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1月11日宣称,美国将于今年3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56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出一项人权反华提案。这是1990年以来,美国第9次搞人权反华提案,此前8次反华提案全都失败。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盟国对美这一决定反应谨慎,且与美态度有一定距离。预计美国这次提案也不会获得通过,很可能在我提出程序性动议阶段就被打掉。一、美将“法轮功”作为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焦点”美国政府对邪教组织实行双重标准,对日本、法国等盟国打击邪教组织只字未提,而对我依法取缔邪教组织“法轮功”却横加指责。去年11月初,美代表在…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以来,日本对美元汇率急剧攀升,不断突破战后最高纪录。目前虽说升势有所缓解,但日元仍然维持强势。一、这次日元升值的原因背景是:(一)日美双方收支结构的不平衡是日元不断升值的根本原因。从日本方面看,尽管经常收支黑字和贸易顺差开始出现减少迹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介绍了日元在台湾和朝鲜的扩张之后,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渗透与扩张过程进行梳理。指出伪满洲国的货币制度是继台湾和朝鲜半岛后,日本在海外建立的又一殖民地货币体系。伪满洲国货币制度的建立为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和殖民统治疏通了道路。  相似文献   

4.
1994年下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比价持续攀升。1995年4月19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比价曾一度上升到79.75:1。估计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不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影响。 一、影响 (一)日元升值引起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的剧烈变化,日元对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急剧攀升,而美元则有所贬值  相似文献   

5.
大事综览     
2003年4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中、美、朝三方会谈。23日,美国、朝鲜和中国就朝核危机问题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这是自去年10月朝鲜半岛核危机再次突出以来,为解决这一危机提供的第一次机会。会谈后,鲍威尔承认北朝鲜提出了一份以经济援助和体制保证为条件,放弃核开发和导弹试验的一揽子提案。美国将与盟国“就提案密切磋商”。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因一项《关于我国证券市场单边收取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提案》的提案,而被网民称为"印花税委员"。不久前,笔者采访了这位资深金融学者……  相似文献   

7.
短期来看,日元汇率没有因经济受到巨大损失而贬值却转向迅速升值在于投资者形成"保险机构或企业资金的资金回流"的预期,投机力量就借助这个题材不断的推升日元。长期来看,这一轮日元升值并不是因贸易摩擦、美国压迫日本的结果,而是与金融危机过程中动荡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关。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内主要执行价值贮藏的功能,而其贸易结算功能相对较弱。日元快速升值的根本原因是日元在估值上存在升值压力,以及日元发挥避险货币和套利交易的作用。中日两国都面临着美元贬值的巨大风险,可采取相互增持对方货币资产的方法,逐渐减少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性机制。  相似文献   

8.
时间回到了2007年10月18日晚,旧金山市立大学校董会经过六个多小时的会议,以七票全票通过了对兴建华埠分校最重要的提案,即建筑高度豁免案;以六票对一票,通过了市立大学华埠分校的环境影响报告;以六票对一票,通过决定兴建两幢楼新校舍的提案。  相似文献   

9.
日本向缅甸提供了一笔商品贷款、一笔建设一所实验室的财政援助并赠送了一套日语教学设备。这笔商品贷款总额为二千二百万美元,是根据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于1974年访问缅甸期间所承诺而在1975年6月向缅甸提供的。这是日本向缅甸提供的第三笔,然而是数额最大的一笔商品贷款,这笔贷款将用于为缅甸国营企业购买货品和提供维修。援助额总计为七亿日元(合二百三十万美元),这笔援助是日本于1975年8月答应提供的,用来为仰光生物化学研究所建立一所实验室和一个发电、变压厂,这是日本在医学领域所提供的第一笔援助。  相似文献   

