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本案情 2000年8月某国有盐业公司(负责该地区的食用盐批发零售及企业工业用盐的供应),投资30万元,与另一入股人贾某(该人为盐业公司中层干部)以实物入股20万元成立一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盐业公司占公司60%股份,贾某所占公司40%股份,并于同年9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资金为50万元,经营范围:工业盐零售、化工产品等.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因为有大股东盐业公司的背景而获得向本地区销售工业盐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正一、基本案情甲于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江西某地任税务局副局长,此后与该地商人乙相识,成为朋友。2005年初,乙与甲及乙的另一位商人朋友丙三人闲聊,乙向甲提出自己刚刚收购了一个煤矿,甲如有闲置资金可以入股投资,甲即于当年1月入股50万元,同时,丙也入股  相似文献   

3.
小公司偷漏税款63万 安徽省宿州市民政福利建材公司隶属宿州市民政局,是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创建于1985年,现有职工近30人。公司主要经营各种玻璃及房屋装修材料。 到1996年底,该公司拥有资产161.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6.72万元,流动资产74.66万元,负债76.49万元(包括:银行借款3万元,吸收社会闲置资金28.35万元,职工入股11万元,个人风险金4.6万元,应付帐款29.02万元,上交金0.52万元,所有者权益84.72万元,未分配利润-3.17万元,企业留利1.34万元,就是这样一小规模的集体企业,居然在1995~1996两年间偷税、漏税额竟达63万余元。  相似文献   

4.
正案件背景:A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未经股东会决议,自行决定以公司名义同B公司签订了增资入股合同并加盖了公司印章,合同约定B出资1000万元加入A公司,A公司负责办理增资入股手续。合同签订后,B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但A公司股东会在讨论B增资入股事宜时,未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决议通过,合同无法继续履行。B提起诉讼,请求判令A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按约定承担违约责任。A公司抗辩认为增资入股事宜未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决议通过,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其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5.
纠纷背景2017年3月,张某与某旅游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书》,约定:张某以旅游山庄、承包的山林溪滩等折价400万元入股公司,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磐安县某景区;景区的开发和管理由旅游公司负责,从2017年5月1日开始,公司每月向张某支付不少于投资额1.5%(即每月6万元)的利润分红,若实际分红未达到该比例,由公司补足...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为了规范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行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公司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入股,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作价总金额可以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但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第四条 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属于国家科委颁布的高新技术范围;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A公司是一信托公司,1994年5月,B服装厂因资金缺乏,与A公司签订一合同融通资金。合同规定:服装厂将其估价为300万元人民币的厂房出售给A公司,A公司在付款后取得该厂房的所有权;与此同时,A公司将该厂房作为租赁物租赁给服装厂使用;服装厂在使用该租赁物时,按实际使用资金情况,以月利率0.8%的比例向A公司支付租金,租期两年;除向A公司支付租金外,服装厂每季度还向A公司支付30万元人民币,两年以后,服装厂再支付剩余的现金便重新取回该厂房的所有权。合同签订后,服装厂又根据A公司的要  相似文献   

8.
案情 原服装厂工人、个体裁缝郑某为开辟资金来源、扩大经营规模,与待业青年张某等四人商议共同经营:郑某在五年中提供房屋一间及服装加工设备(折价五千元),张某投入价值约三千元的运输工具,其余三人各以两千元入股。后街道办事处向郑某介绍一人以一千元入股,经张某四人  相似文献   

9.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疑难问题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波 《中国检察官》2010,(12):17-20
田某某于2003年至2006年间,以个人投资生意、入股他人公司等名义,以借款的方式,或以投资获利后进行分红.或以2分至4分等不同利率回报为承诺,向20余人(户)吸收存款4300余万元。上述20余人(户)多人与其有亲属或朋友关系。田某某获取款项后基本转以高利借与他人.从中赚取利息差。至案发时尚有859万余元资金未能归还。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作为股东的房地产开发商与项目公司人格独立,即使项目公司解散,通常也无法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承担责任,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有限责任的庇护。项目公司的"短命"现象并不符合公司永续存在的特征,房地产开发商涉嫌滥用了项目公司的公司人格。从常理出发,房地产开发商是项目公司的所房地产项目公司,是作为股东的房地产开发商专为开发特定的房地产项目而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股东以资金或是土地使用权入股建立项目公司,以开发特定房地产为其经营目的 ;各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由公司章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以专利权入股,入股时应当办理专利权转让手续。但是,有的公司成立时,不是以专利权本身,而是以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使用权作为公司股份,这种现象在目前的实践中非常普遍,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一般也予以认可。然而,这种做法真的合乎公司法的要求吗?本文以下就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专利申请权入股专利申请权是可以就特定技术向专利局申请专利的权利。专利申请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取得:一是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在单位(在职务发明的情形下)对发明创造拥有的原始专利申请权;二是其他人通过继受(…  相似文献   

