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哈尔滨市园林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笔者所知,简述如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建设"三项重点工程"步伐加快 一是加快了生态功能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一是按照国家生态功能区划定标准,在全市划定了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渔业水体及市区环城生态圈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保护区100个,同时制定了<哈尔滨市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办法>.二是加强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在市区重点开展了环城生态圈建设,2004年投入资金8 967万元,种草4 000亩,建设生态林8 320亩,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90%.城区继续推进以"提档增量"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工作,绿化覆盖率从2000年末的23%提高到32%.在市域新建了香炉山、宝龙殿、拉林河、蚂蚁河、丹清河生态功能保护区5个.三是建成自然保护区48个,其中国家级7个,总面积71.32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提高到13.45%.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   “九五“期间,我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建制镇数量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小城镇总数由“八五“末的1468个精减到1455个,其中建制镇由248个增加到340个,人口由500多万发展到1170万,乡集镇由1220个精减到1115个,建制镇占小城镇的比例由16.89%提高到23.27%.建制镇建成区面积由“八五“末的18535公顷增加到24586公顷,乡集镇建成区面积由“八五“末的29075公顷增加到32924公顷.   ……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12,(8):17
正彭阳县经过28年来坚持不懈地改土治水、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林木累计保存面积达到197.6万亩,其中退耕造林75.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24.8%,累计治理小流域103条1779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76.3%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发展阶段,延庆县将着力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进绿色北京示范区和美丽延庆建设。生态涵养保护工程。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造林等一批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和水环境建设。控制噪声污染,构建垃圾分类收集、再生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大力提升生态景观质量。生态经济发展工程。以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为载体,以建设生态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5.
《党的生活(青海)》2006,(9):I0004-I0004
“十五”期间,茫崖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目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茫崖国内生产总值从5472万元增加到21607万元,是“九五”末的3.9倍,年均增幅达24.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628万元增加到2368万元,是“九五”末的3.8倍,年均增幅达30.6%。五年来,茫崖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改造了花土沟城镇道路和供水管网,改善了行委中学教学环境和行委人民医院医疗环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茫崖公路交通、市政公用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生态治理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十五”的发展成就为茫崖今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发展阶段,延庆县将着力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进绿色北京示范区和美丽延庆建设。生态涵养保护工程。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造林等一批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和水环境建设。控制噪声污染,构建垃圾分类收集、再生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大力提升生态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祁连县扎实推进祁连山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等重点领域中的重大生态工程,全力做好文明生态这篇文章,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近年来,祁连县在认真实施好国家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等生态项目保护工程的同时,先后投资2.24亿元大力推进各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万亩造林"工程、"林水会战"工程,城乡绿化、禁牧还草、公益林造林、八宝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环八宝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新农村绿化等生态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4,(9)
<正>包头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题,并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十二五"以来,包头市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217.58万亩,森林面积由628万亩增加到703.9万亩,净增加75.9万亩;森林覆盖率以年均0.6个百分点递增,现已达到16.9%。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六大重点区域绿  相似文献   

9.
过去五年,辽宁不断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从1000万亩大棚到1000万亩节水滴灌工程,从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到一县一业,从工业五项工程到工业产业集群,从实施企业并购到引进海外研发团队;从城区区划调整到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从搞活房地产市场到发展温泉旅游;从招商引资到推进重大项目,从辽河大小凌河流域治理到实施青山工程、蓝天工程;从整村推进扶贫到常年病人托管中心建设,无一不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016年9月,贵州省水投集团累计完成骨干水源工程投资450亿元,是建国以来到"十一五"末全省水利总投资的1.17倍;已建成蓄水的23座水库新增供水能力10.94亿立方米。2011年10月成立至今,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省水投集团)已走过五年历程。这五年,贵州省水投集团从注册资本金到位60亿元起步,到如今注册资本金达300亿元,总资产达502亿元;从成立之初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0座,到如今累计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06座……成功探索出一条"大水利"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管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十五”交通成就振奋人心进入新世纪的头一个五年,全省交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交通新的跨越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四个历史性跨越、四个突破性进展、四个明显成效”。四个历史性跨越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五年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完成661.6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52.6亿元,分别是“九五”的3.6倍和3.8倍。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五年来,全省改造硬化农村公路3.8万公里,是“九五”的6.3倍,硬化里程排在全国第8位。国省道路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五年来,国省道公路改造完成5316公里,超过“十五”原定4000公里规划目标1316公里。航道港站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五年来,全省水运建设投入8.37亿元,是“九五”的3.5倍。四个突破性进展交通体制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重点在全省实施了公路体制改革,按照“三下放、两不变、一分成”的原则,将国省道公路建管养职责下放到各设区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有了突破性进展。到去年底,全省客、货营运车辆分别达到1.7万辆和11万辆,比“九五”末增长了12.5%和61.5%。交通建设资金筹集有了突破性进展。五年来,我省交通规费以年均21.3%的速度增长,并先后迈上了30、40、50亿元台阶,去年征收总额已接近60亿元。交通基本建设管理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性进展体现在速度上,体现在难度上,体现在设计上,体现在环保上,体现在效益上,体现在工程美学水平上。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立县绘就美丽画卷生态立县,既是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抚顺县的需要,也是寻求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惠民工程的重要载体。五年来,抚顺县紧紧抓住大伙房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引导企业换挡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将生态立县与工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人人爱护环境、养护生态的社会氛围,逐步使抚顺县由生态大县变成生态强县。抚顺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植树造林4.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创建省级生态县,打造国家级  相似文献   

13.
正承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亲自指示的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始终坚持将"水源涵养、生态支撑"作为第一政治责任,以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为核心定位和总体目标,全力推进生态涵水、环保净水、管理节水、工程调水、协同保水、产业兴水"六水"共治,加快形成良性水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先后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阿坝、甘孜所有区域均被纳入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近几年,阿坝州启动实施了干旱半干旱河谷生态治理、绿化阿坝行动、岷江流域水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等,牢筑长江黄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3)
<正>近几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把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观光、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积极探索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旅游文化等为—体的生态建设新路。在全面推进综合治理工程中,落实绿化用地8万亩,建成万亩城市草原、哈拉沁生态保护区、4万亩生态林和经济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1%,城市绿化覆盖率增至36.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0.7平方米,大青山南坡的生态环境觌历史性转变。加快建设"四区一基地",全力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实现美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远柏 《当代贵州》2022,(11):68-69
前不久,贵州省林业局印发行动计划,明确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3年内建设100万亩国家储备林.计划明确,到2023年,赤水河流域森林覆盖率将稳定在64%以上,流域内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能力将明显提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也将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内环京津,是京津区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潘家口水库的主要水源涵养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北省始终以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努力建设美丽河北为使命,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持续加大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力度,不断续写燕赵大地上的绿色传奇。  相似文献   

19.
娄烦是太原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和西北方向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山西生态环保第一县对于保护太原市的水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实现娄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总结娄烦建设山西生态环保第一县的经验,明确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和远景目标,将有助于实现"三年见成效,五年创一流,八年建成全省生态环保第一县"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09,(5):6-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864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588万吨,人均占有量从279公斤增加到353公斤。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已累计建成高稳产农田3000万亩。但是,我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中低产田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67.1%,有近三分之二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