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林贤浩 《政法学刊》2003,20(1):56-59
毒品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以及毒品市场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畸型发展,如果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或许可以找出毒品犯罪的内在根源,或许禁毒工作会更加强调经济因素的考虑。其具体措施是:加大禁毒经费投入;讲求禁毒工作效益;应用经济惩罚手段;加大反“洗钱”力度以摧毁贩毒集团经济实力等。  相似文献   

2.
法律的经济分析工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弘道 《法学研究》2004,26(4):134-147
法律市场假设是经济分析的前提 ,法律运行中的弊端通常就产生于法律市场的交易中。供给与需求、成本与收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政府既供给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基础 ,也可能破坏和掠夺这一基础。法律需求是公共选择的过程 ,具有不确定性 ,可能被人为夸大 ,也可能被人为低估。政府对市场过于敏感 ,对干预市场的法律法规过于自信 ,会导致“非市场”需求的扭曲。法律成本不确定 ,使得人们难以选择、发现最符合效率原则的立法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禁毒工作方针中“堵源截流”是禁毒工作的核心,也是关键,而“堵源截流”的客体与对象不仅仅是毒品的物质流,也包括毒资的资金流。因为毒品犯罪过程是由物质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构成的,信息流是物质流与资金流畅通的平台。其中物质流的“堵源截流”主要是要查堵毒品的来源,截断毒品的流通渠道,监控毒品犯罪的物质交易环节。这是缉毒执法部门缉毒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实际上另一支流——资金流是否畅通对毒品犯罪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资金流的“堵源截流”尤为关键,而这方面的侦查与控制相对薄弱。资金流的“堵源”就是追缴贩毒的非法收益的,打击洗钱犯罪活动。因为在金融机构的协助和配合下,清查毒品犯罪的非法收益,没收毒品犯罪分子的一切财产,从经济上彻  相似文献   

4.
禁毒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将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再次对种毒、制毒、贩毒和吸毒亮出了“利剑”,进一步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社会成本的法律控制问题,首先论证了为何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社会成本控制,对此,该文侧重于从知识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了社会成本法律控制的必要性。其次,论证了法律在控制社会成本时的两个转换,即民主方式的控制和权利方式的控制,并说明了二者发生和转换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桑本谦 《现代法学》2007,29(5):16-26
受国家支付能力的限制,法律控制的范围不应过度扩展。在理论上,法律控制的合理边界应当确定在边际控制收益与边际控制成本恰好相等的位置上。因此,为了节省公共资源的投入,国家就要被迫限定法律的控制的范围,甚至会有意保留一些法律空白,许多有害行为因此可以"逍遥法外"。通奸和手机传播黄色短信就属此类有害行为。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的法律适用──简析关于执行《关于禁毒的决定》的司法解释(上)郭群,熊选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即着手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审判工作经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相似文献   

8.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具有的迂回性特点.决定了该种交易面对高额的迂回链条断裂成本、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前述两种成本的制度手段.包括法律规则、行业自律规则和企业内部操作规则,这三种规则在普适性与针对性、稳定性与可变性问题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不可混为一谈.控制金融衍生品交易宏观风险的主要法律手段是明确交易主体资格和各行业协会自律监管组织的法律地位,控制金融衍生品交易微观风险的主要法律手段是解决法律制度发展的相对滞后性问题、法律适用的不可预测性与差异性问题、各国法律适用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9.
毒品类型多样化和交易隐蔽化对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提出更高要求,而当前检察机关参与毒品犯罪诉源治理主动性不足,效能没有充分释放。将刑事治理效能置于社会治理体系中系统审视,推动毒品犯罪诉源治理,为检察机关禁毒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要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对从严打击的刑事政策导向予以修正。用好用足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在禁毒工作中精准运用检察建议、大数据、法治宣传等具体诉源治理措施,将重罪检察工作融入国家治理大局中。  相似文献   

