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子越 《南风窗》2011,(10):38-40
个税免征额的调整并非个税改革的实质,大多学者提醒不要过度聚焦免征额而忽略个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探索个税改革,要回到个税的存在意义上来。个税除了筹集财政收入,还被赋予另一个重要功能,即调节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2.
正在审议中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个税免征额调整到1500元,虽然没有达到人们希望的1600-2000元的标准,但仍可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1500”这个数字也因此成为本轮个税改革最吸引公众眼球的焦点。其实,免征额的调整是个税改革中最简单的问题,除此之外,尚有一系列税制设计问题需要通盘考虑,甚至更值得人们投入热情与精力积极参与并推进之。  相似文献   

3.
工薪收入纳个税人群由目前约28%降至7.7%,只剩约2400万人继续缴个税由于公众和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对进一步提高个税免征呼声强烈,最终通过的个税修改决定将工薪所得免征额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该决定将于今年9月1日施行。  相似文献   

4.
提高个税起征点为两会预热,这预示保民生、促内需是今年两会核心话题,也是今后五年时间内一以贯之的重要话题。个税起征点多少合适?见仁见智。不过,个税起征点并非完全没有答案,从个税与平均工资比、货币购买力可以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徐瑗 《南风窗》2011,(13):54-57
一方面要让交税的人少交税,另一方面要使达不到交税门槛的人增加收入,应该有配套的措施,这两方面不是对立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税制,首先要照顾穷人,但也要留住富人。我们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45%,现在为什么不降低呢?个税作用有限《南风窗》:个人所得税改革广受关注,个税起征点拟调整为3000元,这是否应该考虑到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许善达:发达国家有中央政府的个人  相似文献   

6.
个税再改革的符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应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做出太多让富人减税的政策设计,而是应该在其他方面给富人提供刺激投资需求的政策设计,如行政效率的提高、投资机会的公平分配等。目前对个税改革的种种方式,体现的主要还是政治意义,距离实现真正的纳税公平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田路 《法制博览》2013,(7):228+222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改革一直是近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改革重点大多围绕征收模式、免征额及课税单位三个方面。本文从我国以个人为单位计征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出发,与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税的优劣进行对比。提出选择家庭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单位更为合理,指出了实现从个人计征到家庭计征的转变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按家庭课征可使个人所得税实现调节收入差距、追求实质公平职能,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刘煜辉 《南风窗》2008,(23):70-72
对抗经济下滑要靠体制改革提升效率,不一定非走过去造桥、修路投资拉动的老路,应该把民生欠账补起来,把医疗、教育、廉租房、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加上去,解除制约消费的瓶颈,大幅减低个税,提高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根本改革财税制度,尽快实现从保证经济增长的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韩旸 《工会博览》2006,(24):6-8
11月8日,国税总局出台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简称《办法》)。随后北京个税申报细则也相继出台。作为纳税人我们面对着——个税新政出台后,不少人开始更加关注税务筹划这项个人理财的重要部分。无论是专门针对"高收人阶层"税收政策出台,还是不针对特定群体制定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具有调节社会成员收入的二次分配的功能.但我国现行个税征收办法还存在着弊端:收入相同的纳税个人,纳税金额一样,根本不考虑纳税人的家庭情况.有政协委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某先生在广州某事业单位上班,妻子没有工作,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四位老人均没有退休金.七口之家就他一个人在工作.他的工资几乎不够养家糊口,而他的同事可以买房、买车、旅游.而在个税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个税起征已经与CPI涨幅等经济指标挂钩,实现了指数化、动态化调整.同时,为了保证税收负担公平、合理,现在不少国家在个人所得税申报的问题上实行的是"夫妻联合申报"或者"家庭申报",这对中国广大普通工薪家庭特别是经济负担沉重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袭随 《工会博览》2006,(24):1-1
年底前,我收到了第一张我的个人完税证,税务局寄来的。在事业单位工作,挣了这么多年的工资,个税在单位里代扣了多少年也不知道了,拿到完税证还是第一次,挺新鲜,有种自豪感。退休在家的邻居张阿姨看了我的完税证后问:“我怎么没收到过呢,按说我的工资也不低,资历也比你深啊。”后来我知道她的工资加上其他收入还没到个税起征点,就告诉她:“您不用上个税,当然就没有什么‘完税证’啦。”  相似文献   

12.
魏雅华 《工会博览》2005,(19):19-22
一个月收入1500元的工薪族,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会生活得怎么样?月收入1500元,仅仅是大城市职工生活的生存线。面对这样的生存现状,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个税草案公布的起征点?  相似文献   

13.
微观围观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二审稿中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14.
小夏 《南风窗》2007,(3):26-27
美国税制承袭自英国,建国后有80多年未征个人所得税,后来因为南北战争的开支浩繁而短暂征收了10年,再后来就是1913年宪法修正案赋予国会征收所得税的权力。个税税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登峰造极,经里根和小布什两任总统删减,至今最高税率仍达35%。  相似文献   

15.
新闻眼     
《南风窗》2007,(9):12-13
公开官员纳税收入信息有多难4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全国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的情况,称全国自行纳税申报的高收入者已达162万多人,但消息只公布了这些申报人员的地区构成、行业构成和人员构成,却没有公布官员阶层个税申报的有关信息。这对于公众来说,不能不说  相似文献   

16.
策划人语     
近日,围绕《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和个税起征点的争议已经说明,税收成了今日中国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无论处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税收相关的话题总能激起最热烈的争论。争论吵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角度,也初步彰显了民意的威力。这几年,无论是增值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都在舆论的吵吵嚷嚷中让政府的举措带上了一丝谨慎。  相似文献   

17.
正"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继续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取消流量"漫游"费,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强托幼全程监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民生热点、焦点、难点,一系列惠民政策令百姓感到温暖和振奋。扶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纳税人人有责 (一)纳税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美国人有句俗话:"世上有两件事你逃不过:一件是死亡,另一件就是缴税."税收是美国政府赖以生存的财政基础,而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则是整个税收最重要的部分.在近几年美国联邦财政总收入中,平均约有43%来自个人所得税,而公司所得税只占7%.因此,上至美国总统,下到平民百姓,纳税成为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据统计,美国全部个人收入约40%要交给税务局.  相似文献   

19.
丁茂战 《南风窗》2008,(18):62-65
改革作为制度变迁,实质是对30年改革后的既得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会伤到既得利益集团,抓改革比促发展风险大、难度大,所以很多层面,都产生了对改革的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20.
杨震涛 《法制博览》2015,(6):288-289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对本国电力行业进行了大力的改革运动。在改革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改革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目前对电力行业的改革研究,主要是从国家监管机制、行政体质、经营模式等角度出发,而法学视角的研究及成果却不多见。本文深入研究电力行业改革,分析发达国家依法治理电力行业,推动行业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成果,最终提出完善我国电力行业法律法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