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缪蒂生 《群众》2008,(7):23-24
法治是一种文明进步的治国方式。改革开放30年,是江苏经济社会得到巨大发展的30年,也是江苏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巨大发展的30年。江苏依法治省工作的成就,彰显着江苏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民政法治工作会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民政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回顾了"十三五"期间民政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并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进行了强有力的部署,为深入推进民政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牢民政法治建设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序幕,不仅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也实现了重大转折。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40年间充分地解放思想,大胆地开拓创新,取得了让中国骄傲、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广东法治建设的保驾护航。在广东的法治建设中,人大地方立法是一个重要方面。广东人大地方立法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本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海鲲 《同舟共进》2010,(8):20-20
时至2009年6月20日,才有幸读到刚刚出炉、热气腾腾的《2009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该报告确实“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09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内容丰富,数据翔实”(《2009(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法制日报》2010年6月20日),  相似文献   

6.
林龙 《浙江人大》2011,(4):19-21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是我国民主法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人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在感叹法治成就来之不易的同时,代表们也清醒地看到,这个法律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就目前的法治水平而言,我们距离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8,(2):118-118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界定发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法治建设白皮书。这部近2.9万字的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本刊摘录部分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晓玲  刘昱辉 《人权》2013,(4):18-20
人权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保障人权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①近些年来,中国在法治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法治建设的进步,中国人权保障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法治与人权的概念(一)对法治概念的探析对于"法治"的概念,法学家们指出,"法治"没有一个明确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首都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绩。1949年3月,北京市人民法院成立;1955年形成了北京市高、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格局。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六十年来,首都法院体验了民主与法治建设不断成熟与完善.见证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汉峰 《人民论坛》2014,(10):16-19
中国法治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三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历史经验的积累,而更为重要的是法治建设的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这些因素和条件最终促成了中国走向全面建设法治国家之路。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科学把握好法治建设与基本国情、党的领导、民主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的现代性与文化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法治政府建设是我国法制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国丰富的本土资源可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华法系的诸优良法治传统可提供历史法治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经验与成就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石。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参考,也是保持中国特色法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9,(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经坎坷却又成就辉煌,最终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康庄大道。总结70年来的法治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一是法治建设情况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法治建设成就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人民群众是推动法治建设的主导力量;四是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建设自觉。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努力在坚定"法治自信"、构建法治文化和实现党的领导法治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治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三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历史经验的积累,而更为重要的是法治建设的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这些因素和条件最终促成了中国走向全面建设法治国家之路。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科学把握好法治建设与基本国情、党的领导、民主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的现代性与文化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迷失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这个方略提出并写入宪法后,几年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在实施这个方略中,有许多看似“法治”的做法,或者为了推行“法治”而采取的一些做法,实际上根本违背法治的基本精神,甚至以“法治”之名,行破坏法治之实。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许多“法治”之举违背国家的根本大法。离开宪法谈“法治”,钻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不健全漏洞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形成的“法治”是没有宪法的“法治”,是迷失方向的“法治”。一、如此“法治”建设法治…  相似文献   

15.
冉强 《人民论坛》2011,(8):116-117
政府推进模式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初期的基本国情,在这一模式推动下的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推进,政府推进模式的缺陷已越来越明显。在法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逐案推进的法治现代化路径的巨大生命力却日益彰显,必然会成为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0,(1)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力推动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的法治建设始终与  相似文献   

17.
张溪 《湖湘论坛》2009,22(1):98-99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奋斗目标,表明法治国家建设是一个急迫的任务。它与法律全球化紧密相连。从法治国家入手,论述西方主要国家法治国家建设的经验,然后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设法治国家应与建设法治社会并举邓河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地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笔者认为,建设法治国家不仅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应与建设法治社会并举,才能...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不断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深入落实,法冶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逐步健全,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在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20.
建设法治政府:中国近十年来依法行政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作为中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就近十年来中国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背景、进展和趋势作些介绍,并谈些看法。一、中国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法治建设近十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中国加快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定。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基于对国家治理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他认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