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子 《党政论坛》2010,(8):10-11
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大饥荒,中国到底饿死了多少人,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后来学者估算在3000万以上,这是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比较可信的数字。  相似文献   

2.
达喀尔专电 翻开佛得角独立前的历史,人们看到的是一部干旱、饥荒、人民离乡背井、外逃死亡的苦难史。据记载,仅在一八八六年,当地十二万居民中就饿死了三万人。二十世纪前半叶又有八万人饿死。而据说,佛得角独立十多年来没有饿死过一个人。在这个自然条件差、资源贫乏、总面积仅四千余平方公里、基本上属于大西洋海底死火山露出水面部分的群岛,取得这样的成就确非易事。不久前,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前往佛得角的首都普拉亚,采访这个共和国的总理佩德罗·皮雷斯,并看看佛得角独立十多年来的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的贫困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历史现象。我国长时期停滞于农业社会,城市和现代工业均不发达,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而农业生产力又十分落后,加上自然灾害和战乱的频繁发生,官府和地主豪绅的敲诈盘剥,使得亿万农民千百年来饱尝了贫困的煎熬。从公元前一世纪到1911年,我国有记录的饥荒就有1828次。本世纪上半叶,有关我国农村因饥荒而饿死人的记录更是不计其数。1918年,国际救灾委员会估  相似文献   

4.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爆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秘书,坚持实事求是的优秀领导干部田家英遭迫害而死。田家英逝世43年后的今天,四川大丰人民依然怀念他,许多从上个世纪饥荒年月熬过来的老人仍念叨着"那年头,如果没有田主任,我们大丰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对他充满无限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5.
公元1958年属鸡,人们常说:"鸡叫了,天亮了,表示黑暗已过大地开始光明."又说:"要得发,不离八."这就是说1958年应该解释为非常吉祥的年份,然而58年真的吉祥么?我认为正好相反,它是苦难之年、灾害之年.58年成都会议树起的"三面红旗",其中恶果之一就是在全国饿死了三千万人,其功过历史自有评说.  相似文献   

6.
还在河内(今河南武陟)做郡守的时候,有人曾给周亚夫算过命,算命的人信誓旦旦地说:"您王年以后将被封侯,封侯八年以后将任将军和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极人臣.然而,此后再过九年,您将会饿死."周亚夫哈哈大笑,直斥言者可笑之极:"其一,我老爹的侯位早就被我大哥给袭了去,将来接替他的是他的儿子,因此,这侯爵和我无缘.其二,假如我真的富贵如你所言,我又怎么会饿死呢?"对方笑而不语,周亚夫也没当真.  相似文献   

7.
从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四年,非洲大陆连续三年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灾情波及非洲的三十四个国家,五亿人口中有一亿五千万人受到了饥饿的威胁,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亡。非洲的大旱和饥荒直接影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受到灾情影响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连年下降、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财政赤字增加、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外债猛增。从一九八五年开始,非洲的干旱开始解除,这一年农业生产总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二点五,谷类作物比一九八四年增产了一千四百万吨。津巴布韦、肯尼亚等国恢复了粮食的出口。但是由于干旱、饥荒、债务和国际市场原料价格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8.
狱中记饿     
戚九三 《各界》2008,(7):63-65
"饭票风云"送我进牢房   1959年,全国性的饥荒正在可怕地蔓延.   当年,我正在西部一所农业大学读大四.该校也被饥荒折腾得面目全非,学生饭厅多次发生骚乱,饭厅变成了"禁地".……  相似文献   

9.
一晴 《各界》2008,(4):15-17
刘少奇激动地对毛泽东讲:"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加上从1959年起,我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从而使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如何认识这一危局以及怎样化解?党中央高层出现了意见分歧.对于1958年以来三年"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和经济形势的估计,在党内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以刘少奇、周思来、陈云、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由于直接面对国民经济第一线,他们对形势有了更加接近真实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明具有国际背景,几乎人尽皆知.但是,王明到底有什么国际背景,目前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王明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红人",深得信任,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另一种说法则是,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王明很有看法,有许多批评.那么,王明与斯大林、共产国际的关系究竟如何,应该如何评价王明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就     
《瞭望》2010,(38)
<正> 一些叙事,以"如果……就……"来表示,并无疑义。例如,如果人不进食,就会饿死。之所以没有疑义,在于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但并非所有的"如果……就……"都是毫无疑义的。比如,日前有一主管部门原领导在出席达沃斯论坛时表示,由于中国还处于社  相似文献   

12.
李生占 《侨园》2015,(1):42-44
所谓"三藩之乱"是指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这8年中,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发动的叛乱。这是一般人对"三藩之乱"的理解。但笔者经过考证,认为历史上对"三藩之乱"的说法有误,应该是"两藩之乱",把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说成参加了吴三桂等人发动的反清叛乱是不准确、不公证的,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3.
67年前,一代文学家朱自清与世长辞,年仅50岁.在绝大多数人印象中,朱自清是因为不领美国面粉饿死的.这个印象哪里来的呢?没错,中学课本. 在我们小时候的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毛泽东的著名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写遵“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就是朱自清被“饿死”的出处.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围绕着战胜饥荒而形成的思想有下述内容:俄共(布)必须领导人民战胜饥荒,努力完成"维持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任务";必须使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国家的生活救助;必须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必须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改善她们的劳动保护;必须改善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条件。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围绕着消除战时非常措施负面影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巩固工农联盟形成了重要思想。列宁的思想在当代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5,(5):24-25
一位台湾大学教授曾担忧地说,日本对台湾的渗透"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这一说法很快得到了证实。12月底,日本一个亲台组织的成员露骨地表示,日本已经"控制"了台湾的两代领导人。此话虽有些危言耸听,却不无道理。首先是李登辉。1994年,他公然宣称自己"22岁以前是日本人";2004年,他又为日本首相小泉  相似文献   

16.
党治国 《各界》2008,(1):29-32
我生平做出的惟一遭到亲友们一致反对,却对我的一生至关重要的决定,就是1960年3月,毅然抛弃了清华大学的"工作",选择了到社会底层拼搏的命运.要知道那时中国正处在大量饿死人的严重时期,而我的户口在首都北京,享受着每月30斤粮食的"定量".……  相似文献   

17.
在形容各色人等时,人们往往会用"三教九流"来概括。那么,"三教九流"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三教九流"一般都被人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被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  相似文献   

18.
一个稳定、公正、规范的市场秩序,是创业者最大的希望当今的社会创业环境到底怎么样?有哪些阻碍成功创业的不利环境因素?不同的创业者都会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说法。"下海"5年的辛汉民对本刊记者说:"我最大的教训就是轻信了别人,一次被骗让我至今无法翻身。社会诚信缺失是创业者最大的障碍!"他如今仍在创业路上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19.
有很多学者讨论过"中国为何无科学"这一问题,答案各不相同.梁漱溟、冯友兰、胡适等人代表了人文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而言,任鸿隽等自然科学家的看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任鸿隽等人的基本看法是: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归纳方法从来没有在中国得到过发展;归纳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实质,归纳方法就是科学方法;要在中国发展科学,就必须首先提倡和宣传归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前赴后继 延熹九年(166年),全国人都在议论一件奇事——黄河水居然变清了。按照《京氏易》的说法,“河水清,天下平”,后世传为“黄河清,圣人出”,一定是个吉兆。但166年的人们不这么看,大学者襄楷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