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那威 《学理论》2012,(19):260-26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讲授的内容,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寄寓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现代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综合作用、长期积淀、不断塑造的结果。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特定形态,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和时代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有其特定的方式。只有完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又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长期以来我们党所倡导的“弘扬民族精神”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出发,把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7月4日上午,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经验》丛书出版座谈会。 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袁宝华、常务副会长徐惟诚、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杨牧之、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奇生、全国妇联副主席华福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赵荫华、曾群、李传华等同志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经验》丛书编写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中,大家一起畅谈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  相似文献   

6.
刘春梅 《学理论》2012,(35):336-33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对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健 《学理论》2011,(33):62
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为国家为民族不懈艰苦奋斗、建立丰功伟绩的90年,也是不断培育伟大精神、弘扬优良传统的90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培育形成了许多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是  相似文献   

8.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广运 《理论导刊》2007,(10):105-10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在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下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为核心和主旋律,深刻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革命斗争中铸造和培育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岩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内驱力,为助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和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相似文献   

10.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的伟大实践中,所凝铸的一种崇高伟大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不仅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教育资源,还能帮助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反复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发出两个文件,两次召开全国工作会议,分别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重大部署。2004年底,中办、国办又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今年2月,根  相似文献   

13.
完成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任务,最终要落实到方法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科学的,并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教育方法,是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依托和主要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竭力克服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矛盾和困境,不失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一项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重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各项事业的根本指针,它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我们应当身体力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民族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丹柯网协办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家谈"征文活动(以下简称"大家谈"活动)圆满结束。这一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极为重要的任务"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 "大家谈"活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心策划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1,(1)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风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在战争中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锤炼与升华,是中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标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抗美援朝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能够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培育大学生国际主义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成长为能担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对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民族精神进行了不断的探讨,本文对所涉及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特征和培育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提出一些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倪景泉 《求知》2004,(10):24-25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而且要深入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现阶段,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正确认清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5,(10)
<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激发人们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也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为深入了解宁河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推动宁河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上水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采取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