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麻福水  辛敏 《理论学刊》2007,(12):89-91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培育新型农民首先是整合和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实现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思想观念整合的趋向标,在新农村建设中整合引导农民思想观念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其中农民问题是关键,农民问题的实质又表现为要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基点,加快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其中农民问题是关键,农民问题的实质又表现为要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基点,加快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提高认识,找准问题,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加大培养力度,壮大新型农民队伍,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点在“乡村”、重点在“村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新农民。从社会…  相似文献   

5.
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恩施市白果乡致力于实施以"三千农民换脑筋"计划为主的农民培训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是什么、着力点在那里,这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新农村建设,千新万新,如果没有培育出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培育造就出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农民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目前农民素质状况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用教育、培训、构建新型农民文化等途径来培育和塑造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必须注意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下列问题:1、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2、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问题 3、行政主导与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问题4、提高农民素质与培养新型农民问题5、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必须注意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下列问题:1、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2、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问题3、行政主导与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问题4、提高农民素质与培养新型农民问题5、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荚莺敏 《唯实》2008,(9):179-182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培育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一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二是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三是加强政府组织规划,优化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社会开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如何,培养新型农民至关重要。各级党政干部应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这一"软件"工程:农村孩子将是未来的农村劳动力,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培养新型农民要农民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新型农民应有一技之长,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杨燕 《学习月刊》2011,(12):54-55
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不久前,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又强调各级各地要"着力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总体规划,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最为迫切的任务.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民的受教育问题,笔者试就此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培育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将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表明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  相似文献   

15.
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需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四重价值取向是我国当代农民的历史希冀与内心诉求。理解并落实这四重"心中道德律"对于激发农民的"三创"活力至关重要,更有利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新农村建设更具人情味,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以此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重要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表现为文化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低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重要位置,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事关亿万农民的福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但农民的流出则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解决好农民的"去"与"留"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农民知识贫困的问题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农民的知识贫困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只有解决了农民的知识贫困问题,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在现阶段,我认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最重要环节。只有大力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原动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做到思想教育要贴近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文明创建活动要适应农民群众特点、教育培训活动要结合农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委宣传部、黄冈市委宣传部、英山县委宣传部组织英山县农村工作者和农民编写的旨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通俗读物《新农民读本》即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是农村各级干部、广大农民开展新农村教育的重要辅助材料。从总体上看,该书有四个鲜明特点:1、紧扣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这个主题。《新农民读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培育新型农民,以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送去党中央的精神,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总结农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引导农民自己教育自己,从而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