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1年,已经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重返半个世纪前战斗过的陕甘宁陇东某县。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开。耿飚随后召集省地县的干部作了一次谈话,他不批评、不责备,却讲了一件往事。50年前,耿飚任副旅长的129师385旅就曾驻扎过这里。当时,一个战士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旅部决定按纪律枪毙他。老百姓知道后,也是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为这个违纪的战士求情。耿飚对父老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期间,一名战士违反纪律,时任副旅长的耿飚决定枪毙他。数百名群众跪求免其死,耿飚反复讲明八路军纪律,可村民皆不肯起,只得流泪答应其请求。50年之后,耿飚见群众上访,控告干部不尽责,就对干部们讲述了此事,最后痛心地反问:"你们这些党员干部,不管是谁,如果犯了事,群众还会替你们求情吗?"耿飚之问,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一直以来,群众信任和依赖共产党,憧憬着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只要听说  相似文献   

3.
老一辈革命家耿飚同志的夫人赵兰香曾在回忆文章中讲过一个故事:1991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到抗日战争期间驻守过的甘肃某县去看望父老乡亲。当晚,耿飚住的县招待所外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纷纷诉说他们对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去。离开那天,耿飚接见了当地所有的主要领导同志。他心情十分沉重地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7,(10)
<正>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其中一位先生派人将一张名片送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要求会晤。由于耿飚正有其他活动,这位美国客人的要求未能如愿。离开中国前,他托人转给耿飚一本厚厚的影集,封面上方用中英文写着:"送给我们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迪克西团’成员赠。"他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自己?耿飚也很好奇。翻开影集第一页,一张40多年前自己与一位美国  相似文献   

5.
1956年秋,耿飚在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热处理"和"将军缘"1956年春,耿飚接到国内调令,调任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原来的驻巴基斯坦大使韩念龙则调任驻瑞典大使。这是一次正常的职务调动,但从气候上来看,却是一次有趣的"冷"和"热"的对调。因为,瑞典位于寒带地区,而巴基斯坦常年高温。所以,后来当耿飚和韩念龙见面时互相打趣,耿说自己是从冰窟跳进了火炉,韩称自己是从火炉掉入了冰窟。对于这件事,毛泽东说得更风趣。有一次他对耿飚说:"你们两人(指耿飚和韩念龙),一个是热处理,一个是冷处理。"耿飚很欣赏毛…  相似文献   

6.
正199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耿飚赴革命老区看望陇东人民。当晚,耿飚住在庆阳县招待所,群众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他,但也有一部分人是来告状的,怎么劝也不愿离去……看到这种情景,耿飚心情十分沉重。在离开的那天早上,耿飚接见了县里的领导,到场的还有甘肃省顾问委员会负责同志。耿飚给大家讲述了一段故事:50年前,三八五旅驻防时,部队的一个战士犯了严重错误,部队决定按纪律枪毙他。当准备行  相似文献   

7.
《清风》2018,(1)
正耿飚是谁?何为"耿飚之问"?耿飚是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杨得志、罗瑞卿领导的"杨罗耿兵团",曾参加过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宁夏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耿飚回到当年战斗过的陇东某县。话说当地的老百姓听说老首长回来了,纷纷来看望他,还  相似文献   

8.
耿飚,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大仗恶仗,惊心动魄,辉煌传奇;他的一生,始终践行"三敢":敢讲真话,敢做实事,敢负责任。在耿飚诞辰100周年之际,本刊特设专栏,以寄托对他的怀念。  相似文献   

9.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将军正忙于其它公务,德穆克先生的要求未能如愿。德穆克先生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将军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德穆克先生是谁?他又为什么这样称呼耿飚将军呢?翻开影集的第一页,一张耿飚将军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展现在面前。看着这张照片,耿飚将军又想起了40多年前一段往事。一1944年8月,耿飚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贺龙曾考虑把他调到抗大五…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7,(1)
正侦察"双枪军"1934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会上经过一番争论,决定:立即由耿飚任团长的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执行强渡乌江的任务。任务是由军团长林彪亲自下达的。要求耿飚立即开始攻击过江。耿飚坚持说要给他准备的时间。林彪考  相似文献   

