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远 《工友》2009,(7):44-45
或许你会说,第一份工作好找,只要投简历到一个没人申请的职位,你马上会接到电话通知,面试成功,立刻给你一份工作,当然,给你的薪水还要够养家糊口。这没什么,很容易。  相似文献   

2.
粱苹 《时代风采》2014,(24):24-26
艾滋病医生是李侠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份工作。云南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对艾滋病一度的妖魔化使绝大多数人心生恐惧,唯恐避之而不及,李侠却不离不弃,一干就是14年。 14年,是李侠职业成长的黄金年代,也是中国艾滋病治疗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井然有序、成就斐然的时期,李侠不仅是这一新兴领域的见证者,更是一名身体力行的参与者。是什么让李侠不改初衷,矢志不移?在不断发生医患冲突的今天,一个艾滋病医生是如何对待自己这份工作的?在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记者再度采访李侠……  相似文献   

3.
寒梅 《农村青年》2009,(2):23-25
8年前的一天,身体不适的江苏女孩俞群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为了不让她从精神上被病魔压倒,男友第一次对她撤了谎,随之而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给女友治病,父母用积蓄给自己买的新房卖了,原本有条不紊的工作一下子变成了几份工作,整天奔波在为女友筹钱治病的路上,很快背上了累累债务!  相似文献   

4.
邓志诚的故事告诉我们,主动出击是成功人生的永恒模式,机会永远不会自动找上门来。邓志诚到英国留过学,回国后有一份月薪过万的工作,可是他竟忽然选择去跑保险。他父亲惊叫道:“保险?这是下岗工人和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干的!”但这位在英国获得了MBA学位的青年认定了自己的方向,并用半年时间做到了公司个人总业绩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歌手克林顿·布莱克第一步收获:我学会了坚定不移第一份工作:报纸发行员今日成就:已经销售了逾1600万张唱片克林顿·布莱克14岁那年,得到了一份放学后替《休斯敦邮报》拉订户的工作。然而,没多久他就发现了这份工作真正的考验:人们大多不愿意陌生人冒冒失失地敲自己的家门,更何况敲门者还是一个推销报纸的小男孩。有一天,布莱克遇到了一位态度极其粗暴的户主,他开门一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后,马上对布莱克咆哮:“我根本不需要什么该死的报纸。”然后“砰”的一声将门关上。当时,布莱克愣住了,也很生气。不过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他还…  相似文献   

6.
应聘演员     
林华玉 《工友》2013,(10):48-48
赵胜在家窝了一年,最后禁不住老婆的嘟哝,只好出去找工作。赵胜出去之后才知道,以自己五十岁的高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太难了,赵胜找了整整一个月,也没有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这日,赵胜正在街上漫步,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家电影制片厂的门口,他看到一堆人正守在  相似文献   

7.
今年22岁的陈雪妍几年前从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在兴泰数码电子商厦做营业员。虽然每天站得双脚发胀,说得口干舌燥,一个月的薪金也就千把块钱,但陈雪妍很知足。现在正规大学生要找一份工作都不容易,自己一个职校毕业生能有这样一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8,(7):48-49
问:去年12月份,刘洪到某公司就职,为了谋到自己心仪的职位,她虚构曾经在该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后来,她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个职位。今年1月份,刘洪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但是不久前,公司时刘洪的工作能力有所不满,并时刘洪进行了背景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刘洪以前并没有这样一段工作经历。后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找刘洪谈话,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11,(18):9-10
面积不大,但干净整洁,书的数量不多,但都是职工自己爱看的书。 没有借书证,没有管理员,只有普普通通的一本借书登记表,我们随意翻看一本从7月份到8月份的借书登记表,竟然登记整整有17个页码,而每个页码可以登记26人次,这样算下来这两个月的时间竟有442人次借阅图书。  相似文献   

10.
喜欢去一个地方,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一个期待,一份未了的心愿亦或是一分牵挂。从苏州回来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想对苏州说点什‘么,却又迟迟不能开口。这正如我对自己真心喜欢的姑娘那样,总很难从嘴里说出来,哪怕内心真挚的感情炽烈到将要把自己烤干。  相似文献   

