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恩格斯和当代学术界对意识形态的划分和认识,可以把意识形态区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而可以多视角地观察和认识意识形态.同时,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多重性,是多种特性交融的产物.由于现代化的政治过程是民族国家不断强化和国家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因而国家意识形态也随之得到了强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强化,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它们提出了"爱国主义气"现代化"、"科学"民主"等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则和口号,但这些价值选择还未深入地内化到人们的价值和行为中去.理性的解读这一问题,为我们从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加强政治监督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有力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新形势下,需要正确把握政治监督的科学内涵,围绕“四个着力点”要求,聚焦基层政治监督的任务,理清基层政治监督存在的认识有偏差、发展不均衡、方式不够新、队伍较薄弱等主要问题,着力从把牢政治方向、构建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实效、提升监督能力等方面推进基层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体制内开启现代化和创建新制度重启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建立新中国,为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民众要求,在现代化目标诉求中从以解决民众温饱为主题的经济指标向以小康为主题的综合指标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重新厘定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推进路径,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根据历史经验,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必然要遵循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向现代化转化的进程中,社会多样化发展,社会意识、个人价值观等多元分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代化带来的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思潮多元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重视多元化的构境,再塑主流意识形态,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价值引领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涵悦 《世纪桥》2023,(7):92-96
中国式现代化既容纳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在长期探索中演化出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深化改革便是依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带动各个领域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扫清障碍。通过论述全面深化改革回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探索、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效能、展望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三个角度,捋清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影响,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6.
孙业礼 《学习月刊》2012,(21):10+15-10,15
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哪些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什么贡献呢?  相似文献   

7.
马梦莹 《世纪桥》2023,(5):50-52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要求融入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完善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内容,让青年成长成才,接受最新政策理念的指引,能够为青年解答为何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实现为了谁、理想信念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理想信念。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要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青年的成长规律,构建多维立体、融会贯通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是由诸多要素以及要素间交互运动构成的精神体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生产力、精神创造力、精神斗争力、精神整合力、精神影响力五个要素,并分别起基础性、内激性、关键性、认同性、统领性作用,具有主动性与客观性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独特性与包容性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生成并发展于历史文化积淀、科学理论支撑、现实实践需要,集中承载和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的精神追求、精神动力、精神状态、精神实践,不仅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塑造,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而且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是世界现代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内容。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期,人类社会再一次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因此,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形成基本把握,即以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显价值旨归,以秉持独立自主原则彰显道路自信,以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作为动力源泉,以弘扬立己达人精神体现理想情怀,以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焕发强劲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回应世界现代化之问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治疆实践始终贯穿着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追求,新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新实践,必须牢记领袖嘱托,勇挑担当之责;把握历史方位,认清形势任务;明确思路举措,更好推动落实。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化战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变迁的时代,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把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信息化给我国带来了发展和机遇,关注世界信息潮流,加快中国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步伐,才能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步伐。文章以此为主线,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对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道路来推进我们现代化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75年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现代化在“西方”视域下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并以其优先性和垄断性持续挤压世界现代化多元性的生长空间。西方现代化在全球布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自身以及外部的挑战,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反思和校正,为解决人类现代化面临的普遍难题提供了可能性方案,通过以党的领导与制度建设的辩证结合、利用资本与驾驭资本的辩证统一、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辩证统一、底线思维与战略布局的辩证统一,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标志着人类现代化对“西方”视域的成功祛魅与抽离。  相似文献   

13.
张静 《世纪桥》2023,(8):4-6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积淀,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之所以会如此厚重的主要原因,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红色文化,为国家留下了无价的文化瑰宝。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可忽视。河南是我国红色文化集聚地之一,经历革命的洗礼,河南的红色文化愈发迷人,而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成了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核心,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希望能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在总结西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明显不够深入。中国为摸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及道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艰苦奋斗,走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明显不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了从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后发式现代化”到“早发式现代化”的转变,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得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道路中蕴藏的丰富经验,从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科学命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建构,需要把握价值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需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时代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方式和话语方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容纳力,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何自力 《前线》2022,(11):90-93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贡献,对于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特色,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高度统一,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为少数人服务的弊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将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为推动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深刻体现。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拓展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丰富内涵,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当然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共同内涵。虽然各国现代化具有共同特征,但实现现代化路径则是多样的,西方式现代化模式并非人类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中国自身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后发、并联、人口规模巨大等独特的基本国情,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注定了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中西方现代化的差异,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能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属性,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逻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资本至上”逻辑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超越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强国必霸”的历史定律。中国式现代化以“五大文明”协同推进,重塑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物本主义的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格局,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征服自然”范式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创造的重大成果,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深刻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合乎规律性的实践逻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理路、特色意蕴及实践路径,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结构清晰、要素协同的有机整体,其现代化的逻辑形态是理论价值、历史规律和实践经验相互作用与内在融合的结果,展现出超越其他既有现代化模式的显著优势。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和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科学指引;从历史层面看,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现代化长期探索中开创的一条契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基因同根相连;从实践层面看,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定位生成,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符合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