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海岩创作具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绚丽色彩。他宣扬一种浪漫的、富有自我牺牲意识的爱;同时他的创作具有悲剧的沉重感,表现了对命运的深深的敬畏。在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思考中,海岩具有对困境的超越意识,试图张扬人类的意志力量以抵抗无限强大的外部世界。而从其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情爱画廊、爱情悲剧与命运悲剧的相互交融所体现出的人生的沉重底蕴和弘扬意志型英雄人格以超越现实苦难来谈论海岩剧作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
海岩创作具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绚丽色彩。他宣扬一种浪漫的、富有自我牺牲意识的爱;同时他的创作具有悲剧的沉重感,表现了对命运的深深的敬畏。在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思考中,海岩具有对困境的超越意识,试图张扬人类的意志力量以抵抗无限强大的外部世界。而从其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情爱画廊、爱情悲剧与命运悲剧的相互交融所体现出的人生的沉重底蕴和弘扬意志型英雄人格以超越现实苦难来谈论海岩剧作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3.
梁军童 《工会论坛》2011,(6):151-152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东西方两位杰出的剧作家,同时又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先驱,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宣扬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他们在很多作品都着重突出“主情”的人文主义思想。汤显祖主张“以情抗理”,认为戏曲是“隋”的产物,“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戏剧的本质在于抒发情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美学的理论。莎士比亚作品中表现的“情”和“爱”也是含义广泛的,其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呼唤人间的真情、真爱,主张发挥个人才智,争取个人幸福。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中国的浪漫主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静寂后,"新浪漫派"小说携带着绮丽梦幻的面纱再度回归,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家是徐訏。继《鬼恋》后,他陆续发表了《阿拉伯海的女神》、《荒谬的英法海峡》、《吉卜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作品。1943年,他的作品居大后方畅销书的榜首,被出版界誉为"徐訏"年。作为浪漫主义的一支,"新浪漫派"小说在沿袭了浪漫主义的精神传统之余,吸取了大量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元素,在主题、风格和创作手法上焕然一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针对上世纪20年代文学界新涌现的"乡土小说",周作人对其概念化的弊端进行了批判,认为那些虚假的、效仿的、不自然的作品,不管它是新是旧,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究其缘故,在于它没有真实的个性。进而提出自己的乡土文学观:作家只有真正将自身的个性和培育他的"土之力",即地方性有机结合起来,创作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作为"京派"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以"乡下人"的眼光,构筑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湘西世界",他的小说有其独特的审美眼光与审美角度.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自己认为记者工作对作家是"一种日常的自我毁灭",但事实上,记者生涯为他形成独特文风奠定了基石,为他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经济支持,并且构成了他的文学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记者生涯确实有助于海明威成长为优秀作家.然而海明威模式并非公理,记者工作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双刃剑,其负面效应基于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在基本的叙事方式、创作理念和创作时间上的冲突.记者生涯并非作家预科班,两种职业最好不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从"我奶奶"到"母亲"再到"姑姑",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都行为泼辣、敢做敢当,从传统习俗来看,其行为不符合传统认知,甚至可以称得上叛逆。但是,她们内心却有各自对爱情、生活、事业的独特认识和坚守。但在其作品中,"我奶奶"终究还是一位符合男性审美和对女性美好期待的女子;"母亲"则凸显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是一个承载着时代变迁仍旧不折不屈、仁爱宽厚的地母形象;"姑姑"身上的职业标签、人性的本真则超越了其性别身份,让莫言的创作实现了从"写女人"到"写人"的转变,这其中既包含了时代的价值观,也反映了莫言本人对人生、对生活认识的变化,亦是他创作日臻成熟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的教育哲学,是他的整个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其基础是他一直倡导的学术自由思想。他明确地反对思想学术"定于一尊",反对学界"宗师一统",而主张"学界各派并立"。在谈到教育思想时,梁启超明确主张"精神教育者自由教育也",由此,他提出了"尽性主义"的命题,即认为应该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目的;与此同时,他还要求每个受教育者,必须注意保护和培养自己的自由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此外,梁启超还提出了"趣味主义"的教育思想,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趣味教育",他认为,成功的教育事业,全在唤起受教育者的趣味,培养人们对做学问的乐趣,这才是教育家最大的本事。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教育哲学,无论是"尽性主义",还是"趣味主义",都是对传统教育思想一种尖锐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是在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推动下出现的,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谴责对女性的性苛求;二是肯定女性的才华,支持女性的创作.这次女性解放启蒙思潮揭开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序幕,其历史功绩勿庸置疑,但与西方同时期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孟川惠 《工会论坛》2014,(5):120-122
