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胥广祥  范立家 《新长征》2007,(12):34-35
现在,全国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星罗棋布,对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但目前有些县(市、区)的龙头企业还不规范,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也不正常。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越芬  郜娜 《世纪桥》2009,(24):6-6,11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及我国近20年的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充分的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本文旨在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要求入手,分析农业产业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章新华 《探索》2006,(3):89-9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使农业走上工业化运作道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寻找机会,培育特色,组织生产,推进需求导向市场化;强化标准化意识,健全相应体系,推进质量取向标准化;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基地,优化产业服务,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重视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及其组织建设,推进产品流通组织化;开发“三资”农业,组建精品集团上市,设立高科技农业发展基金,推进资金运营资本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江西地处中部,又是农业大省,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需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城镇化,促使农民现代化,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及我国近20年的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充分的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本文旨在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要求入手,分析农业产业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历史的、自然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目前新农村建设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分析和总结,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利于后一步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要积极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加快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以服务型政府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也是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的重要途径。借鉴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全面发展南昌市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先后四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对60多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历史回顾,将有助于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好地胜任基层领导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韩刚建  赵烽 《共产党人》2006,(10):39-40
推进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集体经济较发达的行政村,其村容村貌的建设就较好,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也较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下工夫抓好农村的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已处在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为此,我们需进一步理清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断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多处着力点入手,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实现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各地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研究制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力争早日实现这一目标任务。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出现了思想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误,在工作上造成被动。如何既能叉快叉好地推进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能避免出现偏差和走弯路呢?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为此,必须在创新工作思路上做文章,着力把握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三个关键环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乡镇班子建设如何以科学观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我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羊范镇实际,我总结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邓雪菲  黄宇 《奋斗》2006,(12):44-45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措施来抓。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面广、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09,(8):67-67
筠连县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大力弘扬“带头实干、科学巧干、顽强苦干、齐心致富”的“春风精神”,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之路,全力开创新农村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国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星罗棋布,对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但目前有些县(市、区)的龙头企业还不规范,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也不正常。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以弘扬农业文化作为发挥农业功能、拓展农业市场的先导,从文化层面提升对农业的认识,铸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之魂应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理念。这对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增强农产品和市场竞争力,对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三改一化”的历史任务,即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现代农业;把农村传统村落改造成为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有理想的现代农民,形成城乡互助、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这个基本目标.第一位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又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抓住要领,把握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中心任务,始终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在解放思想中求新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求活力,在科学谋划中求进步.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