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电力企业也不断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与一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相比,中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依然滞后。对中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并就如何实现文化力促生产力的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关于公民文化建设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毛泽东从国家建设的视角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公民文化,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公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的开始。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依托的、"四有"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确保了公民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江泽民从党的建设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的思想。胡锦涛从社会管理的视角提出了和谐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既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欢 《学理论》2012,(7):28-29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开拓性探索。毛泽东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引领了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不仅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以实现文化大众化。因此,毛泽东文化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当今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10)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性指导,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文化软实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表现在文化建设思维范式、文化建设战略布局、文化建设理论地位、文化建设总体目标等多个方面,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对文化建设提出的多方面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是当今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新的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立足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化建设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既抓住了当前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又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新贡献,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蕴含着突出的文明传承功能、精神培育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力量凝聚功能、素质提升功能、和谐发展功能,这些基本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培育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3)
我国电力企业经过十余年精神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其所有制形式及规模的特殊性,也使其必须面对精神文化的多元化冲突、普遍误读等问题。要想使精神文化全面落地,就需要注重共享价值观培育、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处理好党建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精神文化构建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娜 《求知》2013,(6):41-42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近些年,天津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基本文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其中,关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进一步深化,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研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之建构,必须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坚持文化的主导性 坚持文化的主导性,就是说建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首先弄清楚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文化之实质。对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实现了一次新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石河子天富南热电有限公司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组织建设基础,实现了党组织引领发展、促进发展、保障发展的重要作用。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党组织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了更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经验教训和继承发展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重申文化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新"二为"方向;正确处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间的关系;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放型文化范式;提出并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邓小平的这些举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依据俄国社会主义实践对之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之后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实现了中国化,并最终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化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其本身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光 《党政论坛》2001,(7):16-18
中 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始终重视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分别制定了两个伟大的文化纲领。1940年1月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1997年9月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两个文化纲领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党的两个文化纲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党的两个文化纲领产生于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都是对当时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 ,…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4,(6):1-1
30多年的中国改革,“文化热”一直没有降温,伴随中国社会发展的节奏一路走来。文化成了不同学科参与最多、不同社会阶层关注最多的领域。而且我们发现,全社会对文化问题的关注,更多情形下呈现为一种非官方的自发行为。今天,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种新的发展语境无疑也给我们的文化思考与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今天的文化研究应该如何贴近时代?到底什么问题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文化探讨应该怎样和老百姓的诉求相关联?  相似文献   

17.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党对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现状对文化要求的战略性应对,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包彦征 《学理论》2011,(25):1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由中国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和历史高度,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遵循。"文化自信"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传承从未间断,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化建设战略思路对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提高全体人民文化水平;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发展自然科学,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立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