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非法占有目的,从而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案例。认定此类犯罪案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梅传强  胡江 《法治研究》2011,(11):25-31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界限的标准只能是犯罪构成,即两者的犯罪构成不同是区分界限的标准,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都可以作为两者的区分标准,但犯罪主观方面不能作为具体的区分标准。要构成合同诈骗罪,不仅要看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更要看行为是否侵犯正常的市场秩序,但有无合同并不是区分两者的唯一标准,在签订、履行非经济合同的过程中实施了诈骗行为的,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在犯罪主体方面,合同诈骗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而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相似文献   

3.
论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同诈骗之“合同”仅限于体现市场经济秩序之合同 ,合同诈骗罪之“其他方法”应体现“利用合同”之客观特征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之界限在于非法占有目的之有无 ,此一目的的判断有赖于司法推定 ,连续诈骗行为同时触犯合同诈骗罪与其他诈骗犯罪 ,应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4.
张某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段某,又通过段某认识了崔某、李某。2007年底,张某谎称能以3500元每平米的低价购买某高档小区的房子(当时该小区商品房市场价为11000元每平米),称自己和那个公司的副总关系很好,诱骗被害人段某、崔某、李某购买房屋。2007年1月底,三名被害人分别交付张某购房首付款9万元、8万元、4万元。张某将购房协议分别交给段某、崔某、李某。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然后分析合同诈骗罪中几种常见手法的认定,以期能给办案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合同诈骗罪是现行刑法增设的罪名 ,但是早在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于 1 985年 7月联合作出的《关于当前办理经济案件中具体运用法律问题的解答 (试行 )》中就对以签定合同的方式骗取财物的诈骗行为与经济合同纠纷这两类性质不同的行为进行了认定 ,指出前者应认定为诈骗罪。之后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作了详尽的解释。现行刑法典在此基础之上设立了合同诈骗罪 ,与以前相比有所完善 ,但是不尽人意之处与争议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拟论述之。一、关于本罪的…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一个案例: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找到被害人某乙,对其说自己是红旗食品厂车间主任,有厂房要出租,并将乙带到红旗食品厂,让乙看到厂内的闲置厂房,表示因生产不景气这三间厂房闲置不用。后甲以红旗食品厂名义与乙口头约定租赁协议,乙将半年的租金40000元付给甲,后甲携款潜逃。  相似文献   

8.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以合同为掩护、手段狡猾、不易识别、涉及面广、数额巨大、危害严重的诈骗犯罪。在所有的诈骗类犯罪案件中,合同诈骗案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已成为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本文将结合我国合同法与刑法学基本原理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论合同诈骗罪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洪水 《法治研究》2011,(12):50-5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领域的诈骗犯罪愈演愈烈。行为方式的复杂多变使得此类犯罪的认定难度进一步加大。而我们对此类犯罪的办案思想仍然桎梏于传统的诈骗犯罪,因此难以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本文以合同诈骗罪为例,从非法占有目的、数额标准、罪与非罪和此罪与彼罪的认定上进行了重新解构,以期更好地指导合同诈骗犯罪的审理,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单纯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较易认定,然而,实践中有时诈骗行为与合同诈骗行为往往交织在一起,两罪在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以欺诈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具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特点。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和处理,就存在着一定难度,成为办案人员研究的一个课题,现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赵炜 《天津检察》2008,(4):39-40
司法实践中,单位实施合同诈骗的屡见不鲜,如何把握单位合同诈骗的本质特征:承包制企业及承担有限责任的一人公司是否能够成为单位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均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笔者在此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12.
于宁 《天津检察》2008,(4):53-54
当前,在所有的诈骗犯罪中,合同诈骗案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因此,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已成为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笔者拟对有关该罪的两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以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至11月间,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经杨某某引荐结识了蓟县某面粉厂的刘某某,双方口头约定,由刘某某提供面粉并找车负责运往呼市,李为其销售,货到后由李付款并结算运费。2005年3月11日和4月20日,刘分两次给李送去面粉两车,合计面粉款110406元。李仅付给刘73311元,还欠刘35000余元。同年11月,李、杨又打电话给刘,让其送一车面粉过来并保证连同欠款全部结清,刘又给李送面粉一车,计面粉款59600元,而李和杨却将销面粉款中的3万元偿还杨某某在某信用社的3万元贷款。之后,李谎称销售的面粉款尚未结回,实际上是其占为己有用于还债和个人消费。后李某某失去联系,致使刘被骗面粉款共计9.46万元。  相似文献   

14.
论侵占罪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重论述了侵占的本质及界限 ,并由此对作为侵占标的之一的遗忘物给出定义 ,从而使得其与遗失物的区别更为显著 ,为实践操作提供便利 ;随后又对侵占案件的性质作出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时,把合同诈骗罪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加以规定,目的就是更加有力的打击合同诈骗行为,更好的维护和保障市场经济秩序。近年来,虽然司法机关进一步加大了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行为人在经济交往活动中防范诈骗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已经成为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围绕合同诈骗罪中诈骗方法的认定,结合刑法第224条列举的几种情形,就合同诈骗罪的诈骗方法在司法认定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郑毅 《人民检察》2023,(18):62-64
2018年11月3日,夏某冒名“须某”并出示其伪造的“须某”身份证复印件,与房东朱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承租某小区一房屋,租赁期限1年,月租金人民币3500元。夏某在支付1个月租金及押金人民币3500元后取得该房屋使用权。后夏某在某网站发布信息,谎称其有房屋出租并留下联系方式。孟某看到上述信息后,联系夏某并约好时间见面详谈.  相似文献   

17.
吴艳玮  郝雪强 《河北法学》2011,29(12):195-197
盗窃罪、诈骗罪和侵占罪是侵犯公民财产几种较接近的犯罪形式,虽然三者在通常情况下主客观方面存有较大的差异,但在一些非典型案件中要区分这几种罪行,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比较分析,对这三种犯罪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综合探讨在一些特殊的犯罪形式下他们之间的区别,以求能够揭示出这几种犯罪的实质特征,以期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认定该三种犯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同诈骗罪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诈骗罪,其诈骗的实质相较于诈骗而言并没有差别,随着诈骗类犯罪的不断发展,对诈骗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对法条字面的文义理解,更应当透过案件并结合目的解释重新挖掘诈骗罪的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对一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认定诈骗犯罪的几个问题,以期对诈骗犯罪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9.
徐琳 《法制与经济》2008,(20):32-33
合同诈骗罪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诈骗罪,其诈骗的实质相较于诈骗而言并没有差别,随着诈骗类犯罪的不断发展,对诈骗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对法条字面的文义理解,更应当透过案件并结合目的解释重新挖掘诈骗罪的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对一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认定诈骗犯罪的几个问题,以期对诈骗犯罪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 2005年8月至2006年11月间,犯罪嫌疑人李平根以能帮助范某某承包河东区大桥道萦东温泉花园小区内收废品为借口。伪造承包合同让被害人范某某夫妇签署,骗取范某某夫妇9000元。经调查,河东区大桥道萦东温泉花园小区并无此事宜,且物业管理人员不认识李平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