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兆华 《理论前沿》2009,(22):54-55
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人民民主体现在政党制度层面上就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价值取向,也是推进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效的制度形式,其重要的民主内涵和特征就是党际民主。  相似文献   

2.
党际民主是从党内民主通向人民民主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党内民主作为实现人民民主的突破口正日益成为共识,然而党内民主并非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受到党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就党内而言,组织自身的过度集中化倾向和凝固化倾向对党内民主就是一个严重的制约。人民民主的实现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提高人民素质,克服人民内部的冷漠和极端化倾向,是搞好人民民主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引入外变量。党际民主则由于自身的优势能够承担这一任务而成为从党内民主通向人民民主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中,各国政党都十分注重党内民主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主流政党,即正在执政和曾经执政并可能再度执政的政党,为了克服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衰落和选举失利的不利形势,都纷纷推行党内民主。西方发达国家的党内民主建设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总的看来,它们大都主要以扩大党员在挑选党的领导人和国家公职候选人中的参与为重点来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人民民主体现在政党制度层面上就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党际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前提、以执政与参政有机统一为重要内涵、以民主协商为主要方式的党际合作模式。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逻辑和现行政治体制决定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优化党际合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党际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有的政治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党际和谐是这一政党制度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其突出的外在特征之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党际和谐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而其特定的内涵,则生成了党际和谐的基本要件。在实践中,要构建全面的党际和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丰富的民主内涵,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和实际民主三个方面,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是核心,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政党制度放在党际民主监督的视域下考察,探索在监督领域中影响政党制度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为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5号文颁布以来,我国党际协商民主产生了很大突破,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从政党制度的高度看,我国党际协商还存在一定问题。多渠道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政治民主是目前政治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政党政治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政党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来看,政党实际上是政治民主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民主的实际落脚点即是政党民主。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政党民主的结构、特征及判断标准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际和谐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基于共同或相似的理想和目标,严格按照国家宪法、法律和党的规章制度办事,进而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利益和行动等方面形成的长期共存、团结合作、民主协商和互相监督的有序发展状态。我国党际和谐具有差异性、共同性、平等性和合作性的特征。实现党际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我国党际关系和谐的主要路径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法制保障、加强政党监督。  相似文献   

11.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功能及发展限度——执政能力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党内民主、完善民主机制,是西方政党内部组织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为应对时代变迁,西方政党内又出现了组织专业化和权力集中化的趋势,这又限制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同时出现于西方政党内部,其实是缘于同一个目的——加强政党的政治竞争力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限度。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和党外监督是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党内民主有利于带动和完善党外监督制度;健全党外监督制度有利于推进和提升党内民主建设水平。内外因基本哲理启示我们,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据,党外监督是党的建设不断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建设需要党内制度予以保障,党内制度建设需要嵌入民主精神,两者是互相作用的统一体。党内民主建设与党内建设目前还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地方,需要从达成共识、选择路径、营造文化、完善体制等方面着手,促使二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可分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政党内部的自我监督.其党际监督主要表现在在野党或反对党对执政党政府的监督,同时,在民主政治理念下,西方国家政党也积极完善党内的民主监督机制.虽然西方各国的政党体系和政党政治格局有所不同,但其政党监督的形式和特点,在西方总体的政党政治环境中,亦呈现出较多的共同性.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机制,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对我国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以新时代中国梦为政治共识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相比,两者在政党制度理论、政党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与代表形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政党制度理论上,两者分野于洛克的思想;在政党与国家关系上,两者是体制内生性政党与体制外生性政党的区别;在党际关系上,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是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关系;在代表形式上,西方是聚和式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政治协商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6.
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保证,因为党内民主能制约过分集权,防止党内腐败,克服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党内监督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要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8.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党民关系方面,基本价值取向是致力于发展民主;二是在党际关系方面,权力监督机制有效地防止了权力的异化;三是在党政关系方面,厘清了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的法理关系。我们研究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目的是为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这是我们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党际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含了党际协商民主的要素,其制度优越性非常明显。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的优势并没有充分显示和发挥出来。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共产党推动和主导的民主,完善党际协商民主关键还是要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党能否长期执政、执好政的关键问题,而党执政能力强弱的关键是由党本身的内因决定的,如何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将其凝聚、转化为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党内民主的有效运作和对党员能力的有效整合。本文试图对党内民主、政党整合与党的执政能力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力求从理论上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