鲁迅所撰写的小说多以"表现之深刻"著称于世。鲁迅小说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和震撼灵魂的强大魅力到底源于何处?我们认为,鲁迅独特的创作视角则是其小说具有深刻魅力的重要原因。第一,人物选取独特。他所选取的艺术人物多是一群特殊的普通人。第二,人物描写角度独特。小说常常从人物内心精神世界下手。第三,小说构造模式独特。小说《示众》《药》《故乡》等都是围绕一个特别的主题来谋篇布局,推进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不是主观唯心论者,而是一位唯物论者;他的图式实在论作为一种结构实在论,是对以往各类实在论的发展.虽然其后期哲学对前斯哲学发生180度逆转,但其研究核心却始终是语言及其与实在的关系,而且他一直坚持实在论的基本立场,只是前期主张"图式实在论",后期主张"日常实在论",总想在认识论上找到一种方法以清除哲学与科学中的逻辑错误和对语言的错用及误用,力求能更准确、方便、有效地表达语言的指谓对象及所涵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哲学视角下人的个性--兼与秋阳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个性是复杂的事物,可以从不同视角加以界定,这是个性研究的一个共识。而秋阳的《‘张扬个性’的提法不科学》(2000年9月19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秋文)却只承认一个视角,否定其他视角。这是我与秋文产生分歧的原因。秋文的基本观点是:个性“不是人的主体性,也不是人的独立性”,它“只是某些人所独具的特性”。个性本身“在价值上都是中性的”。应该尊重和发扬好的个性,克服和避免不好的个性。既然个性不是绝对好的东西,所以“张扬个性”的提法是不科学的。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口号在今天“不能照搬照抄”。我要提出的问题是:能…  相似文献   

14.
建安时期,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变和个体的觉醒,女性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由于独特的出身、个性和生活经历,其女性题材作品的创作成就尤为巨大,他的弃妇怨女诗不仅在题材内容和手法技巧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观念和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5.
新文化运动的诞生与它的先驱们自觉地推行个性解放密切相关。个性解放的成因是:社会的巨大转型、西方思想的涌入、先驱们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求学经历等。个性解放对新文化运动中伦理道德、语言、文学等重大领域的变革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个性解放的衰歇与先驱们当初崇尚个性解放的实用主义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蔡子谔先生是新中国哺育、成长起来的学术通人兼创作通才。其作品既有个性特色,也有共性意义。蔡子谔先生是美学家、文化史学家、文艺理论家、古籍校勘学家等,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里都有突出的、出类拔萃的研究成果。蔡子谔先生还是文艺创作通才,其所加入的13个中国国家级文学艺术家协会的各种艺术门类都是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艺术实践和创作作品。"蔡子谔现象"值得学界深入研究和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荀子》中"情"字的哲学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在他之前"情"字的各种义项,另一方面又将"情"视为"好恶喜怒哀乐"的抽象概括,更是把"情"视为"性之质","欲"之源,是"恶"性的集中表现.荀子以"欲"释情,实际上并非片面的否定情,他已经看到了"情之欲"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荀子性情思想的最大创新在于,把"情"与"伪"、"知"、"能"等知性方面的范畴结合起来相比较而言,"对心言性",从而使我们可以在性情交接出纳的运动之中,来把握"情"的提升、改造.另一方面,荀子以以"礼"则情而近于"法",这是脱离先秦儒家传统思想的轨范的,他并没有真正继承孔孟人学思想的传统,这为秦始皇在中国的暴政统治,乃至几千年的专制集权制度奏响了理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黄仲则诗歌“盛世哀音”的道德提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仲则堪称"悲剧诗人",他在"盛世"敢于歌哭"哀音",以诗歌承载起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忧患意识,唤起了人们对苦难众生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其杰出的创作实践,无论是创作背景和思想,还是内容和情感,都体现了道德提高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科技手稿"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缘起于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深入分析和探讨。马克思在"科技手稿"中全面探究了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协作、分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等阶段,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和机器大生产对发展生产力所做的巨大贡献,但这并不是无限抬高技术的社会作用,将其置于"本体"的高度,而是为了批判技术发展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揭露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因此,马克思不是"技术力本论者",他的主要注意力始终在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革命上。研究马克思的"技术手稿",不能将其与整部《资本论》割裂开来,更不能脱离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网络世界的生活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约束力相对较弱的虚拟世界,人们能够自由地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甚至颠覆传统的文化价值和语言习惯,这些特性都对时下"90后"青少年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火星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目前这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符号已为青少年群体广泛推崇并视为他们自己的独特语言体系。从符号互动的视角分析这种新兴的亚文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运用于日常生活所引发的矛盾,旨在如何理性看待该现象并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