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害人车祸伤残后因意外发病死亡,其近亲属能否索取残疾赔偿金?依照以往的惯例,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只有受害人活着,才存在劳动能力丧失或减少的基础,如果伤者已经死亡,其计算残疾赔偿金的载体或基础已不复存在,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成为不必要;而且残疾赔偿金请求权具有绝对人身专属权,不具有可继承性,伤者死亡后,伤者的继承人对残疾赔偿金一般不享有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是司法实务当中常见的一类纠纷,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很大,但我国现行的人身损害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不统一,导致赔偿不一致,并引发诸多负面社会效应,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出台统一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依据一些国家民法的规定,致人死亡时,第三人请求财产损失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扶养费和丧葬费或者只规定死亡赔偿金;致人伤残时的财产赔偿范围是伤残赔偿金。我国司法解释对于致人死亡既规定了按收入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又有关于赔偿靠死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规定;对于致人残疾既规定了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又规定了受伤残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从而加重了侵权行为人的赔偿负担。对此,我国立法应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单处和多处伤残的赔偿数额.方法根据伤残程度等级分类和赔偿过错系数,建立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可以直接计算单处或多处伤残的赔偿数额.结论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在一定的法律规定条件下,可以准确的计算人体伤残赔偿数额,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5.
伤害案件中损伤所致残疾程度的评定,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案件审理当中当事人获得民事赔偿金数额大小的重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另一方面,它又是刑事案件审理中量刑的重要依据,例如1999年发布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件中,六级以上的伤残等级视为"严重残疾".目前对伤害案件伤残等级的评定,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园 《法制与社会》2013,(18):68-69
我国的死亡赔偿金制度是以赔偿近亲属的损害为核心的,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受害人近亲属缺位下的死亡赔偿金所面临的法律空白和制度困境,解决该问题需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及其请求权的基础理论出发,完善相关立法,在受害人近亲属缺位下的死亡赔偿案件应赋予居委会、民政局作为权利人来主张权利,设立相关的福利基金制度,以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孟亚生 《江淮法治》2013,(24):26-27
受害人车祸伤残后因意外发病死亡。其近亲属能否索取残疾赔偿金?  相似文献   

8.
黄吉祥 《法医学杂志》1997,13(3):168-169
颅脑损伤后遗留的躯体伤残及精神障碍使受害人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往往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可得到相应的经济赔偿,即伤残赔偿.颅脑损伤后遗的躯体伤残比较客观,只要进行相应检查即可得出结论;而精神障碍则无客观的检测方法,对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伤残程度如何进行评定,使评定结论更切合实际,以充分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医临床鉴定中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临床鉴定体会,作如下粗浅探讨,供同仁参考.1把握评定时机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同其它损伤后躯体残废或功能障碍一样,一般有一个康复期…  相似文献   

