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或地区的外资普遍大幅度衰减。随着近期经济的复苏,在今后2至3年期间内,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去年夏季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起,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股市低落、大批银行倒闭,进而引发全世界各地股市普遍下跌和汇市动荡。这是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又一次影响深入、波及广泛、持续时间较长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是深刻的,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值得总结和反思。目前,东南亚各国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相信定会从中获取教益,从而使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俞文岚 《东南亚》2011,(1):8-16
2010年,南亚各国似乎可以开始从政治动荡走向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然而各国普遍继续存在的党派纷争,仍为地区未来的安定发展蒙上了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南亚各国新政府仍然把发展经济,注重民生作为工作中心,各国普遍走出了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开始了经济的恢复性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展望21世纪初的东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泰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象温疫一样迅速在东南亚地区蔓延。一年多来.该地区笼罩在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阴影中。这些危机已给东南亚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影响了这一地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研究当前和今后的东南亚形势,对我国的安全很有现实意义。一、当前东南亚国家形势的新变化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演变.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已由当初表现的货币危机引发为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安全、外交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严重危机.其主要表现在:1.金融危机蔓延.各国损失惨重。一年多来.金融危机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特别是泰…  相似文献   

5.
日本、韩国、俄国和蒙古等东北亚各国是我国最重要的客源地区。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中国旅游市场深受影响。准确地评估金融危机对东北亚诸国旅华市场的影响,及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对策,制定出相宜的政策,挽回颓势,减少损失,继续维持乃至保持东北亚旅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指的是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经济整体。1997年7月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整个东南亚地区,继而冲击韩国、日本和香港,欧美股市也受到震荡。进入1998年,亚洲金融市场动荡尚未结束,俄罗斯又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亚洲开发银行1998年4月23日预测,东南亚金融危机将使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约一个百分点,使全球贸易额…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1997年中,至今尚未完全平息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近期全球瞩目的焦点。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从1997年初到7月2日在泰国首发,接着蔓延到菲律宾,8月趋势横扫印尼、马来西亚,波及新加坡、香港,震撼了韩国、日本,危及台湾。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各国济混乱,通货膨胀,金融机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延续一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对外政策等各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一些国家如泰国、印尼甚至于濒临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泰国、印尼、菲律宾领导人被迫下台,政局不稳,人心浮动甚至引发骚乱。经济危机还打乱了东盟一体化的时间表,破坏了东盟的独立性,对今后东盟的内外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一、稳定政局,进行政治社会经济改革是东盟近期内的主要任务维护政局和社会稳定是渡过危机恢复发展的首要条件。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9.
前言 由于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对策,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似乎已经摆脱了最糟糕的状态。而且,急剧恶化的实体经济活动也因此而开始恢复。笔者至2008年12月初有幸作为JICA(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专家在越南滞留,其后于2009年3月又访问了泰国、老挝、越南。这样便有机会看到这次金融危机波及中进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因此拟在这里做一个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初以来,由泰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地区,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在东南亚国家,除新加坡外,马来西亚经济基础最好,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然而,在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也在劫难逃。本文试就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政府的对策作一分析。一、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影响马来西亚的金融危机,早在去年5月间已出现某些征兆。在泰国货币一再受到投机商的狙击和泰株汇率不断波动的影响下,马来西亚的外汇市场也开始出现动荡。在此间,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就曾在外汇市场抛售20亿美元来稳定马元汇价。…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利用外资工作的借鉴意义江西上饶地委党校罗时平今年7月,因泰铢贬值而引发了一场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冲击波还使远在天涯的巴西、希腊、波兰、捷克、南非等美洲、东欧和非洲国家的金融市场出现了连锁反应。对于这场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人士...  相似文献   

12.
1997年7月初,由泰铁贬值引起的东南亚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亚洲,波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这场金融危机对一向被世人认为世界上增长较快的东南亚经济的今后发展投下了阴影,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因值得人们思考、总结,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D。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因东南亚金融危机概括起来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内因,即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慢,结构不合理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呆帐坏帐严重。进入…  相似文献   

13.
进入1999年以来,东南亚各国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出,该地区的金融危机已渡过了最严重的时间。不过,美国《华尔街日报》1999年4月14日的一篇文章指出,在金融危机的结束和健康经济增长的恢复之间,还横亘着一条鸿沟。用“鸿沟”一词来说明东南亚经济从结束危机到走向健康发展的艰难,当然过分强调了困难。但是,1997年6月开始爆发、持续了一年多的金融危机,确实暴露了该地区经济在较长时期的高速发展中累积的多方面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各方面的后果也甚为严重,在经济上反映得最为突出的是导致了东南亚经济特别是原来东…  相似文献   

14.
鲍红 《国际交流》2009,(4):12-13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世界经济出现六十年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八十年来大幅度下降。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并前所未有地加强合作与协调,世界经济在下半年出现触底、企稳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经济衰退之后,对东南亚的虚拟与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溢出”效应的加强和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东南亚经济在2009年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东南亚各国在采取各种积极灵活的应对举措的同时,大力推进东盟区域内部的经济整合,加大泛区域甚至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并积极争取外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影响巨大。鉴于此,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更有责任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探寻危机治理的合理且有效的策略和方式,以此为其他国家应对和治理危机提供经验借鉴和策略支持,从而展现自身价值和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东盟各国突然爆发金融危机,这是人们未曾预料到的。1997年7月初,泰国货币值骤然下跌,刮起了金融风暴,席卷着东南亚。东盟各国货币纷纷贬值,股市暴跌,资本外逃,外汇储备陡然下降。东南亚金融危机在10月初又冲击香港和台湾,11月又波及韩国和日本。日元与美元汇率大幅下降,又回击了东南亚,也引起俄罗斯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对国际社会造成重大震撼,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也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重大措施,决心抵制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坚决维护人民币不贬值,使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和持续发…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金融风暴余波未了卢传敏1994年12月,墨西哥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比索狂贬、外资大量抽逃、股市暴跌。这场危机已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和不安。各国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在探讨这场危机的根源和教训。1995年2月22日,中国首钢国际研究所邀请外交部、中联部...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1997年的前30年里,东盟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盟各国采取积极措施,经济步人复苏。  相似文献   

20.
在世纪之交,东南亚国家经历了空前的金融危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多数国家经济急剧衰退,但也开始显露趋稳或复苏的迹象。在跨入1999年的前夕,东南亚五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引人关注。一、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经济的巨大冲击自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