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后的第二次大调查是指1955年底至1956年7月,党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而进行的、围绕《论十大关系》的形成所作的调查。一、调查的特点1.主题新。即总结我国自身经验教训,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时间长。从...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刘少奇回湖南纪事唐振南新中国成立后,少奇同志四次回湖南。第一次是1952年1月,视察与休养结合;第二次是1957年3月19日至28日,调查研究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第三次是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及宁乡县花明楼蹲点,...  相似文献   

3.
《论十大关系》--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发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 4月 2 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根据 34个部委谈到的情况 ,对照苏联的经验教训 ,就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服务 ;以苏为鉴 ,总结自己的经验 ,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讲话不久 ,1956年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建国后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转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通过几个月系统的调查研究,同几十个部门的负责人谈话,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然后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的。周恩来对毛泽东十大关系思想的形成、阐释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研究。一、周恩来与毛泽东十大关系思想的形成在毛泽东十大关系思想形成过程中,周恩来参与了最高决策层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周恩来曾出席毛泽东召集的部分汇报会议,如1956年3月1日至27日,先后七次出席毛泽东召集的轻工业各部、交通部、邮电部和财贸各部…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人民解放军的十次大裁军@刘炳峰  相似文献   

6.
(三)关于建国后党史的分期 编写建国后的党史,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划分历史的分期。历史决议将建国后32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从1949到1956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从1956到1966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到1976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从1976年10月以后是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将1949至1978年的历史分为五编:第一编从1949到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党的新民主主义纲领在全国的实施;第二编从195…  相似文献   

7.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到“文化大革命”前这十年(1956年9月-1966年5月),是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十年。与建国初期发展比较顺利的七年不同,这十年走的是一条崎岖、弯曲的路,是一条顺利和挫折、成就和破坏、正确和失误交错的路。一、十年建设的基本成就我国的建设在这十年中尽管经历曲折,但由于有建国后前七年的较好基础,在八大一次会议后最初一年多继续执行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克服困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因而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主要…  相似文献   

8.
《论十大关系》是毛主席建国以后重要的论著之一,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杰出文献,也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经典著作。笔者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认为,《论十大关系》前后共有过三种稿本,现介绍如下,与读者共同探讨之。  相似文献   

9.
吐故纳新 继往开来熊思明,蒋映红认真研读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重读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4月写的《论十大关系》,笔者颇有启发,受益匪浅。一、背景与目的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于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战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在涉及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问题时,某些台湾学者囿于政治成见却得出了一些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结论。例如,有的台湾学者宣称:中共在七大即已做好内战的准备,毛泽东1945年8月13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则是“宣示了全面转变发动‘叛乱’的决心”,这种片面地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责任推到中国共产党身上的结论,当然是完全违背了历史事实。一、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基本政治原因是国共两种建国方案的尖锐对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各自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抑或说二者各自设计了什么样的建国方案呢? 中国共产党在战后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对这一建国蓝图做了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名副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并且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口号:"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于调查研究一开始仍是重视的。1955年底至1956年春,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于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令人遗憾的是,此后一段时间里,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上急于求成,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尚未巩  相似文献   

12.
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周游列国(他自己的幽默说法,即通过看材料了解各地的情况),看了全国各地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几百篇报道,认真而又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数次提到自己在建国后作过两次大的调查研究,一次是听取中央各部委的汇报,一次便是1955年的周游列国,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为此,毛泽东亲自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3.
过犹不及的换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国后几十年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变革的脉络来看,官员任职的岗位从停滞到流动,无疑是一种进步。以前,官员在一地或一个职位上任职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甚至到退休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这种现象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是个关系社会,关系和人情也极深地渗透进官场生态圈中。官员长期在一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毛泽东外出活动情况概述安建设一、毛泽东外出活动的基本情况及有关考证建国前,毛泽东除大革命时期有一、两次途经香港外,再未离开过中国大陆。建国以后,毛泽东仅有两次出国赴苏联访问(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1957年11月),到国内各地进行调...  相似文献   

15.
从东辽河发祥地顺源流而下3公里左右,一座青山映入眼帘,这就是大架山。辽源市东辽县辽河源镇的大架山村,便是因此山而得名的。2005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和2005年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106岁的世纪植树老人,代喜增就生活在大架山后的大架山屯里。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党员文摘》2009,(11):25-25
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是否熟悉。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结果,十个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7.
我们开了一次成功的大会。这次大会是在重庆直辖后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召开的,将对我市未来五年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春发 《党史文汇》2013,(10):12-19
毛泽东曾经于建国前夕在北京郊区的西苑机场,建国后于开国大典、国庆一周年、五周年和十周年等在天安门前检阅了受阅部队。在这几次比较重大的阅兵盛会上,人们看到和记住的大多是毛泽东平和宁静的模样。实际上毛泽东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无时不在受新中国的处境和发展情状所影响,他的心中始终盛满了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虑。因此可以说,毛泽东参加的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数次大阅兵,就像一张晴雨表,鲜明地反映了他心系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昌盛的可贵情愫。  相似文献   

19.
又逢一年之初,四川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即将召开,这一次,时间已然进入了十九大前,地方集中换届的第二年。  相似文献   

20.
李勇  田甜 《学习导报》2011,(23):21-24
历史将记住这一刻—— 2011年11月18日上午9时,湖南省人民会堂,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