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治文明与法治国家建立在公民社会基础之上,是以宪政文明为连结点的两种创新理论。公民社会要求主体权利,宪政文明尊重主体权利,政治文明要求法律至上,法治国家尊重法律权威。在世界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把握住这两点,是最终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而且是一个现实的战略构想,为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司法体制改革,厘定了基本原则,指明了发展方向。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题中之义,基于法治的本质属性、特殊功能和社会作用,其可以并且应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政治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本文论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二者具有极相近的内涵,建设政治文明必须走政治法治化这条路。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人类文明与进步成果的重要体现,法治以其自身所具备的文明内涵提升了政治主体的价值;法治为建构以控权和制衡为原则的权力运行机制提供了基础;法治为和谐有序的政治行为范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法治精神为指导,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依法行政,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和和谐思想制度文化。本文拟从中国如何实现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理想的核心要素的追问出发,探讨社会和谐的灵魂——现代法治精神与和谐思想的共生关系,从而凸现弘扬现代法治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法治精神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如果从管理、自由、民主和信仰等角度看,法治精神的内容有时可能发生矛盾。公安法治从总体上看,属于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从分类的角度看,属于管理意义上的法治,公安法治在运行过程中因其立足于管理者视角,因而也可能与其他的法治精神发生某种冲突。这主要应从公权与私权、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的视角来探析现代法治,剖析法治理念为法律统治,灵魂为民主理性,论述法治是手段和目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对中国来说,不但应注重法治基础工程建设,也应注重法治目的工程建设,因为法治本身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国家、社会与现代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然而 ,现代法治应当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协调统一 ,法治的真正基础与源泉是社会 ,法治应当得到社会的回应。法治以社会、还是以国家为重心 ,选择何种法治模式 ,必须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当代中国来说 ,建立起以社会为本位的法治模式是最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文明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和法治两者相互融合与作用的必然产物。法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合的系统工程,其中,理念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先导;法律制度体系在形式上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载体;社会主体行为,尤其是权力运行行为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关键;以人权为内核的秩序文明是法治文明的根本归宿。  相似文献   

10.
法治社会的成功构建,不仅取决于健全的法律体系,更依赖于法治精神对普通大众的广泛渗透。远观世界法治建设历程,可以发现,没有法治精神的滋润,良好的法律,设计精良的制度也会走样甚至形同虚设。近视我国法治建设现状,我国的法治建设最缺乏的也就是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等法治精神。为了更快地推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程,我们就必须培育法治社会所必需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标志、基石和保障。监狱法治化程度不仅影响着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的效果,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政治文明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受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制约的产物。监狱法治化亦任重而道远。推进监狱法治化,必须全面认识依法治监的涵义,逐步健全监狱法律体系,完善执法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2.
法治本身具有强大的道德功能 ,实行依法治国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法治的实施过程就是全面促进道德建设的过程 ,道德建设必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对中国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从封闭保守到开放改革的变迁推动了法律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从革命到建设的变迁推动了中国革命型法制到建设型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推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和目标的确立;“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法治理念的更新,正在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现阶段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和依法治国关系密切。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政治文明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并且推动依法治国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向前发展。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是政治文明的必要保障。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须臾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5.
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期待.从法律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性质以及和谐社会的特征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立法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法律指引减少冲突发生、依法处置消除矛盾纠纷、法制先导创新管理体制、法治完备提供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表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从确立法治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功能、强化农村法治、保护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法治的实现,这一目标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从此意义而言,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对政治文明影响至深: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影响着政治文明的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有助于弥合建设政治文明所面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及精神土壤;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培育能够促进法治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如何转向以法治为保障,以自由、公平、有序、非对抗性竞争为内涵的现代民主国家,既是对执政党的考验,也是对全体中国人的考验。而这一转型的成败,关键在于执政党能否忠诚并信仰宪法,自觉推进法治政治,通过限制自己的权力来重铸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重建自己的政治权威。法治政治,归根到底是要求权力服从法律,共产党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建设与检察制度改革——以检察权内容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我国检察权设置的重要特点就是复合性、程序性与制衡性,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宪政思想。建设政治文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要的就是要落实并不断完善包括有限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完整的(刑事、民事、行政)公诉权和完善的(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诉讼监督权三大内涵的检察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