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72年1月24日下午,身患重病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深情地凝视着万里迢迢从中国赶来探望他的好友,深沉而缓慢地说:“乔治,我羡慕你!我羡慕你走过的道路。我常想,如果当时我也象你一样留在延安,我今天的境况将是怎样的呢?” 这个被称为“乔治”的人,就是我国政府派往日内瓦去为斯诺看病的中国医疗小组组长  相似文献   

2.
舒云 《党史博览》2001,(5):25-27
一美国记者斯诺到红军大学来了。他左看右看、连连惊叹山沟里的这所大学。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从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从6月到10月,他一直逗留在陕北。这位第一个走进神秘红都的外国记者向世界介绍了红军和红军的长征,轰动世界。1905年,斯诺出生在美国坎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曾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0年,斯诺来到中国,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了两年新闻系教授。在此期间,他认识了美国进步记者史沫特莱,还认识了鲁迅、宋庆龄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他们介绍他去延安采访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宋黎:想不到昨日(笔者注:1982年4月10日)收到你从华盛顿希尔顿大酒店寄来的信,告诉我你为签署加州奥克兰市同大连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协议来到美国。并谢谢你送我织锦缎。”这是与宋黎阔别46年后,海伦·斯诺写给宋黎5000字长信的开头语。 海伦·斯诺(全名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于1907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国犹  相似文献   

4.
刘晓两次被捕纪实鲁圣祥1936年,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他那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刘晓是我在红军中见到的最严肃认真、最勤奋努力的年轻人之一,他是一个二十五岁血气方刚的青年,有着一张英俊聪慧的面孔,……我相信他若接到命今,会毫不犹...  相似文献   

5.
1936年8月的一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碰到一个仪态大方、英姿勃勃、气宇轩昂的武将,正在和陈赓将军亲切地谈着话,不禁引起了斯诺的高度注意.斯诺从头到脚细细打量着这位不知姓名的将军,仿佛他身上隐藏着摄人的奥妙;好象在审定这位陌不相识者是块非常引人注目的奇材.司令员彭德怀见斯诺神情专注,目不转睛,就上前对斯诺介绍说:“你认出来了吗?这位就是著名的‘赤匪’、红十五军团的军团长徐海东,周恩来副主席正要介绍你去他的军团呢.”  相似文献   

6.
1970年的10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我十分想见一见我尊敬的老朋友王牧师,几十年了,不知王先生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斯诺向毛主席提出这一请求。“王牧师?!”毛主席仔细地回想着。“噢!就是35年前护送我秘密赴陕北苏区采访的那位王牧师王先生。”斯诺见状,接着补充了一句。“35年前,35年前……王牧师、牧师、牧师……嗯!是他!”毛泽东想起来了。原来,斯诺想见的“王先生”,是颇有传奇色彩的“红色牧师”董健吾。“红色牧师”的由来量健吾,上海市郊青浦县人,1891年生,后来成…  相似文献   

7.
陈杰 《党课参考》2023,(24):105-110
<正>毛泽东一生结交过不少国际友人,美国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其中之一。1936年,斯诺越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苏区,对红色区域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采访。在此期间,斯诺如愿见到了毛泽东,二人多次通宵促膝长谈。1939年,斯诺再次来到延安,对毛泽东进行了访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每次都受到毛泽东接见。根据历次访问所搜集的一手材料,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大河彼岸》等著作,详细介绍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情况,其中多次提到毛泽东,称他为“历史上最大的人民救星”。因此,斯诺被赞誉为“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8.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9.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最早流传国内外的诗词。1935年10月,刚刚到达陕北的毛泽东,把一个被世界称为“前所未闻的故事”浓缩写成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今天品味其诗情画意,更感红军长征胜利来之不易! 六十年前的1936年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专程到上海向宋庆龄表达了访问陕北苏区的愿望。宋庆龄通过中共地下组织特地为斯诺写了一封用隐显墨水写成的致中华苏维埃主席毛泽东的介绍信,协助他秘密通过国统区,经西安到达陕北。7月10日,周  相似文献   

10.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采访了革命圣地延安,写下闻名于世的《西行漫记》。在延安,他看到一幅幅很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动画面: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坑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林伯渠的眼镜腿断了,用绳子系在耳朵上将就着戴……从这些革命家极其俭朴的生活上,斯诺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东方魔力”。他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兆,胜利之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3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验证了斯诺的“东方魔力”说。“东方魔力”说与中国古代诗人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方案孕育于启蒙哲学,而现代性问题则是经典社会理论的主题;在现代性方案的现实展开中,经历了一系列辨证发展的过程;由于这些辨证过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领域中的经验现实的现代性与原先蓝图中的现代性出现了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目标、实现途径、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的集中反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观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永化 《党史纵横》2005,(12):21-23
1958年夏天,湖北省老河口市(原光化县)爆出了一条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的11亩小麦平均亩产小麦3215斤。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十一亩小麦单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的通栏标题,用了整整两个版面隆重报道了此事。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热情洋溢地赋诗盛赞:“幸福社,真幸福,创造世界新记录,小麦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幸福社,真光荣,光荣榜上占头名,今冬明春再加劲,争取亩产四千斤。”崔营乡的“三千二百一十五”吹响了全国农业“大跃进”的号角。此后,全国各地夏粮、秋粮亩产几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任务,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文化走向网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正引导一场文化的创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和文化古国,在网络时代不只是保存和发展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维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创造属于中华文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人价值目标的当代体现,也是当代世界先进发展理念的创造性成果。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正在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是一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类社会比较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应以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为前提,激发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以建立政治稳定、公平公正、人际关系和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为旨归.  相似文献   

18.
和谐党校具有安定有序,民主公正、团结协调、充满活力、持续发展、奋发有为等基本特征。构建和谐 党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理顺健全党校体制,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Mr.Baker: Good morning,Mr.Zhang.I’ve just got a fax formmy head office about the contract.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giveme a run-down of my itinerary?贝克:早上好,张先生。我刚从总部接到一份有关合同的传真。您是否可能给我简略报告一下我的行程?  相似文献   

20.
魏杰  赵俊超 《新视野》2004,(1):31-33
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财产制度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财产制度的构建已经进入实践阶段。新的财产制度应当以公有制为主体,但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国有资本应当进行适当调整。财产关系的主要形式是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