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发平 《学习月刊》2012,(16):117-117
自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加上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投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了农业产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的基础上,依靠农民群众的自愿联合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正逐步显现。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合作社作用的发挥。本文在深入调查禹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引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怎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联社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该是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中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长坪 《世纪桥》2009,(1):72-73
带头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实来看,带头人的匮乏却是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何建设一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队伍,已成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队伍建设可以按“孵化→壮大→提升→优化→稳定→激励”的模式,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8,(11):60-63
9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强调,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10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6.
近期,我们深入红寺堡区的兴旺村、梨花村、河水村和源绿中药材种植、西红柿制种、瑞丰葡萄产业、红海甘草等专业合作社,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与区乡村干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企业老板及合作社社员深入交谈,面对面地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我们感到红寺堡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有可喜的一面,又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一喜:合作社数量和领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王宁 《世纪桥》2012,(1):150-151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织载体,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发展的外部环境、农民的参与度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依靠外部条件的调整和内部制度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白祥和 《奋斗》2009,(2):26-27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经济组织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日益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现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主要标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轨道,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胡锦涛总书记赴河南考察时明确指出,“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涂琼理  钟涨宝 《求实》2012,(7):89-92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规范发展,在市场调节基础上,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应发挥不同的制度供给功能,不同层级政府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政策介入方式。政府要在遵循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把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农民合作社政策需求,加大各项扶持政策的供给力度,实现政策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互助型经济组织,发展这种社会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有重要意义。呼和浩特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要从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扶持政策、加强规范引导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的最新成果,其实质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切合了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也是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但更多的挑战与问题也依然存在。因此,必须加快创新相关体制机制,从不断强化合作社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和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人手,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机遇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的产物,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党和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广大农民不懈探索的基础上产生的,代表了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方向,必然将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毕竟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的外部大环境和自身制度建设都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相似文献   

12.
李方芳 《学习月刊》2012,(18):50-5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力量,在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功能。湖北是农业大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7,(9):36-36
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当天上午,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隆重举行了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发放仪式,向全国首批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颁发了营业执照。这标志着中国农民的专业合作化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法人的主要区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合作社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服务成员为宗旨,  相似文献   

14.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1、数量增长快速化。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总量上呈现出激增的态势。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3月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超过73万户.比上年底增长6.04%.出资总额1.21万亿元.增长10.06%。”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5)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察右中旗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起步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近年来,察右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充分利用项目优势,把财政补助项目的重点放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上,通过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助推了全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合作社的综合生产能力。2009年以来,先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19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特殊的产权结构使其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社员民主控制与管理层专业化经营的冲突、"平权式"治理结构与少数人控制的冲突、劳动控制资本与成员利益诉求异质性的冲突。这些冲突实质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守成与创新的冲突。如何权衡合作社发展过程的守成与创新是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冲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上海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上海郊区的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沟通农民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探索和总结上海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而且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辟了新领域。努力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必须深刻理解其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正视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式,不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向科学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杨思晴 《学习月刊》2010,(23):34-3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将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以自愿的形式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和经济上互助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它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化的背景下.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集约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发挥组织、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近年来,哈尔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合作社党组织在发挥作用方面取得了多方成效,但依然存在缺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党组织需要协同发展的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设置模式滞后、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及党员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配套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转变思想认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培养选拔高素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队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配套机制,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