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受着中西文化和特殊历史时代的影响,明显带有青涩的痕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毛泽东接触的思想理论逐渐让他的历史观转向成熟,在先进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他的思想逐渐系统化,实现了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由英雄史观向人民史观、由改良史观向革命史观、由狭隘的历史观向大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陈伯达在“文革”中犯下的严重政治罪行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早年尤其是在延安时期,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了不少有益的理论宣传工作,尤其是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其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3.
王炳林 《理论前沿》2003,(24):23-25
毛泽东是运用科学方法把握革命和建设规律的世纪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最精华的内容之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的思想方法,对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毛泽东一贯重视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研究哲学的重点是方法论,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以此来探寻革命的新道路。毛泽东早年曾把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作为“认识问题的方法”。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首次使用“思想方法”的概念,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法。1934年,他在《…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批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具有父权制的色彩和局限。在后现代女权主义者蒲乐安看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毛泽东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和局限。蒲乐安认为,毛泽东早年将妇女解放问题放在首要地位,而在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后,性别问题开始从属于阶级问题,毛泽东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趋于一般化。通过对毛泽东妇女思想这一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即对女性问题的当代思考必须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才能深刻认识到妇女解放运动是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息息相关、与人类解放的进程相一致的。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为当代女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特别是作为其主干和实体的湖湘学派的思想和学说是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底蕴和源泉,成为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顽强而鲜明的文化履印。湖湘学派对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宇宙观上,青年毛泽东对大本大源的探求秉承了湖湘学派崇尚哲理思维的旨趣;在辩证法上,青年毛泽东辩证法的萌芽浸润着湖湘学派“气化日新”的主变精神;在知行观上,青年毛泽东的知行观体现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在历史观上,青年毛泽东的圣贤观突显了湖湘学派对德业俱全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实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效应的全球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发展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历史观层面对全球化作出说明,全面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的历史进步规律,坚持经济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的统一,分析社会形态的演变趋势,促进全球更高的文明和更全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刘学芝 《工会论坛》2008,14(6):133-13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探讨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价值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认为,价值观与社会历史观是统一的。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凸显人的价值和需要,一直是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和锲而不舍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在当代必将大放异彩,价值凸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之所以能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他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密不可分的。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方法,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且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在毛泽东成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发表对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国传统知行观相结合的产物,拥有双重历史地位。毛泽东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应用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由此而产生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涉及到很多问题,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问题更是如此。毛泽东率先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新时期我们着重研究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及其卓越贡献,对于我们正确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会起到深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法学思想的特点康英杰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法学思想,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的日子里,由于现实的需要和推动,在文化艺术界、理论界又一次激发起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热情,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这样极其有意义的学习坚持下去并不断引向深入。我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努力提高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理论水平,即不仅要重温《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和方针,而且要深入领会和掌握《讲话》所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特别是要把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理论、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来看待。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做理论工作的同志要花相当多的功夫,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用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合理性与道德的合理性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对矛盾,因此对历史事件及历史过程的评价要遵循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双重标准的辩证法.在历史上,存在许多恶的力量,虽然在道德上是不合理的,但却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作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实质,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辩证精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主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规律论,继承了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中正确的东西,也汲取了世界流行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有益成份,回应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找到了能够切实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难题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创造性地实现了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重点的转移,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摆脱教条禁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教条崇拜,到注重其方法运用的过程。毛泽东打破的是“洋教条”,邓小平打破的是“土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教条。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点和国情与党情的现实基点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新时期历史研究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的历史观主要包括历史功能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历史研究原则、领导干部读历史、运用历史诗文、典故等。习近平的历史观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推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历史观,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建设性的经济理论体系。因此,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进行梳理,总结其当代价值,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解决当代热点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恽代英和毛泽东的早期伦理思想在道德作用论、道德标准论和道德修养论三个层面尽管存在某些差异,但有着更多的相通或类似之处。这种相通或类似不是简单契合,而是恰恰说明了由于他们早年生活在完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受到了大致相同的文化熏陶,有着共同的思想来源,因而他们的早期伦理思想有着基本的一致。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抛弃了一些带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从而建立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并指导着他们后来一生的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艾思奇看来,基于民族解放和民族救亡的总问题所构建的新哲学,就是辩证法唯物论的哲学,紧要的是推动这一哲学思想的中国化、现实化。艾思奇梳理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著作及其观点,强调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艾思奇"构建"了包括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观等在内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并为其大众化铺平了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之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