10.
日元贬值的缘由和经济影响陈凤英受亚洲金融危机牵累,日本经济进一步受挫,近来又出现日元连续大幅贬值,国际社会为之震动。日元贬值缘由何在?对亚洲和世界有何影响?笔者拟就此作一初步探析。日本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黑洞。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近来又由“停止”步入“衰...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对于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和房地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将这些国家的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产生,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学生助学贷款制度。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我国从1999年起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到2007年10月底,银行累计审批贷款学生332.9万,累计审批合同金额308.6亿元。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促进社会公平、培养人才及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政策。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美国国会单独针对西藏问题且经参议院或众议院表决通过的提案数量与国会涉藏提案数量相差悬殊,这既缘于国会自身的运作机制,也缘于国会议员惯常的搭便车行为。对于西藏议题,国会参众两院有着大致相同的关注。相比较而言,民主党议员比共和党议员更热衷于西藏问题,但在提案表决上,两党议员易于跨越党派界线形成高度一致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前言1997年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关于东亚各国(亚洲NIES、东盟4国、中国)银行部门的探讨开始集中于不良债权问题和金融监督体制的应有状态等。另一方面,银行市场则出现了私人金融部门的扩大这一重要的变化。本文拟从面向私人部门的贷款市场、金融资金运用市场、富裕阶层市场这3个侧面阐明东亚各国的私人金融市场的动向。一.面向私人部门的贷款市场遭受经济危机以后,东亚各国(地区)的银行贷款大多形成了以企业部门为中心的不良债权。另一方面,银行将私人部门定位为收益的支柱,投入了经营资源。东亚各国(地区)的面向私人部门贷款市场发生了4个…  相似文献   

15.
一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冲击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全球金融危机,于2007年8月蔓延至欧洲,9月俄罗斯也掀起了提高抵押贷款利率、从严审批贷款的风潮,一些银行纷纷退出了抵押贷款市场.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夏季以后,日元对美元的汇价一直在1美元兑120—125日元之间浮动。9.11事件之后,日元的汇价一度曾上升到115日元,后来又跌至125日元左右。进入12月份以后,日元对美元的贬值倾向趋于明显。2001年日元的平均汇价为121.57日元兑1美元,比2000年的平均汇价107.77日元,贬值10%以上。日元对美元汇价的剧烈波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02年1月中旬后,亚洲各国和美国的部分产业界对日元贬值纷纷提出批评。在外部压力之下,日本金融当局也不得不公开承认日元贬值的速度过快。  相似文献   

17.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蔓延,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动荡,潜藏巨变的先兆。战后60余年,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与日元走出了不同的轨迹。在国际货币体系力量结构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中,这两大看似兄弟又颇具对立成分的货币如何协调关系,进而推动东亚地区货币体系建设,不仅对中日关系提出了新课题,也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初以来,伴随美联储加息,日元进入快速贬值通道;11月后,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和日本央行改变货币政策,日元汇率出现回调。日元呈现剧烈波动态势。短期看,日美息差扩大是日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中长期看,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和日本经济结构变化是日元汇率变化的背后动因。对日本经济而言,日元汇率波动有利有弊,长期看弊大于利。对全球经济而言,日元汇率的剧烈波动或引发新一轮全球货币博弈和金融市场动荡。未来日本经济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仍需摆脱汇率依赖,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刘昌明  山秀蕾 《现代国际关系》2023,(8):70-88+154-155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国会针对中国共产党的立法提案在频度与强度上都有明显提升,推动中美战略竞争法律化与制度化。美国国会着重以新冠疫情和人权等问题为切入点发起对华意识形态攻势,其涉共提案的政治修辞趋向于煽动性、对抗性、反智化与污名化,意在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割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这些提案从表面看是国会议员谋求政治私利、共和与民主两党为凝聚共识的政治算计,从深层次看则源自“威胁膨胀”的霸权焦虑、贩卖“共产主义恐惧”的冷战思维和“美国例外论”的战略文化。美国国会涉共提案绝大多数未获通过,但其炒作行径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和国际社会相关认知具有危害性;同时,其重构的美国反共“政治正确”不仅恶化了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也给中美关系与世界秩序增加了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月25日,欧洲央行发布公告称,278家银行将于30日起,提前偿还第一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贷款,总额达1372亿欧元。大批银行提前还贷表明欧洲金融体系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有所下降。但是,在经济低迷、欧债危机阴云笼罩的背景下,欧洲银行业总体风险仍然较高,未来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一迄今为止,欧洲央行共推出两轮三年期LTRO贷款,第一轮是2011年12月21日,欧洲央行以1%的低利率向523家银行发放4890亿欧元贷款;第二轮是2012年2月29日,欧洲央行向800家银行发放5290亿欧元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