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琳 《学习月刊》2020,(2):53-56
习近平总书记以读书为最大爱好,丰富的读书故事越来越被公众所周知。他的书单包括古今中外,涉及政经史哲,也显示了与文学的深深情缘。他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有着深厚的情感,在讲话中常信手拈来、引经据典,而且对国外文学也有着广泛的了解和喜爱。  相似文献   

2.
最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三个主要问题。用心之深,用情之切,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心。习近平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强国的建设,是和他本人热爱学习、崇尚读书分不开的,习近平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的优良党风,从做知青一直到后来主政正定、厦门、浙江、上海等地,他始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全国人民树立了热爱学习的榜样。2014年,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在长期的读书学习过程中,提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孜孜不息的读书生活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酷爱读书,广收博览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读书欲望愈来愈强烈。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后来,即使在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他也总是不忘读书。到陕北以后,毛泽东通过各种渠道,尽一切可能,从国民党统治区购买各类书报。到了延安,他的书逐渐多起来了,并有专人替他管理。他的书起先放在离住处不远…  相似文献   

5.
正忆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多是酷爱读书。他的读法很有特点,不仅博览群书,深入钻研,秉持"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的读书理念,而且好读书但不唯书,注重将读书与实干结合起来。"横有多长"体现了视野开阔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博览群书。在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不仅通读了大量  相似文献   

6.
红书架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本书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以及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2,(35):65-65
习近平,1953年出生于陕西富平,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曾指出领导干部读书要“三要”: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于读书,习近平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最好的领导者无一不是手不释卷的读书人,无一不是披星戴月、善于学习的典范。习近平同志曾谈到,自己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说:"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同志爱读书、爱学习,知识渊博,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会因职务的晋升“水涨船高”,而是从后天的不断学习和生动实践中获得的。习近平副主席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相似文献   

10.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9):28-29
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讲述了RH阴性血型的鲁斯兰在中国积极无偿献血的故事。当这名在海南读书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电视里听到习主席说出他的名字的时候,非常惊讶,接着高兴得合不拢嘴!让他想不到的还在后头,两天后,海南大学为他发放“突出贡献奖”奖金10万元。之前,他希望“在中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今,在不少海大师生眼中,鲁斯兰肯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8,(6):35-36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阅史记,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他在仕途上所取得的成绩,也与他终其一生勤读好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其家书中,他谆谆劝诫诸弟要读书学习,其所阐述的读书学习观,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为蓝本和参考,分别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学习、重视抓领导干部学习的历史传承,读书学习之于领导干部兴国为民的重要性,领导干部身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读书学习四个方面论述了领导干部为什么、怎么样把读书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15):122-122
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籍:是星云大师的“粉丝” 习近平谙晓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也是他关注的领域。 1998年第7期《当代人》杂志刊登了习近平吊唁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文中,习近平谈到贾大山的小说《取经》,并说:“我曾读到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最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他反感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史书的情感却是极其浓厚的。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他强调活读《二十四史》,从历史的后院走到现实的前院,借史喻今,借史明理。他在阅、批这部史书的同时,还不断地把从中获得的大量史料连同自己的读书心得绘声绘色地、寓以哲理地运用到他在不同场合的谈话、演讲、报告以及不同时期的著述中,这些自然比他对这部史书的批注内容还要丰富。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5月13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不仅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而且对领导干部读什么样的书也作了富有针对性、独到的阐发,其言谆谆,其情切切。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涉猎的书籍包罗古今中外,也经常号召大家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里我们就介绍几个习近平总书记与书的故事。故事一:带一箱子书下乡1969年1月,16岁的习近平在延安开始知青生涯。曾任梁家河村村支书的石春阳回忆有人扛箱子时,拿了  相似文献   

17.
张龙 《共产党人》2009,(14):31-31
近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表示,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相似文献   

19.
●一访周恩来斯诺说:“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埃德加·斯诺,美国作家、世界著名记者。就是他,几乎一生都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艰巨、宏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在遗言中,他甚至这样写道:“我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国,希望死后也将我的部分遗体留在中国。”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位西方世界的“无冕之王”对中国如此钟情?打开斯诺的人生卷宗,或许从他4次采访中国总理周恩来,从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中能找到某种答案!1936年6月,北平火车站。一个…  相似文献   

20.
沈学明 《共产党人》2006,(24):49-49
朱德是一位情趣广泛、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写诗,爱好书法,喜欢养兰花……这些爱好与他的读书活动密切相关,这些爱好丰富了他的知识,调节了他的精力.同时也使他的读书生活更为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