9.
在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中,虽规定了多等级伤残的计算公式,但没有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步骤或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的对应数值(即什么等级的Ia为多少),以及该如何浮动,也未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进行举例说明该如何适用,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确定Ia时随意性很大,亦致使确定"赔偿指数"时也颇有争议,各地、各司法机关、各鉴定机构在执行时均不一致.(注:目前Ia的确定,是由各地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或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本文提供一种符合实际和标准本意的相对公正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受害人车祸伤残后因意外发病死亡,其近亲属能否索取残疾赔偿金?依照以往的惯例,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力的财产赔偿,只有受害人活着才能索取。然而,江苏省响水县一位丈夫偏不信这种说法。他的诉求得到了法院支持,成为江苏残疾赔偿金“死后索赔”并且胜诉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胡苷用 《政法学刊》2010,27(1):46-51
婚姻关系中的受害人所取得的人身损害赔偿金,应该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还是应归属夫妻共同财产。从我国现有的有关法律规定看,人身损害赔偿金笼统地划归为夫妻的个人财产,其缺陷甚为明显。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在这一问题上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人身损害赔偿金除与受害人人身紧密相关的精神抚慰金、伤痛补偿金、残疾赔偿金外,其余赔偿费用如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医疗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应该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12.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是一种常见的诉讼类型,人体伤残等级是案件赔偿数额计算的重要依据,伤残等级鉴定则成为案件审理中的关键一环。而司法鉴定标准是鉴定的根本保证,是衡量鉴定意见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目前,在司法鉴定活动中,对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及职工工伤致残程度鉴定已有国家标准,但是对于除此以外的人身伤害致残程度鉴定尚缺乏明确、统一的鉴定标准。本文试图从分析我国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缺乏相关司法鉴定标准的负面影响,从而论证统一司法鉴定标准的必要性,并提出制定标准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3.
"疼痛和痛苦"是人身伤害中的一种主要的非经济损害类型,欧洲各国和美国都承认此种损害.受害人有权就其承受的"疼痛"和"痛苦"请求损害赔偿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是可以获得金钱赔偿的.现在的趋势是,尽管不同的法律体系对"疼痛和痛苦"的救济规定有不同的范围和条件,但各国所裁定的"疼痛和痛苦"赔偿金的数额正在日益增高.我国目前侵权法中存在不足之处,建议将欧美国家成熟的侵权法制度吸纳到我们的侵权立法中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问: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能否要求以赔偿金的方式给予精神赔偿?答:对于给受害人造成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法》只规定,“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没有规定可以赔偿金的方式进行赔偿。(本刊编辑...  相似文献   

15.
损害赔偿案件中,如受害人在起诉要求损害赔偿前或在赔偿案件审理过程中,已因其他原因正常死亡,则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年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死亡日止。同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如不存在例外情形,也不应发生继承。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13日,随着江苏省南通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书的送达,一起因鉴定程序存在一定瑕疵或鉴定人员拒绝出庭接受质询,而导致两个鉴定机构分别作出的两份伤残鉴定结论均未能被法院采信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落下帷幕,法院判决被告赵某、曹某分别赔偿原告徐某(女)医疗费、交通费490.78元、210.33元,并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同时驳回原告徐某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32168元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7.
论死亡损害赔偿法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关于死亡赔偿的立法规定与学说解释迭经演变,立法需寻找理论依据,学说却依立法立论,导致了目前死亡赔偿的立法和理论双重混乱的现状。根据传统民法理论体系分析,不法侵害致人死亡行为的损害后果有二:一是直接受害人的死亡,对此加害人应承担丧葬义务,而对死亡本身不进行民事赔偿;二是侵害死者近亲属的身份权,致其物质性身份利益和精神性身份利益概括丧失,对前者以支付抚养费的方式予以赔偿,对后者以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方式赔偿。"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是缺乏法理科学性的伪概念。  相似文献   

18.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牙齿损伤达到8颗才能评定为伤残。一旦定残,赔偿数额将成倍增加。海安县曾经发生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中,因原告丁某在向法院起诉时提供的出院记录复印件表明,其牙齿在交通事故中只掉落6颗,而在庭审时其提供的出院记录原件则“变”为掉落6颗、折冠2颗(存在添加痕迹),并据此评定为十级伤残。随着上诉期届满,这起案件终于落下帷幕,法院以原告丁某提供的证据相互矛盾为理由,驳回了其要求被告王某赔偿伤残赔偿金及精神抚慰金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9.
郑汝伟 《山东审判》2006,22(2):80-82
定期金是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一种赔偿支付方式,是指法院判决加害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按年或者按月)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以对受害人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以及相应的费用支出予以赔偿(如每年或每月的残疾赔偿金、继续治疗费用、康复和护理费用、更换假肢等的费用等)。2004年5月1日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理赔案件中社会鉴定机构出具法医伤残等级虚假鉴定的方式和手段,以期强化民事裁判法律监督.方法 搜集某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保险诈骗案中涉及并经法院认定的法医伤残等级虚假鉴定56例,统计分析虚假鉴定违背的程序和实体性问题.结果 56例伤残等级虚假鉴定时间距离交通事故受伤时间平均14.4个月.程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