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全茂 《中国民政》2006,(10):43-44
地名,就是地方的名称,它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名称等等。表面看起来,地名仅仅是一个区域地方的名称,不过是用于称呼而已,无足轻重,其实,它却有着  相似文献   

2.
正地名是承载历史和凝聚认同感的"容器"。在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据2014年全国地名普查发布数据显示:近30年来,伴随基层行政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我国约有6万个乡镇名称、40多万个村名被遗弃,它们的名字永远地躺在了故纸堆里。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迫在眉睫,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指法定的或未法定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当今社会,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一种宝贵的资源而被人们所认识,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起来。地名管理工作的总量加大了,内容增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地区没有把地名管理工作列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上地方财政普遍紧张,致使地名经费相对逐年减少,有的地方干脆革除了地名资金调拨项目。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日益严重的地名经费紧缺问题呢,笔者认为,目前可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发展地名经济。发展地名经济就是变传统地名工作的无偿服务为部分的有偿服务。其可行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要对地名文化保持足够的尊重对群情民意保持足够的敬畏对行政权力保持足够的慎用据有关方面统计,近30年来,伴随基层行政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我国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名称被废弃。同时,一些地方疏于对地名文化的保护,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已经消失,而部分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大、洋、怪、重"等情况,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了很大损害。为  相似文献   

5.
泉州与台湾,人同祖、地同脉、语同音、民同俗,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台湾的冠姓、冠籍地名与纪念地名,是泉州和台湾“血缘“、“地缘“、“亲缘“密切关系的体现,是两地关系的特点之一。据悉,台湾此类地名有200多个,主要源自泉、漳移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14,(24):9-11
第207号《内蒙古自治区地名管理规定》已经2014年11月1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自治区主席巴特尔2014年11月2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名。是指社会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包括:  相似文献   

7.
自1895年甲午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祖国宝岛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台湾除了加强经济上的殖民掠夺之外,还大力推行殖民文化,始终把殖民文化当作霸占台湾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社会的文化遗产,地名中包含着极丰富的文化要素,如地名语源的语言文化,地名命名习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及意识形态对地名的影响,地名沿革与地名含义中所体现的历史事件、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生活习俗,等等,因此,可以从台湾地名来探讨两岸文化的联系。台湾早期的地名,都是以高山族语为语源的。高山族当时还没有可记录地名的文字,这类地名在清代以后,多被大陆去的汉族垦民用闽南语音译或意译使用,并以语音相近的汉字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地方都有地名,但地名不是历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类定居而产生的。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靠采集,狩猎为生,人群四处游徙,居无定所,因而不需要地名。从游徙到定居,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人类定居之后,人们才会给自己或他群所居住的地方起名,于是便产生了地名。然而,最早的地名不是随意起的,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的产生主要根据在该地上居住的氏族或部落的名称,以表示该地是属  相似文献   