10.
赵毅  王平  郑振玉 《中国司法》2007,(11):34-36
吸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吸毒以及所引发的违法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减少毒品供应、减少毒品需求、降低毒品危害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减少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劳教戒毒工作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安强制戒毒、社会自愿戒毒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戒毒工作体系。近年来,按照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劳教系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禁毒执法安全合作是澜湄五国应对日益严峻的流域毒品犯罪的主动选择。澜湄国家各个效力位阶的禁毒合作法律规范都在不同程度上滞后于流域禁毒合作的实际需要,国际法的权威性不足、双边条约覆盖面窄以及各国国内法刚性规定间的冲突,成为流域禁毒执法安全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应以周边国家融通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全方位增强禁毒法律规范的实效。具言之,推动完善相关禁毒法律规范的顶层构建,提高合作纲领的权威性,完善国内禁毒法体系,使国内禁毒法与国际禁毒法接轨;同时丰富双边条约的内容,扩大条约覆盖范围,压缩法外之地,以期为澜湄国家禁毒执法安全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学》2016,(3):83-97
通过对各个法律效率评价标准进行评述,提出法律成本收益分析法是测算法律效率的可操作的有效标准。在理论上将法律成本进一步分解为法律制定成本与法律实施成本,其中,法律制定成本属于沉没成本,不应纳入法律效率的评价模型之中;法律实施成本包括脱序成本、第二类摩擦成本及失益成本。对于法律收益,提出以法律目标为指引的确定方法。本文同时给出每一类法律成本及收益的具体测度方案,并构建出法律效率量化的理论框架,最终通过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验证了该理论框架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得法律效率评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庞德作为社会法学派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对于法律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本文主要从庞德的代表作《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入手简要考察了庞德的法律观,认为庞德以利益为法律发挥其作用的基点,将法律作为当代社会调整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强调由于法律的局限性,社会控制也离不开社会其他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各国关于毒品的法律、政策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减少供应、减少需求、减少危害。中国:四禁并举+综合治理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公安部、外交部、海关总署负责人组成我国麻醉药品管理与禁毒协调会议。1990年,国务院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禁毒工作。政府的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倡导禁毒工作的综合治理。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决定。1995年,国务院发布《强制戒毒办法》。  相似文献   

15.
徐星河 《法制与经济》2013,(8):72-73,75
传统观点都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刑事和解的功能及应用加以分析,但在刑事案件不断增长的今天,不得不考虑社会效率问题。刑事和解中各方主体的成本与收益是社会效益的直接体现,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刑事和解显得很有必要,对各方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分析,也能更好地了解刑事和解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可以使青少年树立禁毒意识,自觉拒绝毒品,减少吸毒人员,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那么怎样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呢?首先是政府部门要把青少年禁毒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来抓;第二是要加大对青少年禁毒工作的宣传力度,其次是不断地健全、完善、落实对青少年吸毒人员的帮教措施,另外还要落实处罚措施,建立青少年吸毒人员劳教场所。  相似文献   

17.
毒品犯罪需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依法开展禁毒综合治理.不断健全禁毒综合治理体系,对于实现我国禁毒斗争形势的持续好转具有重要意义。今年2月22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印发了《2010年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对做好今年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判毒品犯罪案件.以审判为中心大力开展禁毒综合治理工作.对扩大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切实贯彻好国家禁毒委员会的要求.加大人民法院参与禁毒综合治理的力度.现就人民法院2010年做好禁毒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际禁毒公约与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发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毒品犯罪仍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我国已于1989年9月批准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并据此颁行了《关于禁毒的决定》.由于国际禁毒公约对缔约国国内禁毒立法具有制约关系,因此,从国际禁毒公约的角度对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发展与完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刑事侦查成本是指侦查机关为了侦破和管控刑事案件所花费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侦查成本的投入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案件的侦查效益。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换来的若是较低的收益,不仅有失公允,而且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结合我国侦查实践,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刑事侦查成本,并借鉴国外控制侦查成本的经验,提出我国控制侦查成本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21,(3):107-118
涉毒隐语贯穿涉毒活动的各个环节,藏匿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中。涉毒隐语的封闭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使得涉毒交流信息更加隐蔽,为禁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涉毒活动增添了障碍,进而加大了办案人员发现涉毒线索、收集毒品违法犯罪情报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难度,为毒情监测、毒品犯罪预防增加了障碍。从涉毒隐语的基本属性出发,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当前涉毒隐语的发展趋势,从语言学角度,借助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探索涉毒隐语的识别路径对于禁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