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军利  袁虹 《西部社会》2002,(10):19-20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不同规模与功能的城市竞相把自己的城市经营发展为不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中心。中心城市及其周边辐射地区在经济力量的联系下所形成的经济社会体系正在成为经济地理的焦点。就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中央政府主要是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来达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应当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与沿江城市联手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推动流域和区域经济发展。一、加快南京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1.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南京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综合性中心城市。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南京和许多中心城市一样,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南京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城市  相似文献   

3.
卢松 《中国发展》2010,10(5):85-86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产业聚集功能,更要着眼于它的经济辐射功能。这就需要像当年建设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那样,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圈定一个特殊区域,实行比深圳、浦东更为灵活、更加特殊的政策,培育一个面向东北乃至面向东北亚,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辐射源”。  相似文献   

4.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和城市化的生命力在于发展,不发展,城市就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颓废衰落,最终被淘汰。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城市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抓住城市建设,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重点,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就发展形势看,我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西部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21世纪,人才短缺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必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对中国来说,“人世”后国际间的人才争夺将会进一步加剧。一个地区要有效地吸引、配置和使用人才资源就必须运用自己的优势,建立多功能、全方位、辐射广、服务性强的人才市场。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求发展,就要尽快建立具有宁夏特色  相似文献   

6.
崇义县发展城郊农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王会忠城郊区域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是接受城市功能的辐射载体,具有交通便利,信息灵敏,城乡融通,辐射力强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经济,对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一、崇义县城郊农业经济发展现...  相似文献   

7.
<正> 吸引力和辐射力是城市的一般功能。城市通过吸引和辐射使生产力要素得到更优化组合,提高经济素质,同时带动农村及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走上城乡互促,共同繁荣之路。贫困地区小城市这两种功能受到经济实力的直接制约,  相似文献   

8.
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 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城市经济圈理论的。虽然对城市经济圈的概念颇有争议 ① ,但大多数学者都将城市经济圈定义为 :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 ,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 ,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 ,称为“城市经济圈” ,或“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  相似文献   

9.
泛珠三角经济区可分成三部分:核心区(粤、港、澳)、紧密层经济区(闽、赣、湘、桂、琼)和半紧密层经济区(川、滇、黔)。在以上三部分的省区之间以及各部分内的省区之间均有很强的互补性,相对来说,核心区的经济、技术水平较高,处于辐射源的地位,对周边各省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广西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和各种人为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钟启泉 《当代广西》2004,(12):27-28
泛珠三角经济区可分成三部分:核心区(粤、港、澳)、紧密层经济区(闽、赣、湘、桂、琼)和半紧密层经济区(川、滇、黔)。在以上三部分的省区之间以及各部分内的省区之间均有很强的:互补性,相对来说,核心区的经济、技术水平较高,处于辐射源的地位,对周边各省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广西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必须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起点,不仅体现着它所具有的物质功能,而且记录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每一座城市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以其布局结构、建筑风貌忠实地记录着它整个发展过程中每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仇和 《群众》2003,(10)
这些年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城市经济繁荣。宿迁作为欠发达市域,要能够超常规发展,就必须主动接受长三角经济的辐射带动,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集主要力量发展城市经济。极点带动,坚定决策思路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可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 大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进一步推动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小城镇在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小城镇在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城镇是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城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周围农村地区的“大脑”和“心脏”,起着辐射作用;(2)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世纪之交上海改革发展面临的新的形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确定了未来五年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涉及到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服务功能、管理水平、体制环境和城市文明程度等方方面面,其中,  相似文献   

15.
普永贵 《创造》2001,(4):7-8
“发展极──增长点”理论认为:从空间上看,经济增长在每个地区并非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由于某些部门或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迅速增长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的地区和大城市中心。这些地区和大城市中心称为发展极,这些城市和地区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点。发展极分为吸引中心、弥散中心两类,作用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利用发展极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策略,历史上就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巴西政府于1967年采取发展极战略,在落后的亚…  相似文献   

16.
城市渴望一片森林周大跃社会学家认为: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比较容易协调统一的是15万~45万人口的小型城市。当城市人口达到100万时,城市就会变得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等。城市愈大、人口愈多,社会经济就愈集中,产生的辐射和吸收能力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杭锋 《浙江人事》2007,(1):24-25
在地区间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总量较小、硬件设施较差、薪酬待遇偏低等因素而处于明显的劣势。总体来看,欠发达地区获取人才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培养,二是引进。培养人才受制于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等不利因素,往往不是企业的首选,因此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实用性人才就成为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8.
首都城市功能是城市功能与首都功能的复合叠加,是“都”与“城”双重身份与功能的聚合。首都功能中最核心的是政务服务功能,城市功能中最基础的是经济功能,两种功能的良性运行需要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否则就会相互挤压。从历史演进来看,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可分为消费城市、工业城市、首都经济、首都发展等阶段。进入新时代,从“国之大者”的高度认识和把握首都发展要义,贯彻落实首都功能定位,应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协同创新,增强辐射带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城市竞争力测度"理论简介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在国内外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的强弱,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城市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对外经济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  相似文献   

20.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是青藏高原惟一的一座超二百万人口的重要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交通便利,她不仅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对辐射和带动我国远西部地区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我国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农区和牧区、汉族和藏族的过渡带,自古就有“唐蕃古道”、“丝绸南路”之称,是发展我国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因此,把西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