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宪法是一部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的杰作。本文分析了美国宪法制订的背景,以及美国宪法运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其自身蕴含的平衡机制。在美国宪法制订过程中,宪法制定者们最重视的就是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是参议院与众议院之间的平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平衡、州与联邦之间的平衡,其中这一切平衡都以人民主权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一、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理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在美国产生的,然后在法国也出现了成文宪法。随着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的出现,很快就产生了宪法学,并且,也使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宪法。这一时期的西方国家宪法都有同样的本质特征。作为传统的宪法,它是建立在资本主  相似文献   

3.
美国宪法常被看做普遍宪法理念的代表,但却有着自身鲜明的内在特性。本文采用比较宪法的视角,从美国宪法的制度结构、法律教义和宪法文化三个层面展现美国宪法不同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其他西方国家)的自身特色。在制度结构层面,美国三权分立的总统制与大多数西欧国家的议会制有很大的不同;在世界其他地方,虽然有些国家也模仿美国的总统制,但无一像美国一样成功。在法律教义层面,美国最高法院对于宪法权利的保护方式、保护范围以及特定权利的保护程度,都与欧洲非常不同。在宪法文化层面,美国人民将《美国宪法》赋予宗教般的意义,作为国家民族认同的核心标志。认识美国宪法本身的特点有助于由简单的移植借鉴心态到慎思明辨的研究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权力制衡机制作为近现代宪法中的一个基本设计,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被当权者所滥用。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运行效果较好的宪法,最早实践了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机制,美国的政党政治制度、任期制和选举制都是影响其权力制衡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于1787年,到今年恰好200周年。200年在人类历史上如白驹过隙,但对立国才211年的美国来说,其宪法历史可谓悠久了,美国为了隆重纪念这部宪法诞生200周年,以最高法院前首席法官沃伦·伯格为首的美国宪法200周年纪念委员会早已成立,设于华盛顿;费城将出资1700万美元举办庆祝活动,并将于9月13日至17日在国家档案馆公开展出原文,因为这几天正是两个世纪前的费城制宪会议批准美国宪法的日子。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写  相似文献   

6.
<正> 自从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的美国宪法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都普遍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宪法的类型也因各自不同的国情与背景而多样化。宪法学研究的范围也由此变得更加广阔。随着宪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宪法学中仍有  相似文献   

7.
王秀哲 《政法学刊》2007,24(2):71-74
美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隐私权宪法保护比较成熟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和法律传统的不同,两国隐私权的宪法保护在基本理念、具体含义、宪法保护方式和保护效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比较研究两国隐私权的宪法保护对于我国隐私权的宪法保护的完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本主义是美国宪法学界重要的宪法解释理论,其核心是在解释宪法时追求宪法文本的客观意义。斯卡利亚是文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中对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进行了文本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宪法无不是为应对其面临的"麻烦问题"而制定与变迁,美国宪法最为典型,中国宪法亦是如此。回顾中国制宪与宪政历程,其面临着的多重问题。82宪法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背景也需要从历史逻辑中进行探寻,即82宪法承担着稳定国家秩序与推进社会转型改革的重任。从82宪法的历史和文本中,可以看到宪法作为人民的基本共识,潜藏新中国宪法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逻辑,契合了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的现实,总结了历部宪法的历史经验,融入了先进的宪政理念。由此展望82宪法之未来,其拥有足够容量,能够完成为中国社会进一步转型提供法律动力之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论法人的基本权利主体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公司是基本权利主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很多判例中亦认定美国宪法的特权与豁免条款不适用于公司。宪法第14修正案通过后,尤其是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逐渐将宪法的保护扩大适用于公司,使得公司成为某些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这一转变迎合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成为可能。本文借鉴美国的宪法实践,细致梳理了公司作为基本权利主体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论宪法效力的终极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中 《政法论丛》2011,(2):79-85
在法律的效力链条中,宪法常常被置于效力的终端。但是,宪法本身的效力依据,却是一个值得追问的终极性问题。宪法序言,就是宪法效力的终极依据。中国宪法序言是通过"历史"向宪法提供了终极性的效力依据或正当性依据。相比之下,美国宪法序言是通过"契约"向美国宪法提供了终极性的效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看待美国宪法观念中,一种观念将美国宪法视为自然法或高级法的摹本,认为美国宪法的特征在于人类凭借理性发现和宣布了自然法或高级法;另一种观念则将美国宪法视为纯粹的人民主权的意志表达。这两种观念都存在一定的曲解:美国宪法其实和古典自然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断裂,是一种现代自然权利体系之下的人为宪法,但这种宪法并不是未经筛选的人民意志的表达,而是理性引导之下的意志表达。美国宪法的这种特征要求当代的法律人政治家既不能神话宪法,也不能轻视宪法,而是要求将宪法视为政治科学的教材,通过理解与对话来提升理性,从而思考宪法在当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邓联繁 《时代法学》2006,4(2):17-25
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宪法观能给我们多方面启示,最重要的是必须更加注重并想方设法在全社会培养宪法信仰。因为美国总统的宪法观,最集中地说明了他们普遍具有宪法信仰,而这又在根本上受到美国社会宪法文化的深刻熏陶,是美国社会普遍具有宪法信仰的一个缩影。借鉴美国总统具有宪法信仰的表现与原因,在我国全社会培养宪法信仰,既要格外重视宪法,又要维护宪法权威,还要加强宪法教育。  相似文献   

