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员工大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与上司相处的问题。似乎作为下属,随时都会遭到来自上级的压力。上级的好恶、选择会影响员工的职业生涯。你若遇上一个“喜欢刁难人”的上司,上班成为一场恶梦。不排除你运气不佳,上司确实是个品质不佳的人。但有没有另一种可能———上司是不是在害怕什么?而你,是不是恰好成为他焦虑的原因?作为下属,要了解这一点:上司考虑的不完全是工作的成败,也包括自己的地位的稳定。上司担忧之一———被能干的下属取代小张是公司的顶级销售员,能力出众,为人又不错,颇得大老板赏识。但他的顶头上司显然很紧张———大老板见…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组织结构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下属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上司的“管理”。“管理你的上司”,指的是为了给自己、上司和整个组织都争取最好的结果而有意识地主动与上级合作。  相似文献   

3.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夫妻间的宽容,使家庭和睦;同事间的宽容,使团结增强;朋友间的宽容,使友谊长久;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宽容,使上下同心、事业兴旺。 人人都有给予别人宽容的权利,也都有享受别人宽容的权利。在宽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方面,最微妙的是上下级之间的宽容。下属对上司的宽容很容易产生,因上司的权力常代表正确,在上司有理或无理的训斥中,唯唯诺诺的下属在垂头接受训斥时已把对上司的宽容包含其中了。可上司对下属实施宽容就艰难得多,显得极其复杂。 譬如你很有本事,办事能力很强,但日子久了,你难免会有冒犯、得罪上司的地方。比如某句话让上司听了  相似文献   

4.
提到管理,人们都习惯于将其视为上级对下属的发号施令。然而,在实践中,管理并不见得永远只是由上而下的单行道。有时候,上司也需要被管理。每一个中层干部、职员,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但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作为下属,习惯于将自己处在被动的地位上。或遇到不好的领导、上司时,只想跳槽、调离等消极方法。这是一种固化思维的表现。下属在接受上级的硬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对上级进行不同方式的“软管理”,纠正来自上级的错误行为和做法。对于其手中握着你升迁加薪、甚至整个身家性命大权的上司,成功地进行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但…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10):117-117
馈送上司。清代官场有下属向上司馈送钱财礼物的规矩。逢年过节及上司有喜庆事如贺寿、迎娶、生子等,做下属的都要馈送钱财礼物。直接的上司,几乎每月都要孝敬。此外还有一些临时的殷勤,如送时鲜土特产等。年节喜庆时的馈送都有一定的“尺寸”,要按上司的官位确定数目。《官场现形记》写州县衙门馈送上司的规矩:“向来州、县衙门,凡遇过年、过节,以及督、抚、藩、臬、道、府六重上司或有喜庆等事,  相似文献   

6.
刘福奎 《求贤》2007,(2):32-33
人人都想成为被上司赏识的人,都想成为上司“身边”的人。殊不知,上司身边的人和被上司重用的人职场风险也最大。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有时是职场里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学会正确与上司相处,直接关系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个人的成长进步,特别是在上司身边工作,更需要学会一点与上司相处的学问和艺术。  相似文献   

7.
在职场中,上司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在企业中的职业线,也许我们无从选择别人,哪怕是"好上司"哪怕是"坏上司",但我们有权选择我们自己做一个"好下属"或"坏下属"。恭喜职场中的每一位"好下属",因为你将会拥有越来越大的舞台而忙碌、充实的生活;同样告诫职场中的每一位"坏下  相似文献   

8.
简言之,就是看他处理人、事、时三方面有没有改革者的素质。一、对人的领导艺术。出色的改革领导者,可以使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下级劲头十足,同级乐于配合,上级大力帮助。作为一个改革者,你对自己下属的长处了解吗?你交给下属的工作能发挥他的长处吗?你为发挥下属的长处创造了什么条件?你或许感到下属不得力,但是,你会不会使用他?  相似文献   

9.
服务快车     
挚友:您好! 我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每月必须完成销售定额,且完成的更多才能达到理想的收入;每天手头都有一大堆工作等待我去完成,我的上司凡事要求完美,有的时候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但是作为下属的我依然要遵循上司的意图,我感觉工作压力很大,甚至难以承受,有什么办法能够帮我减轻一些工作带来的压力吗? 深圳读者 白 翎如何减轻工作压力白翎:您好!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像您这样供职于公司的业务人员,确实面临着不同的工作压力。我也曾经就如何减轻员工工作压力问题,与一些公司的负责人进行过探讨,通常他们会列出…  相似文献   