11.
十二 《工友》2015,(1):50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有一个念头:如果十年前,我看到这本书,我能体会到其中说的那些吗。我想,答案是,不能。又到了毕业季,看着姑娘们愁眉莫展的奔走于面试中,看到别人拿到了很好的工作,年薪多少多少,自己却还是不知道该去往何处。想起我当年那个时候,自己有很多想法。有一份工作,攒到足够的钱,然后随心所欲的玩几年,再回来上班。还好想好想开  相似文献   

12.
阿蓉 《农村青年》2011,(3):49-52
这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一名汽车推销员在业绩不佳面临被炒、女友又催要楼房同居的双重压力下,突发奇想,雇人截去自己的左手大拇指,声称被抢劫,妄图骗取30万元的巨额保险金和一份长期的工作,在人生旅途上好好喘口气、  相似文献   

13.
南方 《农村青年》2007,(2):26-28
“我哥叫楚海,我妈生下我以后,为了图省事,在我哥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妹’字。这就算我的名字了!” 楚海妹是四川广安人,毕业于广州一所师范学院。在经历了痛苦的“求职难”以后。她终于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到2006年8月,楚海妹已经建成12个“基地”,长期服务的“客户”达100多人。虽然月入一万多元在广州不算多,但她认为自己干得“很有价值”。 楚海妹干了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雷茂盛 《工友》2011,(9):44-44
我上大学时,憧憬着毕业以后干一番大事业。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进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兼职。大学4年,我都过着边学习边打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成功经验谈     
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从一个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以下以12种动物的精神做比喻,在它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工作观。一、尽职的牧羊犬:新新人类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缺乏责任感,作为一个新鲜人,学习建立负责任的观念,会让主管、同事觉得孺子可教。二、团结合作的蜜蜂:新鲜人进到公司,往往不知如何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工作。现在的企业很讲究Team Work,这不但包括藉由团队、寻求资源,也包含主动帮助别人,以团队为荣。三、坚韧执着的鲑鱼:新鲜人由于对自己的人生还不确定,常常三心二意的不知…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复活节,《纽约时报》举办了一次模拟天堂比赛,要求读者按自己的想象对天堂进行描绘,看谁描绘的最逼真、最可信。比赛通知刊出后,报社收到五千多份来稿,有绘画作品,有文字性描述,还有一些人寄来自己家牧场或别墅的照片,说那就是天堂。在这些来稿中,到底谁描绘的最逼真、最可信呢?由于编辑们都没去过天堂,因此他们决定把这些来稿交给纽约宗教领袖奥格神父来处理,由他决定谁是第一名。奥格神父接到稿件,第二天就作了回复,说,理所当然,埃罗德先生那处塔着小木屋的牧场最逼真、最可信的,他应该获得第一名,不过贝拉先生也…  相似文献   

17.
易安 《工友》2012,(2):26-27
小黄23岁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25岁跳槽,27岁自主创业失败,28岁进入新的单位,如今已经29岁了,他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激情了,工作平平淡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有多差,但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相似文献   

18.
阿君 《农村青年》2011,(4):51-53
两地分居。困境中遇上恩人孙宇航今年刚到而立之年,出生在河南信阳的大别山区。妻子田静和孙宇航同龄,两人又是老乡,均毕业于河南的名校——郑州大学。2004年7月,孙宇航大学毕业后,在郑州市中原区找到一份工作,此时,妻子已在豫南某市的财政系统工作。按照孙宇航的想法:自己先在郑州干着,等有了机会,再将妻子的关系调到郑州。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位淳厚善良的农民,从走出校园的第一天起,从在盐碱地上栽下第一棵小枣树起,他就把自己的誓言写在了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20.
王永光 《工友》2012,(11):45-45
王军从一所职高学校毕业后,忙着四处找工作,像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也怀着自己内心的一份梦想,打算通过自己的打拼留在这座自己上了三年学的城市。可是经过近一个月求职之后,却备受打击,因为根本没人瞧得上他这不入流的职高学历,真让王军有点伤不起。眼看租住的房子下个月就到期了,而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