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非典催生国家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9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非典型速度”出台,成为中国国家危机管理的新起点。SARS事件后,把危机管理全面纳入国家政治、法律和国民经济生活之中成为中国政府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的突发性、未知性1等特点,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我国虽然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尚未完全解决依法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问题。就立法层面看,我国公共卫生法律体系建设中,已经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冶法、动物防疫法和国境卫生检疫法等多部法律,还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实施条例》等法规。  相似文献   

3.
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非典”爆发以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于卫生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在原有《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上,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等法律文件,正在努力构建“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此外,我国还在制定《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以健全不  相似文献   

4.
5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76号国务院令,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部法规从开始起草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只用了20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台速度最快的一部法规。无疑,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肆虐,直接催生了应急条例的火速出台。这一条例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律化的轨道。国务院法制办科教文卫司副司长宋瑞霖负责该条例具体起草审查工作,亲身经历了这部非典时期非常法规火速出台的全过程。5月12日,当他回忆起接到这个特别任务的情形时还记忆犹新。4月14日,国务院法制办主…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03,(5):9-11
国务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在我国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法律制度。《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6.
《四川政报》2020,(3):32-33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根据《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我省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I级响应措施》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金磊 《中国减灾》2003,(2):11-12
如果仅从应对传染病事件,以SARS为导火索而催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完善的,但问题在于它从管理责任上未体现综合减灾思想,也未从应急机制视角上强调卫生救援与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关系,所以它的局限性在于仅仅适用于医院内部,而难适用于一个处于危机状态的城市,更不能有效对城市安全状态提出明确要求,如同《气象法》、《消防法》、《防震减灾法》等单一灾种法规,它并不能约束城市防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年前年后,是人员密集流动的高峰期,这就造成近期全国多地都出现了新冠疫情散发病例,使得疫情防范工作更加复杂与繁重。法律是维护疫情防控秩序的利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已经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06,(7):41-41
省政府近日发布3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3件专项应急预案分别是: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6,(Z1)
2003年春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我国。内地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个县和市(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党和人民没有退缩,而是同这场灾害进行了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决战非典的局面。仅仅七天,一座拥有千张病床、堪称世界传染病医院之最的小汤山医院拔地而起。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6月2日,北京疫情统计首次出现三个零:新收治直接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障,而且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为核心责任主体,政府能否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衡量政府防控与救助责任履行和危机应对能力的重要尺度.2019 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随后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这次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及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地政府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疫情防治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而政府能否明确并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是防范和化解危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桂海论丛》2021,37(1)
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践显示,志愿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有效人力供给渠道、高效服务供给渠道和应急物资筹集渠道,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参与力量。但志愿服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和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必须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机制、招募培训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措施,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5月9日公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12月,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2004年,国务院在安排工作时,把加快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以总则、组织体系及职责、监测、预警与报告、应急反应、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应急处置保障、附则、附录等方面对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已经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00三年五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  相似文献   

17.
正川疫指发[2020]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企业:为保障交通畅通,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现将《保障四川省公路畅通的七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2020年2月1日保障四川省公路畅通的七条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 ,是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举措。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 ,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现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以下简称医疗救治体系 )建设规划。第一章 现状分析第一节 成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5 0多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常见传染病得到了较好控制 ,总体上处于低发…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月25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公立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下同)承担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相似文献   

20.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我省自2006年4月13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启动以来,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发地市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以8月龄到15岁儿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全省共预防接种1919721人,接种率为87.18%,麻疹发病数大幅度下降。专家分析论证认为我省的麻疹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和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消除。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