12.
黄晓亮 《人民检察》2022,(20):43-44
<正>覃某与钱某注册成立不具备投资理财资格的A公司,以投资多个项目为名,在社会上公开宣传。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A公司累计向228人吸收资金共计747.8万。其中,以甲项目的名义吸收资金567万元,但实际用于投入该项目的资金仅有50万元左右,其他资金被挪作他用或者去向不明。在该非法集资案件中,能否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与是否需要数罪并罚紧密相连。对此,需要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结合刑法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一、用途混合不影响非法占有目的认定  相似文献   

13.
审计署查出粤海铁路公司原领导班子成员套取建设资金657万元,这些资金被当作奖金福利发给了职工个人,于是责成粤海公司悉数追回奖金,但粤海公司虚假退缴资金。公司原领导班子五名成员被法院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和受贿罪一审判刑。  相似文献   

14.
郝卫中,是1996年团中央在洛川县培育的农村工作新亮点——苹果协会的技术董事长。2005年他自筹资金创建了"百益乡仁里府农高果友协会",2008年将原协会变更为"创源苹果专业合作社",任会长。目前,该合作社有办公楼6间,会员600名,入股会员120户,入股资金50万元,并在县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建中土地使用权的作价入股黄河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建过程中,涉及到国有企业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如何作价入股进入到改建了的公司制企业之中,成为公司财产的组成部分。本文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一、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形式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努力营造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各类风险投资资金、融资担保金、科技贷款贴息资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金等,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例如上海市今年拨款4亿元成立了科技创业投资中心,增拨两亿元加强科技投资公司;北京市已连续建立3家创业投资公司和设立3家融资担保金,资金总额达12亿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担保金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担保金两亿元、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资金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资金3.1亿元;深圳市设立资金为2.5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公司,开展担保业务,今年8月又注资7亿元建立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 2008年初,卫某投资人民币900万元入股蔡某实际控制的南京某公司,参与公司经营,双方约定卫某有权随时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份.2011年底,在发现公司经营不善后,卫某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份,遭到蔡某拒绝,卫某遂起诉至原南京市白下区法院。该案经一、二审审理,原南京市白下区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均支持了卫某的诉求,判决公司向卫某支付股权回购款900万元及利息,并查封了该公司的核心资产。  相似文献   

18.
1995年2月25日,响水县物资公司与响水县化纤公司签订了联营协议书约定:“甲方(物资公司)负责组织货源三千吨,并负责销售;乙方(化纤公司),提供资金二十万元,待三千吨煤炭装上船,并待手续办好后,二十万元方可支付;甲方确保乙方资金  相似文献   

19.
人物简介:陈伍胜,1954年出生,17岁参加工作,1981年至1985年在浙江乐清市乡镇企业局担任副股长,1988年下海,以技术入股在安徽创建了求精电器厂,淘得"第一桶金"。1993年在柳市创办了乐清市泰星互感器公司,很快创下一年1500万元的产值。2000年,陈伍  相似文献   

20.
浙江李淑芳问:1989年1月,某百货公司将其所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商店承包给张某,当时注册资金为3万元。1991年3月换照后注册资金调整为10万元(其中8万元由百货公司投入,但在1989年6月验资后即被百货公司收回)。1989年12.月,张某以综合商店名义向某商贸公司借款3万元,但期满后未归还。商贸公司遂向法院起诉,将综合商店和百货公司列为共同被告。审理中,对百货公司是否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发包方抽逃资金,应承担连带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综合商店和商贸公司的债权债务发生在注册资金只有3万元期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