10.
西南夷相关资料极为匮乏,地名所透露的信息尤为可贵,堪称研究该民族地区历史的"活化石"。通过对且兰、句町二地名的考察,从历史沿革、名称含义、地域范围、居民族属等四方面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台北的地名     
不久前,我随北京市西城区社会教育考察团赴台考察。虽说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却感受颇多。尤其是台北地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湾的地名很有意思,细想之下觉得也很科学。横贯东西的仁爱路、信义路、忠孝路,是台北有名的绿色大道。且不说它们绿得那么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一个区域、一个地方的名称,以不同民族寓言命名的地名,往往记载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3.
赵书 《北京观察》2011,(3):38-42
如果说北京城是座开放的博物馆,“地名”就是各种“陈列品”的说明书。这里讲的地名是广义的,大到山川河流,小到亭台名称,市井百象,无所不包,凡与人民生活有关的景物,全包涵在内。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城应该重视地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商伟凡 《中国民政》2005,(10):38-39
地名,即人类社会各种地理实体的名称.我国作为一个非罗马字母国家,地名标准化包括双重任务:先以本国通用语言文字实现"国家标准化",进而以单一罗马化拼写形式实现"国际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王正方 《台声》2006,(5):37-37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最近在福冈演讲时曾表示,台湾能有今日的高教育水平,受惠于日本殖民期推行的义务教育政策。而且有曾受过日本教育的台湾老年人,亲口告诉麻生,他们有多么怀念日本人的统治!如今在台湾受过日式教育的台湾人多数都是七旬以上的老人了,他们中有多少还在缅怀感念殖民统治,崇拜日本天皇,缺乏具体的统计数字佐证,但相信这种人不是没有,至于占多大的比例则很难说。麻生先生以个别老年台湾人的偏见得到台湾教育水平乃拜日本殖民统治之赐,未免过于武断,言辞之间也透露出帝国主义者的霸道和种族主义式的歧视,并且与事实相去甚远。1895…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在中国大多数地方,地名皆蕴含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台湾作为中华民族晚近的新拓地,这种文化意义尤为深厚而丰富。在台湾地名中,有的与其地形、地貌和方位有关。如顶坪、深坑、莺歌、鹅銮鼻、林口、线西、线东等;有的来自于当地动植物、矿物等物产,如鹿港、蔗廓、番薯寮、柯子寮、大稻埕等,也有“原于先住民者,如台东称卑南,民雄曾是打猫,屏东是阿猴,高雄为打狗,新竹是竹堑,大龙峒番名叫大浪泵,八里原名八里坌。”当  相似文献   

17.
一、侗语地名研究的意义 地名是地方的名称。每一个地名都是人们对在地理环境中具有特定位置、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方所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 地名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是人们对客观地理实体主观认识的产物。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的不同和自然开发利用水平的不同,以及一个地方居住过居民的不同,这些都极可能在地名中得到反映。一个地方的地名一般总是由最先滋长生息在那里的民族,以其语言来命名的。由于语言或方言具有民族、时代和地域特征,因而地名也具有民族、时代和地域特征。 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起源、含义、特点、演变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侗语地名是侗族人民用侗语对自己居地的命名。本文拟通过对各地侗语地名的调查分析,来探求侗语地名的得名、含义、特点和结构规律以及汉译等问题。 二、侗语地名的结构 语言、语法、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三要素。语言研究就是探求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规律。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地名研究当然也要探求地名的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规律。 侗语地名大都是双音节,也有一部分单音节和个别多音节。例如: 单音节地名: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成份最多的一个省份,各民族都有长久的历史。要研究云南地方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弄清各民族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在历史上,云南有些族名、地名多次更易,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山族名演变为地名,有的由地名演变为族名,有的名称代表不同的民族,有的一个名称既是地名,又是人名和族名,等等。这都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十九世纪下半期以来,一些西方的所谓“汉学家”、“东方学家”,为了适应其殖民主义的需要,利用了云南历史上一些族名、地名的变易情况,断章取义地引用我国古史,极尽穿凿附会之能事。现在,我们根据史料,对云南历史上几个族名、地名的由来和演变,分期陆续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慧荣 《求索》2007,(6):189-191
韩国首都首尔拥有数以千计的汉字地名。地名是文化的,也是历史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先后有三名“世宗”,韩国有一名“世宗”,并以此作为未来行政首都的名称。汉语原创词是中国初始的创造、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是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文化的源头活水。本文提出汉语原创词这一概念,以韩国首尔的地名切入,是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汉字文化圈”的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对韩国一出版物所言汉城是“中文名称”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地名管理工作基本情况甘肃省地名工作起步较早,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全省14个地(洲、市)76个县(市、区),均设有地名管理机构,并都配备了专职干部。甘肃省地名办公室立于1981年,机构改革后划归省民政厅,现为省勘界办公室(正厅级)下面的一个处室。近年来,他们重点抓了:一是地名法规建设,已拟定《甘肃省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待省人大批准后,将正式颁布执行。二是根据国家四部(民政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通知要求,已完成了全省的国道地名设标工作。三是对城市各类建筑物名称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甘肃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