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也谈拉丁美洲的贫困问题江时学拉美的贫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贫困”的含义和概念尚无定论。在论述贫困问题时,必须对贫困的概念有一明确的共识。然而,国内外学术界和有关国际机构对“贫困”的解释是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已是一座“理论的坟场”。背负着巨额经营不当的外债,借鉴拙劣仿效的意识形态,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奥斯卡.阿里亚斯博士警示的那样,“使用种种口头驱魔术追求乌托邦式的前程,我们唯一得到的是发展的失败和贫困的加剧。”登上权力宝座的政治家做出永远不会兑现的承诺  相似文献   

3.
拉美贫困问题与“民众经济”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贫困问题与“民众经济”的兴起郝名玮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经过前些年的大起大落后,近几年出现缓慢复苏的态势。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长时期遗留下来的贫困和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本文拟就拉美的贫困问题以及自发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海内与海外》2020,(1):20-21
江苏省海门市林西村,有“华侨村”、“跨国经营第一村”之称。2013年4月,林西村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村级侨联组织。“林西村位于海门市三星镇西北角,地处偏僻,这个村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就算有了救济粮,一些村民们家连烧火的柴草都没有”曾在这里担任10多年村支书的蔡云松说起往事,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5.
纽扣的由来     
在中国,宋代以前的衣服,都是以系带联结,在胸前或腋下,有一对带子,称“结带”。随着手工技艺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纽扣来联结衣服。纽扣比较结带既简便,又坚固,不易拉开;同时,在某种上意义上也是对衣服的一种美化。最初的纽扣,是由“结带”演变而来。它是用衣服和木料,斜向剪成很窄的,约1厘米左右的斜条,再用针线精心缝制,并用此细条在手上绕“圈”相套在一起,再一环套一环地紧成小圆疙瘩,俗称“蒜母疙瘩”。最后,用同样的细条作环〔即“扣眼”),两者相扣,称“纽扣”。如今,乡村妇女和老年妇女仍用此法制作纽扣。考古发…  相似文献   

6.
残酷的亚洲金融危机记者:蔡博士,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但沉重地打击了东南亚各国及韩国的经济,而且,给这些国家的金融业带来了“灭顶之灾”。请你介绍一下“受灾”情况。蔡博士:1997年末在印尼政府宣布关闭16家银行之后,泰国政府宣布关闭56家金融机构,“关、停、并、转”整编成6-7个金融集团。在新加坡,2家中型银行相互兼并,几家大银行因为对印尼等国家投资的坏帐所拖累,也有大型兼并之可能。更有甚者,泰国的4家商业银行,为求生存而转向欧美及台湾资本谋求“注资入股”,却因买方发现这几家银行的坏帐“…  相似文献   

7.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和日本“军用手票”大量涌入中国。同时日本在中国大陆扶植的伪满洲国、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南京伪国民政府等也相继成立了“满洲中央银行”、“察南银行”、“冀东银行”、“华兴商业银行”、“蒙疆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和“中国联合储备银行”等七家伪政权银行,加入了掠夺中国百姓血汗钱的行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日伪货币流通在中国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的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8.
对西伯利亚名称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往往根据西伯利亚的地理位置、历史,结合历史文献及当地民族的归属进行考证其名称的来源与意义。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然而,仅仅考虑上述方面还不足以科学地对西伯利亚的名称意义进行解释。本研究认为,还应该从历史语言的角度,通过讨论同源词来进行佐证才能够科学和合理地解释西伯利亚名称的意义。从语言的同源词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西伯利亚名称的意义可以局限在两种比较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为源于阿尔泰语系的“泥泞、潮湿”之地,另为“鲜卑”。而“泥泞”才是合理的释义。  相似文献   

9.
智利政局稳定经济增势不衰王晓燕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1993年智利经济出现了连续10年增长的好形势,被西方人士称为拉美的“一只虎”。1993年4月在汉堡举行的美洲开发银行大会上该银行董事劳伦斯·萨默斯说,“智利己成为其他国家及美洲开发银行的好样板...  相似文献   

10.
越南西北地区南亚语系诸民族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越南西北地区的南亚语系各个民族,以前统称为“舍”。在印度支那半岛,“舍”的称谓已很久远,但各地因发音不同而略有差异。在越南,一般称“舍”或“捨”,也称“卡”。在老挝、泰国和缅甸,则称“佧”或“卡”。 这些被称为“舍”或“卡”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而且,有的民族有两、三个称谓。这给研究工作和民族识别带来了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