
长达十年的三峡库区一、二期移民工程现已告一段落,国家对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的大规模投资也将大幅度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新增长点,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是摆在库区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三峡库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寻找一条与三峡工程要求、库区生态环境要求、库区移民安稳致富要求相一致的产业发展道路,而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无疑是符合上述要求的最佳选择和有力措施。一、发展旅游产业是保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峡库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宏伟的人文景观、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客观条件和必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中国主管黄河水利事务的官员向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用长江水补充黄河水,借以缓解黄河、淮河、海河流域缺水局面的引江济黄设想。毛泽东肯定了这个设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此后,南水北调就开始列入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对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中国的态度非常慎重,前后经历了50多年的勘察论证、比较了50多种规划方案之后,才于200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用50年时间建成。整个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建成后将和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不久前,本刊记者深入河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场,多角度、多侧面再现了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相似文献   

6.
方娟 《公民导刊》2006,(8):18-19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出台的决定,成功地绘就了库区发展蓝图,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相关决议,为破解库区产业空虚指明了方向。但要全面破解库区发展难题,建立和谐新库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7.
廖灿勇 《公民导刊》2005,(10):20-22
从去年开始,直为人大代表特别关注的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相应实施意见,细化到各个部门确保分解任务的完成。 时近一年,库区产业发展是否有所改观?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兵分三路,重点对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开县、丰都和忠县等区县进行实地检查,同时听取库区其余区县的汇报。大部分区县已经从依靠“财政扶贫”逐步转变观念,走上自力更生“产业扶贫”之路。 经过长达周的实地检查,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会师万州,为库区产业发展现状把脉,而“产业扶贫”已成为库区加速工业化无可争议的秘诀。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4日至11日,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率调研组考察了重庆三峡库区,就即将全面展开的三峡库区后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他指出,随着三峡工程提前一年蓄水到175米,重庆应抓紧开展三峡工程正常运行后移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后续工作的规划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三峡水库后续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新库区。  相似文献   

9.
韦敏  韦哲 《当代广西》2010,(12):61-61
大化瑶族自治县全力推行标准化淡水养殖,树立绿色水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2009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24万吨,渔业总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8.16%。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广西兴建各类水库近5000座,到1995年,全区水力友电总量已达136.67亿kw·h(占全区全年发电总量的63.96%),水库有效灌溉面积147.2公顷,水利水电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拦河建坝、蓄水淹没,广西也产生130余万水库移民,这些移民分布在全区65个县,迄今还有60多万未解决温饱问题,约占全区600万贫困人口的10%左右。如何实现库区的持续发展,带动移民走上致富之路,乃是广西接世纪发展中面临的一大艰巨任务,也是全区买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本文根据广西大中型水电站库…  相似文献   

11.
蓝瑞轩 《当代广西》2010,(21):49-49
自1984年岩滩水电站动工兴建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为改善库区民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成效如何?笔者为此对大化库区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郎诚 《公民导刊》2012,(1):90-93
——三峡后续工作全面启动。2011年是三峡后续工作全面启动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规划投资总额1238亿元,重点解决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库区各级积极做好实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准备,工作扎实,奠定了坚实基础。库区各区县按照"关注民生、确  相似文献   

13.
国办发〔1999〕53号(一九九九年六月六日)自1993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正式实施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库区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一期移民任务顺利完成,确保了大江截流如期实现。从1998年开始,二期移民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必须看到,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杜清平 《中国民政》2010,(1):F0003-F0003
近年来,重庆市开县民政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核心理念。立足民生干民政、干好民政保民生,着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着力提高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盘大做强民政事业。创建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三连冠,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全市民政工作创新奖等。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声;构建三峡重庆库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重庆的需要。全面打造和谐库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带着感情,为民谋利、谋福、谋乐,解决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  相似文献   

16.
长江从雪山中走来,在一座世界级大坝面前,形成了“高峡出乎湖”的壮观景象。从库尾江津区花红堡到库首湖北宜昌三斗坪,鱼尾形库区绵延近680公里。如今船只在长江上行驶,那著名的峡谷虽然少了几分雄奇险峻,却多了几分秀丽。客人在船上望去,两旁的青山、绿树、江水,构成一道秀美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7.
直辖后的新重庆在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已确定要将万州区建成重庆市的第二大城市,五桥移民新城(百安坝)作为万州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要组团和窗口,发展如何定位?笔认为走建设移民化新城之路最佳。这是建设万州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迫切需要。将五桥打造成饱含三峡化、移民化的库区移民化新城,以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廖灿勇 《公民导刊》2004,(12):42-43
11月8日至12日,在渝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库区部分区县,对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烈、刘文、程贻举,秘书长刘成义等37名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19.
《重庆行政》2008,(5):76-76
打造库区最佳宜居县城要以"五创"为载体,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高城市品位,推动县城建设上档升位,提升云阳对外形象。县城建设未来三年的思路是:一、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飞 《新重庆》2007,(10):20-2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三峡库区贫困县受其地理环境、产业空虚等因素制约,土地流转尚处于零星、分散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流转规模小、数量少、范围窄.主体不活,形式不多,机制不完善,行为不规范,保障不到位。因此.要加快库区贫困县的土地流转,以促进其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要加强和加快对土地流转的引导、完善和规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