10.
王强  王政玺 《奋斗》2007,(8):56-56
朋友小A从参加工作起一直非常敬业.工作踏实,积极上进,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处级,可以说工作和事业都是一帆风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前途无量,未来一片光明。可近来他忽然情绪低落,原因是他的上司因受贿被曝光,并被免职。周围朋友皆不解:上司有过与你何干?他说,该上司对他很器重,多年来待他不薄,关爱有加。他一直以为该上司是理想最坚定、为人最正派、工作也最有能力、处事最有品格的领导,是干部队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有些人能够很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不一定懂得管理利人。以下是新上任的领导者常犯的几种毛病: 1、缺乏自律。下属都是留意着领导者的表现来行事的,要求早上准时上班,作为领导者,你又在何时到单位呢?若你在电脑上安装了ICQ(网上聊天用的“传呼机”),下属也不会觉得用工作时间玩ICQ是不应该的。 2、判断错误。有些领导者难以管理别人,是因为他们做决定时,往往是先行动后思考,作出决定还在不断更改,让下属做许多劳而无功的事。所以,当你每做一个决定前,先问三个问题:这种做法对组织、对下属、对你的未来发展有利吗…  相似文献   

12.
郭庆晨 《党课》2011,(13):125-126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可以说是我所知道的评判官员政绩优劣的最为经典的概括了。说起来,道理也很简单:官员在位的时候,有权有势,有上司保着,有下属护着,寻常百姓的命运都捏在他的手里,所以没人敢说“不”字。  相似文献   

13.
正据调查,半数以上的职场人士感到自己的上司沉默寡言,大部分人都因这种沟通困难感到困扰。当上司不愿多说话时,下属通常感到手足无措,甚至自咎于"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失去了他的信任""沉默是不是一种无形的惩罚"。对职场男性来说,由于男人的骄傲与尊严,这种沟通的沉默壁垒不仅难以攻破,反而会越筑越厚。要攻破壁垒,营造零障碍的沟通,就要正确认识"沉默综合征"。大伟的上司沉默寡言,下属做对的时候吝啬夸奖,  相似文献   

14.
同样是一把手,有的干得潇洒,而有的却累得要死。比其绩效来,一般为前者显著,后者低下。为什么?因为前者比后者超脱。集众多一把手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是对下属要做到信任、授权和支持。这就是本文所讲的“六字经”。 信任。能够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帮助上司之所需的部属,很容易获得上司的信任。同时,上司也相信而且敢于托付这样的部属。问题是对另外五种部署产生信任就不那么容易了,即;和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不挑工作挑上司,这是我认识的大多数企业家们的想法,甚至有时候是一种本能反应。理论上,谁都怕入错行,但是实际上,对于一脸青涩的社会新人,很多时候还没有能力去判断分析自己适合哪个职业,那就不如更加务实地选择一个能够对你的职业生涯有促进的上司。  相似文献   

16.
好赌者     
《新长征》2005,(16)
一位下士调动工作,报到时带来了原上司带给新上司的一张字条:“此人好赌,如能戒,则是好士兵。”新上司立即问那下士:“你赌什么?”“什么都赌。比方说,我敢赌您右臂下有颗胎痣。如果没有,我就输给您一周的薪金。”“好!”新上司立即脱掉上衣,证明自己并无胎痣,随后接过了下士的一周薪金。事后,他洋洋自得地告诉下士的原上司:“你  相似文献   

17.
刘澜 《当代贵州》2013,(29):65-65
经理人常常忘记,他们所要管理的"他人"中,也许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上司.他们等着上司来管理自己,而不是主动去管理上司.事实上,不要让上司管理你,而要让他被你管理.但是,你还不能让他有"被管理"的感觉.过于天真的经理人认为只要埋头苦干就行,过于世故的经理人认为只要拍好马屁就灵,这些都是对管理上司的误读.管理上司,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18.
人活在世上,就注定必然和人打交道,包括与异性交往相处。与异性交往是一门艺术,颇有讲究。无论是在普通职场,还是在党政部门,都必须遵循与异性交往的基本规律,以恰切为度,处好关系。一、与异性上司交往相处的三个定位与上司相处是一门艺术,而与异性上司交往更有讲究。与异性上司关系处理得当,工作环境往往比较宽松,也容易争取“上面”的重视和理解,容易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但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让“男”与“女”的身份更加鲜明,在性别上找准自己的定位。男与女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异性上司的交往中注意“男女有…  相似文献   

19.
正好多时候,我们跟这个世界过不去,其实只是跟身边的某个人过不去。比如上司。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有两个分裂的自己:一个是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的自己,一个是在上司背后骂骂咧咧的自己。于是,就有了一场漫长的拔河,你与领导,心与世界。用力吧,你会混得狼狈;撒手吧,内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的性格志趣决定着他的职业取向。善于独立工作的人,可能就不愿意去管别人;做惯市场与销售的人,往往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产品技术资料;性格内向的人大都难于出头露面去见客户。 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当然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去安排工作,而事实上,人尽其才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应教会你的下属去做好不愿意做的事情。 事实上,能否做好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这世界不是为你准备的,这职位也不是为你设立的。你要适应环境和社会,而不是要环境和社会去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