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界》2008,(5):93
陕西人餐饮名堂不但多,而且新、奇、特.奇特得让你感到可怕.走进蝎子酒楼,上完一道一道油炸蝎子、红烧蝎子、醋熘蝎子之后.给人印象最深也最刺激的是一道叫做"醉蝎登塔"的菜.……  相似文献   

2.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到达官贵人在国家遭受天灾、百姓吃糠咽菜时仍然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便毅然利用皇后寿宴之机办起了“劝廉宴”。此宴非常简单,只有“三菜一汤”。朱元璋以菜劝臣:一劝吃萝卜,二劝吃韭菜,三劝吃青菜,四劝喝葱花豆腐汤。据说,这每一劝都有深刻寓意。就说“葱花青,豆腐白”的第四劝吧,其意在说明:为官者只有“一清二白”,才能保证“吾江山不变色”。由朱元璋的“劝廉宴”,想到了“忆苦饭”。这是过去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即吃一顿旧社会穷人咽的糠和菜,长征时红军嚼的草根和皮带,“三年自然灾害”时社员吃的…  相似文献   

3.
怡然 《瞭望》1992,(Z1)
新年前夕,从中央到地方,很多部门或单位都作出禁止公款吃喝、公款过节等歪风的规定。有了规定大不一样,今年节日的空气确实清新了许多。不过有些人还是生出了一些花花点子: 比如某厅领导要到所辖企业视察工作,办公室给下边打招呼:执行规定,四菜一汤,但“要好一点”。  相似文献   

4.
当你患了肝炎或痢疾时,医生常常会这样嘱咐:回家一定要注意隔离,用自己的茶杯、餐具,和他人分开就餐。有了病人,这样做当然必要,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都实行分餐,聚餐宴会也设立公用的筷子和汤勺,始终防患于未然,岂不更好? 世界许多国家都采用分餐制,每人一份汤和菜。我国许多宾馆、饭店、食堂也已实行分餐,或在餐桌上预备公筷公勺。可是,我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仍普遍地习惯于一家人你一筷子我一勺地同食一席菜,共饮一碗汤,给传染病“大开绿灯”。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  相似文献   

5.
振如 《瞭望》1992,(12)
有的学者说苏东坡是我国最早的小品文作者,近读他的几篇小品,果然清淡幽默,令人回味无穷。 他在63岁时写的一篇小品文说:“东坡居士自今日已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这是他为自己的饮食立下的规矩,每顿饭一杯酒、一盘肉菜,有客时增加两个菜。有人请吃饭必须按此办理,超过了就不去。他的规定比现时的四菜一汤还简朴一些,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8,(Z2)
正一道好菜,不仅需要好的厨师,好的食材,更需要好的调味品。正所谓"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调味品本身就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如今,调味品行业已经更新了四代,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味中鲜"系列产品正是这第四代调味品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当下,"味中鲜"在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正努力将新上市的"色好加"炖鱼调味料、红烧调味料系列为代表  相似文献   

7.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宴会,刘邦通过巧妙的周旋与众人的帮助,逃回了军营,为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鸿门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次宴会.直到今天,鸿门宴的故事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人们长期探索却又迷惑不解的一件事情是:项羽为什么没有诛杀刘邦? 对于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世人多认为是项羽缺乏雄才大略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顾育豹 《侨园》2009,(4):50-52
(1)   早在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总理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而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总理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电影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相似文献   

9.
广采博闻     
任何人在看完英国女编辑桑德丝的新书《文化冷战: 中央情报局与文学艺术》后,大概都会得出一个结论:中央情报局实际上就是美国的隐性“宣传部”。对此结论,冷战设计者之一乔治·坎南也说:“美国没有文化部,中央情报局有责任来填补这个空缺。” 美国表面上反对搞宣传,实际上搞起宣传来比  相似文献   

10.
哲学教学须澄清十点理论是非 陈玉兰在向全国党校系统第7届哲学年会提交的论文中认为,为迎接全党学哲学的高潮,哲学教学中必须澄清如下一些理论是非: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原则,反对“超越唯物唯心”的实践本体论;二、坚持以矛盾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反对用现代横断科学方法取代唯物辩证法;三、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反对唯主体论;四、坚持客观真理论,反对真理多  相似文献   

11.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133页).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进行的斗争是在两条战线上展开的,一条战线是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的错误,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另一条战线是反对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倾向.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斗争中,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在  相似文献   

