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东南亚国家频频推出“旅游年”、“观光年”一类大型旅游项目,以图让这个一本万利的“无烟工业”为国家更多创汇。出于这一目的,马来西亚计划在1994年再次举办一个观光年。如今离开场尚早,但马来西亚文化、艺术与旅游部等有关部门已在紧张筹划,大造声势,进行旅游文化推销。例如,在马来西亚飞往国内外的所有航班  相似文献   

2.
越南融入国际旅游大潮流周在群早在80年代中期越南《人民报》就载文号召“振兴越南的旅游业”。10年弹指一挥间,越南山川依旧,椰林依旧,但重返越南的人不难发现,越南的旅游环境陡然在变,“无烟工业”的振兴勃然呈现在眼前。今年春初的一天,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在50年代基本上还是个转口商港,生活水平低,失业率高。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增长。如今,这个城市岛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航空中心、海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旅游中心,实现了高度工业化和充分就业,奇迹般地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在短短的几  相似文献   

4.
“南方小土豆”纷纷涌入冰雪世界,广东、浙江、上海三地的“南方小金豆”累计贡献了全国三成左右的冰雪游预订量。“尔滨”爆火的风还很快吹到了国外。俄罗斯、英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多家国外媒体纷纷报道哈尔滨旅游盛况,“Chinatravel”成为近期热词——大批海外游客入境前往哈尔滨体验冰雪之乐。火热的冰雪游助力了冬季文旅市场经济的增长,不仅带动了旅游目的地周边的酒店、民宿、餐饮、保暖用品等全链条消费,更带动了体育娱乐、滑雪装备等相关产业链的飞速发展。冰雪经济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呈现出一派热“雪”沸腾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正>1988年,泰国成为中国公民第一个出境游国家,1990年新加坡、马来西亚紧随其后。“新马泰”早期推出的旅游产品,是“泰新马港澳” 15日游,以长线为主,纯观光线路,参团的游客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出国的人。如今,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东南亚各国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继泰国和马来西亚对中国游客开放限时免签后,新加坡也即将开放与中国30天互免签证。而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规定,中国公民只要持有效期限内的普通护照可以申请办理落地签证。接着,中泰于2024年1月2日宣布永久免签。  相似文献   

6.
一、新加坡文明建设的成功表现对新加坡文化建设成果,在新加坡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它是“文化沙漠”;一种认为它很成功,也很有特色。文化沙漠论者认为新加坡建国后的前20年只注重经济建设,对文化关注太少,以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甚差,社会流行的作品几  相似文献   

7.
一 概况 马来西亚拥有四千浬的海岸线、二百七十五个左右的岛屿,以及广达十六万平方英里的经济专有水域。它的海军除保卫本身权益外,还联合新加坡及印尼海军共同保卫马六甲海峡。 一九三八年,新加坡英国皇家海军增设“马来部队”,命名为“新加坡皇家海军义勇队”。一九三九年,海军义勇队成员只有四百名马来人,后来增加到一千四百五十人。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军到达柔佛时,它参加了新加坡防卫战。新加坡失陷后,转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李光耀致力于新加坡的现代化建设,以他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成功地使新加坡从一个破旧的简陋的港口、一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岛,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成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明进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亚洲“四小龙”之冠。1991年,新加坡人均国民收入达14813美元,在亚洲国家(地区)中,仅次于日本,为世界人均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旅游业投资见效快、效益大,是国家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故被称为“无形的出口业”。第二,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如交通业、金融业、酒店业、饮食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同步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第三,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存在重化轻工业引起的那种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几乎每个国家,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尽管经济衰退的狂涛席卷各国,但到新加坡去观光的游客却没出现急剧减少的现象。 新加坡在旅游业方面设有专门的旅游组织,即:新加坡旅游促进委员会(STPB)。这个组织成立于1964年,其宗旨是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该组织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方法,如举办会议、讲座、展览会,以及给主办旅游事业的机构以鼓励等等来促使依旅游业的发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城市国家,仅有二百四十万人口。近年来,它的经济突飞猛进,迅速发展。作为新加坡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更是扶摇直上,一枝独秀。一九七七年赴新加坡的外国游客一百六十八万人,从旅游获取的外汇收入为三亿八千多万美元。而去年外国赴新加  相似文献   

12.
简论“新加坡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特色,也可称为新加坡特性。作为新加坡的基本标志,自然也包含新加坡意识和它作为东南亚一员的东南亚特质。但对于各国皆有的东西,算不得新加坡独具的特性,本文则略而不论。这里所论的,是最具新加坡本质而又对新加坡人及其政府政策影响至巨的那些特征。根据我多年研究新加坡所得到的认识,新加坡最鲜明的特色,浓缩起来可以“小”“多”  相似文献   

13.
战后,特别是新加坡获得内部自治及其后取得独立以来,新加坡华人社会发生了深刻有变化。一、政治上国民化国民化即当地化。第一,原来的中国侨民转变为新加坡国民。它标志着新加坡华人有了新的祖国,与当年母国的同胞从此成了不同国家的国民。这是新加坡华人社会随着新加坡的建国而出现的带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历史走向、政治体制特征和职能的分析,认为新加玻正处于政治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以现代型集权政治成功地推动经济“起飞”和“转型”;特点是现代化导向明确,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系数值较低;这条道路的形成,是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政治精英的主体性选择的结果,有利有弊;其前途是扩大参政系数,实现政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的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加坡科技发展概况 新加坡在历史上是一个港口商业城市,科技发展的历史几乎等于零,真正致力于科技发展,只是在最近10年的事情。正是在这短短的10年,新加坡的科学技术“迅速起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从北京坐着高铁一路向南,到达河内、曼谷、吉隆坡,甚至新加坡,在新马泰越体会到在国内坐高铁的畅快。从中国前往新马泰越旅游,在人们的印象里,乘飞机是最便捷的选择。被称为“运输大动脉”的铁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却没能成为中国与上述国家的主要运输通道。这种情况,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新加坡现政府被认为是“高效而廉洁的政府”。它的70001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987年1月1日统计数)以高效廉洁闻名于世。 一、新加坡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 新加坡的文官制度属于英国类型,在许多方面与马来西亚有相似之处。这是与其历史背景有关的。 从1842年正式被英国人占领到1959年自治邦成立,英国在新加坡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变迁:对新加坡的个案分析--兼谈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精神文明建设曹云华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和“四小龙”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最为成功的,它们为其它亚洲后发展国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本文主要以新加坡华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国在工业化...  相似文献   

19.
引言 “吴庆瑞报告书”是“新加坡教育部报告书”的通称,它是以吴庆瑞为首的一个教育研究小组提出,在一九七九年三月发表的。为了研究新加坡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授权起草该报告书。新加坡政府在授权制定这一报告书时,表示已经意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和新加坡历史上曾经分别是美、英两国的殖民地,所以英语在这两个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传播。美、英的殖民统治结束后,因为各种原因,英语在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政府机关和上层社会仍然被继续使用。目前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使用英语和民族共同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东南亚国家只有菲律宾和新加坡。本文分析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多官方语言”的现象,并解释了造成其语言现状的历史原因,比较了其语言政策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