14.
美国、法国和中国宪法监督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法律监督是一个重要的法学基础性课题,而宪法监督模式研究又是法律监督理论的核心。如何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这也是世界各国宪政建设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自从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问世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陆续以不同的形式,建立了审查一般立法或行政法规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通常称为违宪审查或合宪性审查,以保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地位。在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以判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法国则明文规定,宪法委员会宣布违反宪法的法律条款不得公布,也不得执行。从史学的角度考察美、法两国殊异的宪法监督模…  相似文献   

15.
<正> 整个美国法律,包括美国宪法在内,其特点都是由于普通法的体系决定的。美国宪法的许多规范和原则,有些由宪法规定,还有些是由前例规定的。在有成文宪法的情况下,那种要求遵循早先对类似案件所作的决定的普通法的传统原则是明确果断的,在美国宪法中还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和作为法律  相似文献   

16.
邓联繁 《时代法学》2007,5(3):18-24
分析美国总统的宪法观,不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有着多方面的理论价值。美国总统在施政演说中对宪法的论述与他们在就职演说中对宪法的论述,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能给我们多方面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更加注重宪法思维。这既要求明晰宪法思维的含义,又要求反思宪法角色。  相似文献   

17.
杨寻 《法制与社会》2013,(12):172-173
两百多年来,美国宪法一直被认为是民主的象征和守护者,受到了世界其他追求民主与宪政的国家的追捧。然而经过阅读与考证,发现美国宪法在制定和批准程序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瑕疵,这些因素是不应被历史忽略和埋没的。是否应该召开制宪会议这个问题,并没有交付人民表决,也没有经过选举议会议员的选民们的特别通过。制宪会议的召开完全背离了当时的美国基本法——《邦联条例》第13条的规定。新宪法是提交各州代表会议,而非各州议会批准的。制宪会议代表、各州代表会议代表的选举及宪法的批准均没有采取普选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吾尝于世界数十国之宪法中,求其可以代表一时代者有三:日,1787年之美国宪法;曰,法国第一革命之宪法;日,德之新宪法。美宪法所代表者,十八世纪盎格鲁撒逊民族之个人主义也;法国宪法所代表者十九世纪民权自由之精神也;今之德宪法所代表者,则二十世纪社会革命之潮流也。此二十世纪之新宪法,条目盖甚繁琐矣!兹择其要点六者论之。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宪法已历二百年之久了,至今仍对美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美国宪法会有这么长久的生命力,并能赢得人民的普遍尊敬与信赖呢?它本身的条文规定及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固然是个原因,但美国最高法院在解释、适用与维护宪法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对美国宪法的持续与稳定是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在1787年9月17日美国宪法签署后的几十年里,美国从沿大西洋岸的十三州狭长地带拓展到西部和南部;科技发明与革新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变迁迫使政治采用新模式,美国宪法也在演进。它最重要的变化是通过正式修正案方式产生的。宪法中有关个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适用宪法是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中国宪法的不可适用性却极大地影响了宪法的权威与效力。美国宪法的有效适用使其宪法观念深入人心 ,而这与美国宪法是其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渊源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宪法渊源及其成因与启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并期望对中国宪法司法化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