12.
郭景芬 《侨园》2013,(10):46-46
<正>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道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你想知道这道菜的由来吗?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交界。两国连年征战,打仗合谈,合谈打仗,总是不得安宁。延安终日黄沙滚滚,别说庄稼长不好,连吃水都困难,何况还有敌人不断骚扰。范仲淹到延安上任时,随身带了四个大行囊,别人以为是总兵的四季衣裳,实际上范仲淹是个有心人,四个行囊中装的是菜种、豆种、笔墨纸砚和书籍。范仲淹到了延安,一边发动士兵开荒种地,将他带去的种子播种在黄土里,一面苦练杀敌本领,将分散在山沟里的农民聚居在一起,如今的安塞、太平寨就是那  相似文献   

13.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也许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继葛兰西和阿尔都塞之后最系统地探讨过意识形态概念的著名学者.本文试图阐明他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特征.这包括四个方面:一、他既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又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处于二者之间.二、他兼顾中性的意识形态与贬义的意识形态,广泛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含与特征.三、他对贬义意识形态尤其是意识形态认知方面的竭力维护和重新阐发,对"虚假意识"概念正名.四、他既非阿尔都塞主义者也非新葛兰西主义者,处于二者之间.本文认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学说显示出一种中正平和的色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趋向成熟和精致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天底下的人谁不会吃?可是,就是有些干部吃到现在仍然不大会吃。岂止是不会吃,甚至是在吃的问题上,常常要吃批评。文件说,只能吃四菜一汤。他就把盘子做的大大的,一菜胜过一桌。文件说,限制一顿饭的标准。他就把一顿吃的金额说成是一天吃的。因此,有人说几十个、几百个文件管不住某些干部的一张嘴。文件怎么管不住一张嘴呢?是干部不学习吗?显然不是。他们可以不读书不看报,但是红头文件要看——在他们眼里。这是一项政治待遇呀!他们为了钻文件的空子,  相似文献   

15.
索引     
导恩烈斯有关论述历史条件下,1987一璐_t叮~(目、都曹指阶段可尹广西日马充思主米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当代中国的宾正 优势/谕潮卿尹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苏】,1987。3一艺7~由1眨”的观念/邱真尹学198夕。昌。1~5马克思 驳“:社瓣笼努飞警刀哲学赫‘京’,德尹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针思主义已完成历史便命”论/翁大日报(济南),198,。去。16汤婚黔辞扩镖华禁才介料弋弩誉集叮矗学态笼甘导难银坚定不移地以马克J恩主义为指导/张业云,_贺 电尹松辽学刊;社科版(四平师院】盆吉), 1 98 7.吕。1~6马霭音扩黑幸几分露梦瞒渺厅主义道路是历…  相似文献   

16.
一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有不少同志不习惯提"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片面接受过去在"左"的错误路线下党内过火斗争的教训,把必要的党内思想斗争同"左"的错误的党内斗争混为一谈.二是对新时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情况估计不足.只看到还存在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认为只要依靠法律手段就可解决问题,忽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尖锐复杂斗争.三是前几年党的某些领导,在淡化党的领导,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消极对待党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相似文献   

17.
蒋萌 《民主》2007,(4):45-45
“干部下乡.四菜一汤”.这是过去人们对公差接待的“标准印象”。经济发展、时代变迁。如今干部们的差旅开销、接待费用也在水涨船高。一些人借机损公肥私。公款吃喝玩乐。更成为社会一大“众矢之的”。近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和《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试行)》三项新规定,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民族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在一些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依然存在着复杂的民族矛盾。人们长期以来总是认为是斯大林提出既反对民族沙文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正确原则,实际上这个思想是列宁在批  相似文献   

19.
嬗变     
时光虽然无情的流逝,但往事永远在你心中驻足,令你常常回眸凝视。二十年前的夏天,对于10岁的婴桃来说,实在大难熬了。因为她惧怕继母那一双眼睛,凶狠甚至恶毒。10岁正是贪玩调皮的年龄,心灵纯净无邪。然而婴桃却充满了忧虑。婴桃惧怕一天一筐猪菜;惧怕一天一盆尿布;惧怕一天到晚不准同伴来家里玩……婴桃的眼睛里饱含着不该有的抑郁。  相似文献   

20.
作为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艾思奇不仅是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同时又是造诣很深的学者.在意识形态上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在思想路线上他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在工作作风上他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在理论研究上他坚持开拓创新,反对因循守旧;在学习方法上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社会实践.他优秀的个人品质与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