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被频繁应用于政治演讲等语篇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可以提高话语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使语言表达含蓄委婉、礼貌得体,还可以使说话者免受或减轻批评和责难,使交际双方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从模糊限制语、国家领导人政治演讲和性别差异交叉点入手,探讨政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性别使用差异,以期对正确的使用模糊限制语进行有效的交际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后勤文萃     
世界语言知多少  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 ?不久前公布的法国科学家的精确统计为 5 6 5 1种。其中 ,有人研究和影响广泛的 ,只有5 0 0种。地球上语言虽然数目繁多 ,但主要的只有 12种。使用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世界人口中的 2 3%使用它 ;其次是英语(约占 10 % ) ;接下来依次为 :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葡葡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讲后10种语言的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 2 7%。端午节习俗拾零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 ,由于地区不同 ,所以过端午节的乡风民俗也各不相同。吃粽子 传说吃粽…  相似文献   

3.
共生日语是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日语非母语者在日本社会与日语母语者和谐共生的一种交流手段。它有利于日语母语者对日语非母语者的理解和包容。但它没有具体的形式和规则,与其说它是一种语言,不如说是一种沟通方式。对于日语非母语者来说,共生日语和日语没有质的区别。共生日语对"重视内容"的交流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共生日语教育中,日语非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没有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同化不可避免。因此过多地强调和夸大共生日语的作用,不仅会给日语非母语者的日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更可能导致日语远离日语非母语者,成为非日语母语者莫属的日语。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以汉语、日语、英语为主要语言或者母语的中国、日本、西方各国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或习惯表达语 ,来反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观念价值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世界上讲汉语的人口最多,如果按使用语言人口的多少划分,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俄语、葡萄牙语、日语及德语。但是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呢?据有关方面统计,地球上50多亿人口每天说的语言种类达6000种之多。德国柏林著名的洪堡大学创建人之一威廉·洪堡曾说过:“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但是多种语言共存的局面正逐渐打破,据语言学家推算,公元前地球上曾有12000种语言存在,公元元年时降为10000种,到15世纪时减少到9000种,而如今只有6000种。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已有25种语言文本。它们是:汉语、西夏语、女真语、满语、蒙古语、维吾尔语文本;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泰语、缅  相似文献   

7.
纵观历史,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离不开外来语的借鉴和吸收.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语言中外来语的吸收和运用更是可见一斑.日语的发展更是与外来语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日语外来语的内涵和产生发展的历程出发,从多角度分析日语外来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日语外来语的影响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化信息传递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个须要以原语和目的语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一思维过程,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意思才能被感知、接受和加工,最后以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形式得以表达和传播。在中西语言文化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传递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双语思维意识直接决定其目的语文本质量的优劣。因此,要使对原文理解更准确,目的语表达更贴切,信息传递者必须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原语和目的语进行双语思维。  相似文献   

