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重大历史任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部署上来,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和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中央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概括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勾勒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乡村社会的美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领导人民执政兴国的内在联系,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领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发展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发展先进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这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妇女占妇女总数的80%,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农村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解放程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农村建设中能否促进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和自身等各种因素,当前农村妇女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妇女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但目前农村仍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治安问题。因此,公安机关必须从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加强自身建设等多方着手,努力做好农村治安工作,以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抓新农村建设必须抓县级建设,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变成新村建设。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适应新形势需要,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并做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发展战略,并且指出这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华南某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参观,在看到成绩的同时,笔者透过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加强小城镇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党中央作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英明之举。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农村政治建设应达到的目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务实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性,理顺"两委"之间的关系;发展农村教育、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公正、透明的农村基层政权;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建设是带动新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一个地方城镇化水平较高,就能充分发挥城市集聚功能的作用,新农村建设步伐就越快。为此,应做到:城镇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相结合;城镇建设与地方民族文化相结合;城镇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城镇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城镇建设与制度安排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并延续至今的一些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所形成的"体制锁定",依然滞阻着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它使农村的制度变迁在"路径依赖"的基础上陷入了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因此,努力突破当前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所造成的"体制锁定",实现良性的制度变迁,是当今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统一战线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发展而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户籍制度的初衷基本上顺应当时社会形势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有一定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在演进过程中其功能被人为异化了,它侵害了农民的宪法权益,也与平等、自由、公正的宪法理念背道而驰,它是"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障碍,我们必须以宪政的眼光重新审视并改革之.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自身要明确定位、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办学形式和内容、创建开放的办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深了党对文明建设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能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的推进政治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运行法治化,能进一步改善党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领导,极大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还不具备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理想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这就出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社会主义体制,我们可以称之为落后 理想体制。这一体制有其内在的矛盾性。邓小平在总结这一体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概念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它表现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电子政务内涵不仅体现了制度形式的政治文明 ,也体现了观念形态的政治文明 ,更体现了设施形态的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电子政务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还涉及到政府在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 ,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换 ,因此推行电子政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的重要途径。推行电子政务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保证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广义上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从1956年到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格局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978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进行的;党的十六大以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深层次社会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联而进行的。在全社会树立起以工助农、以工养农的理念,发展现代规模农业,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农民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根本问题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当前,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继续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