11.
正耿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驻外大使,也是著名的"将军大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和中国之间有过一段特殊的关系。但是这种特殊的关系却建立在一种畸形的援助基础之上。耿飚出任中国驻阿大使后,这种状况才引起国内的重视并最终得以解决。毛泽东称赞"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  相似文献   

12.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正忙于其他公务,德穆克未能如愿。于是,他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  相似文献   

13.
正早在红军时期,耿飚就是名噪一时的人物:担任过红九师、红一师、红四军参谋长,是李聚奎、陈赓、陈再道的好军师;担任过红二师第四团团长,带领这支队伍斩关夺隘,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开路先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是人民军队历史上著名的"无冕将军"。耿飚的红军生涯,锻造了将军百战名将的军事素养,也折射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4.
正1987年1月16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讲到就地取材用干部时说:"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他还结合自己选拔使用干部的经历,讲了一句经验之谈:"我新到一个地方工作,经常是不带什么干部的。"就地取材用干部,陈云倡导了一生,也坚持和实践了一生。仅举一例,体味陈云的这一用人原则。新中国成立前夕,大局始定,百废待兴,陈云奉调从东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成立前,耿飚是身经百战、横扫千军的著名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他奉调外交部工作,成为杰出的外交家。1963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派耿飚出任驻缅甸大使,这是中央赋予耿飚的一项新的十分重要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6.
剑钧 《党史博采》2002,(9):16-18
耿飚参加革命时,对毛泽东早有耳闻,心里十分敬佩。后来当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到达耿飚家乡时,他率队参加了红军,并在毛泽东的培养和教育下。成长为一名红军将领。  相似文献   

17.
对话     
《廉政瞭望》2015,(10):15-15
耿飚之女:“讲规矩”能使中国由富变贵 近些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从政的领路人,开国上将耿飚的名字在媒体上频频出现。近日,他的女儿耿莹受访,谈及对当前严管官员的看法、父亲对自己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耿飚之细     
正1939年的一天,耿飚去看望萧劲光,发现萧在石头上磨刮脸刀片,几块"可怜"的刀片早已被磨得连钢口都没了,萧劲光还是舍不得扔:"都是我从苏联带回来的,用了十多年了,现在没处买,凑合用呗。"钳工出身的耿飚三下五除二就给萧劲光用铁皮做了个夹子,磨起来方便多了。十几年后,耿飚出任大使,在国外碰到了电动剃须刀,自掏腰包买了一个送给了萧劲光。后来萧劲光  相似文献   

19.
明钢 《党史纵横》2007,(8):50-52
自红军时期起,耿飚就是毛泽东麾下的一员功勋卓著的战将.在毛泽东的培养和多年战斗的历练下,耿飚迅速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后来更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驻外大使.回首往事,特别是谈到毛泽东,耿飚的眼中总是充满了浓浓的情感.他曾经在文章中写道:虽然我和毛泽东同志的接触并不多,但是他的指示和教导,无时无刻不在指挥着我的工作和战斗;他的思想和言行,每时每刻都在鼓舞着我和战友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1991年.正值耿飚和夫人赵兰香结婚50周年.耿飚也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便和夫人赴革命老区。也是赵兰香的家乡,看望曾经血脉相连并肩战斗过的陇东人民。耿飚夫妇抵达庆阳后,耿旅长回来了、庆阳人民的好女儿赵兰香回来了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大家奔走相告,兴高采烈。当晚,在耿飚夫妇下榻的县招待所门口人声鼎沸,来了一群老百姓,其中大部分是来看望他们夫妇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找耿飚告状的,怎么劝也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