9.
张我军主编的《日文与日语》杂志作为“民国以来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有影响的日语研究期刊”,对日语语言文学学科而言,具有重大的学科史意义;张氏日语系列教材大大推进了日语在中国各阶层普及;作为一位师者,他不仅以有中国特色的日语教学法培养了一批精英之才,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将日语教育引入正轨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研究者、编者、著者、师者”四重身份的重合、互动使张我军成为中国日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0.
彭晓 《求索》2013,(5):155-157
语言接触导致模式语的使用模式及其语法化进程被复制,并在重新分析的作用下,从复制语中析出词缀。及时总结此类由语言接触所诱发的外源性词缀的析出现象不仅有利于深化汉语词汇的研究,还有助于研判汉语优势构词模式的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日据时期台湾的日语教育通常被认为是殖民统治者利用语言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人的文化殖民过程。实际上,由于汉字文化圈的特殊性,在日据台湾早期的日语教育中,存在着以“同文”为前提的日语教学法。在充分考察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教育汉文体”的概念有助于从日据台湾的日语教育有关汉文的实践和争议中,探讨“同文”渗透“明治国体”、构成混合主义殖民策略,最终为日本在东亚区域的扩张提供认识论基础和话语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峻 《前沿》2012,(10):122-124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入学初期的日语专业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入学初期的学习者更加注重发音学习、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对母语的依赖性较大。同时,学习者对发音、语言形式要求严谨,强烈重视通过实际的交际来学习外语;他们在承认课堂上应该以教师为主导的同时,又认为外语学习可以不完全依赖教师。针对这一结果,本文提出了在日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留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利章  王云 《思想战线》2001,27(6):81-85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世界上非常古老的语言之一.回族作为阿拉伯先民与中华民族结合而形成的民族类型,由于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阿拉伯文化对回族的巨大影响力.云南回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继承的阿拉伯语言虽然在语音、语调甚至语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至今仍在宗教活动和生活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语篇中的证据手段如感知觉证据、引证、演绎、归纳等具有特定的认知编码规律,在科技语篇建构中有着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它们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与世界、语言与认知、语言与人及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基于言据性理论深入考察科学语篇中的证据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背后的意识、认知等方面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认识科学语篇写作中证据手段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因其一衣带水的地域关系,往来十分密切,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日语教学则显得有些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日两国之间在旅游行业中的交往与发展。传统的教学因考试等原因注重的是语言本身的模仿及应用,而对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与探讨。因此,在旅游日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的意识,使文化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叙事作品中,正如在电影、戏剧中一样,有一个人们通常凭直觉可以感到的所谓节奏问题,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一个叙述文的运动速度问题.这一运动速度由故事诸事件所包括的时间总量与描述这些事件所包容的时间总量的关系所决定.早在本世纪20年代,珀西卢伯克就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在《小说技巧》一书中,对概要的加速描述与广阔的、场景式的描述作了区分.1972年,法国的热奈特在他的《叙事话语》这部分析叙事作品的力作中,对叙事节奏作了详细的考察.为了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热奈特假设了一个参照零度.即等时叙事.也就是一个不加快也不减慢的等速叙事.故事时距与叙事长度始终保持恒定的关系.、以这样一个设想中的参照零度作为依据;对路叙事本文的节奏,热奈特区分出叙述运动的四个基本形式,即四个叙述运动:省略,停顿,场景,概要.后来,荷兰叙述学家米克·巴尔在热奈特四个叙述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速度形式:减缓.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书的核心,"道"的理解和翻译成为译者无法回避的难题。由于《道德经》诞生于两千多年前,无论是汉语语内翻译还是汉语同其他语言之间的语际翻译,都存在理解和阐释上的困难。根据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理论模式,在语际翻译中,由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语言上的距离以及语内翻译中时间上的距离,使得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56个民族,约使用120多种语言,汉族、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其他的50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壮语,约有1500万人使用。不少少数民族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如不同地区的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布央语,景颇族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浪速语、勒期语,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族语、西部裕固语。大多数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创造出相应的文字,各民族共使用30多种文字,蒙古、藏、朝、维吾尔、哈萨克、锡伯、哈尼、布依等民族使用一种文字,苗族使用5种文字,傣族使用4种文字,壮族、彝族、景颇族、傈僳族使用…  相似文献   

19.
田志华 《前沿》2012,(19):199-200
在日常语言交际活动以及非语言交际活动中,由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所导致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使用的差异现象值得关注,尤其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下,这种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日汉对比的研究方法,以日语和汉语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例子为佐证,说明男性和女性的交际差异,并尝试讨论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1)
正台湾岛上,百分之八十是福建漳泉地区移民过来的,虽然经过日本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但是闽南语仍是庶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国民党政府光复台湾后,推行以北京话为主的国语运动,在学校讲母语闽南话还会被罚钱、罚站;在祖父母、外祖父母那一辈虽然要学日语,但是私底下也都是读汉文私塾,用闽南话朗诵中国古书,虽然只会听讲闽南话,但是汉文字在华夏大地上除了少数如蒙、满文等以外却是完全一模一样,在我们这个传统的闽南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