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在刑法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争议。本文从正当防卫的概念出发,系统的论述了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和适用,对正当防卫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成立正当防卫应包括三个方面六个要件 ,即前提条件包括防卫起因和防卫时机 ,基本条件包括防卫意图和防卫行为 ,限制条件包括行为对象和行为限度。另外 ,从防卫行为的性质、特点 ,尤其是特殊防卫行为的副作用来看 ,不得已也应成为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当防卫是一种法定的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遏制违法犯罪、维护防卫人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社会各种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正当防卫在实践中遇到了一定得困难,在许多案件中无法有效地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甚至故意犯罪。正因如此,对于正当防卫制度成立条件进行研究不仅是一种法学理论研究活动,而且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运用正当防卫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于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成立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使得当事人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能够被准确的认定,并且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骏 《法制与社会》2012,(20):114-115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一般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在对于不法侵害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认定上,结合考虑不法侵害实际给被侵害人造成的客观危险状态和实施正当防卫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不仅可以有效确定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范围,并且限制了正当防卫行为的扩大,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达到刑法设立正当防卫行为的法律目的,及时保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试论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把握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超越必要限度界定的防卫就是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三点:一、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二、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三、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认定主要取决于防卫者遭受不法侵害的强度、不法侵害的缓急以及不法侵害的权益,而防卫工具、防卫环境、防卫心理等因数,也是判断是否属于正当防卫需要综合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关于正当防卫案件的认定越来越复杂化,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正当防卫制度设置本身的模糊性。本文在介绍正当防卫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构成要件,其中重点分析了起因条件中不法侵害紧迫性的认定和时间条件的确立问题,并试图通过以上的架构使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更为清晰、更易于把握的认定标准,进而希望能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违法性理论对“不法侵害”的定义和范围之界定,客观上构成了对公民防卫权的不合理限制。在判断某具体侵害行为是否为不法时,应从防卫人的角度理解。而不应从司法者对侵害行为归责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对不法侵害的范围,有限制的违法犯罪说相对稳妥,但也未能包含所有的防卫起因。不法分割应具备三个特征:危害社会的严重性、侵害急迫性、现实可防卫性。  相似文献   

8.
甲为了防止小偷入室盗窃,在其卧室里的保险柜外设置了一层电网,结果某天,一小偷潜入甲的卧室企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触电致伤。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违法性理论对"不法侵害"的定义和范围之界定,客观上构成了对公民防卫权的不合理限制。在判断某具体侵害行为是否为不法时,应从防卫人的角度理解。而不应从司法者对侵害行为归责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对不法侵害的范围,有限制的违法犯罪说相对稳妥,但也未能包含所有的防卫起因。不法分割应具备三个特征:危害社会的严重性、侵害急迫性、现实可防卫性。  相似文献   

10.
丁佳嘉 《法制与社会》2010,(28):274-274
关于正当防卫的探讨一直是刑法学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虽然其概念看起来是比较浅显,但是里面有许多地方都很值得探讨,本文仅从正当防卫的起因及其必要限度条件这两个问题发表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老保险立法模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舸 《河北法学》2001,19(1):152-156
养老保险立法模式的建立与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完备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正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步入老年型国家,而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立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构筑公平合理的养老保险立法模式,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必须建立城镇、农村两套不同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以保证我国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降低门槛、扩大范围”的法律援助政策的充分实施,贫弱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也呈现出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态势。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法律援助资源比较有限或匮乏,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无法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避险是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之所以被允许,是因为没有引起成立犯罪程度的法益侵害.这是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紧急避险的出发点.从此立场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生命的紧急避险,从犯罪的本质是值得刑罚处罚程度的法益侵害的角度来看,未尝不可,只是在其适用上,必须严格限定;对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原则上不予允许,行为人具有忍受义务;只有所遭受的侵害超出了应当忍受的限度时,才能允许.  相似文献   

14.
法制宣传教育能力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铖 《中国司法》2012,(2):85-89
法制宣传教育是"将法律交给人民的工程"。自1986年启动以来,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已走过25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弱于实践研究,弱于工作研究。①"这不  相似文献   

15.
试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宜 《中国司法》2005,(4):78-81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内化法律职业伦理理念,提高法律人职业素养的社会活动,是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不仅存在于法律职业的执业活动中,同时延伸至法律职业准入前的阶段及法律职业执业活动结束以后的阶段。其内容包括:法律职业伦理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法律职业伦理的特点与社会功能、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规范以及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化和养成。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历史溯源法律职业产生伊始,就有了对法律职业的伦理要求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但法律职业伦理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古代,对于法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国防科技工业以投资体制的改革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近几年,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吸纳民营资本的步伐正在加快。但目前来看,民营资本要顺利地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仍需解决许多问题,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有经验可资借鉴。我国要彻底打开民营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大门,必须修正原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股份制为核心的新的制度体系,并完善军事订货制度,同时辅以军品税收优惠制度、建立民营高科技基金、调整和改革军品生产规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17.
实践法律观要义——以转型中的中国为出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问题时代,对何谓法律的回答,应围绕事实与规范的紧张关系而展开。这一关系表现有二:认识论上的事实与规范的不对称性,伦理上的事实与规范的对立,前者极具普适性,而后者主要为中国特有。以往的法律观,集中于认识论,在事实与规范中偏袒一方,造成两者不可沟通。本文欲提取实践的两大要素,以"践行"应对两者在伦理上的对立,以"反思"解决两者在认识论上的不对称性,形成以"法是实践智慧"为核心命题的打通事实与规范的实践法律观。  相似文献   

18.
试论电子商务安全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木珠 《河北法学》2001,19(5):15-18
我国网络及商务安全立法并不完善,而国内却已有学者认为我国电子商务安全法律体系已基 本完备;对此,提出质疑,并从计算机系统、网络及网上交易三方面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立 法状况,在指出我国电子商务安全立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创新农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土地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创新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们认为,要彻底解决农村土地征收中的问题,必须对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在改革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时应当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处理好两个主体的关系,做到五个创新.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圣人之一的柳下惠,其法律思想可以概括为:维护"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制度;严"礼"慎祀,明察秋毫,严明执法而不拘泥于法;宽仁爱人,重民施教的朴素民本主义思想。他的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源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