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政治亚文化是政治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和性别等的不同,产生了有别于主流政治文化整体性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并在政治体系中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政治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说,现代学者更多的是从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框架、层次、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亚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传统政治文化从不同主体的视角下进行梳理,将繁复错节的传统政治文化进行细化。并且从广义的政治文化概念出发,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情感统一纳入到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参与是衡量民主的重要尺度。本文分析考察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为什么参与政治(动力机制)、怎样参与政治(方式)以及政治参与的发展程度等问题。边区农民的政治参与支持了对共产党政权的政治认同,有助于共产党实现广泛的社会动员,进一步推动了边区的民主化进程,也为边区广大农民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国政治民主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内部发生了阶层分化,已分化成五大社会阶层.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情系农民,终生致力于改变农民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地位,农民由衷地敬重和爱戴这位伟人,毛泽东与农民之间形成了息息相通的内在精神联系。本文试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主要是农民文化)对毛泽东农民情结形成的文化影响,从而揭示毛泽东从情感思想到行为实践的农民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谈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政治的发展,显著表现为人民对政治的参与,这不仅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对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来说,政治上能否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农村政治能否取得真正发展,要看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一、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全面改革是由农民在农村率先启动的。农村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在经济上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一是在政治上实行了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显著特征的基层群众…  相似文献   

6.
农民阶层是中国政治参与中"冷漠的大多数".而没有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国政治民主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完整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因为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原因内生、分化出不同的阶层,阶层分化对农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模式,将农民政治参与途径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意识教育,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社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状况、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农民政治参与越来越深入地走进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活,影响中国的政治决策。农民政治参与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和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贵州A、B两村设计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贵州农民政治信任状况总体不错,但农民普遍存在差序政治信任,对高层政府的信任比基层政府要高;政府执政水平对农民政治信任有一定作用,政府的经济绩效提升了农民政治信任,但政府工作能力、为民服务精神、工作作风都还有待提高;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政治信任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农民对不同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有显著差异,农民的国家和集体意识比较强烈,封建文化意识明显削弱;农民政治效能感能促进政治信任的形成,农民的政治效能感与农民对经济收入的公平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可以促成政治信任提高,农民更积极参与同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政治心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生活或政治关系表现出的一定的政治情感、态度、信仰、性格和价值取向 ,以及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所持的态度、兴趣、情绪、愿望、要求的总和的政治心理 ,它支配或调节着人的政治行为的一定倾向。任何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社会政治生活采取一定的态度 ,具有一定的政治心理倾向 ,形成一定的政治心理活动。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改革以来 ,伴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 ,中国农村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政治关键状况及权力运行机制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与此相联系 ,农民的政治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与特点 ,文章认为 :传统政治心理开始瓦解 ,现代政治心理开始形成 ,前者逐步向后者转化 ,传统政治心理与一定程度的现代政治心理并存。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民政治心理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民传统政治心理的主要特征是依附、驯服和顺从,并且具有二重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现代政治心理不断生成。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现代政治心理进一步发展。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由于历史的惯性,农民政治心理的传统因素仍然存在,我们需要探索促进农民政治心理进一步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实践与探索经历了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体制的初步创立与实践、畸形发展、复归与顺利发展等三个历史阶段。这对于准确认识农民政治参与及其制度化的特点以及规律,进一步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科学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民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农民积极的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是在知识分子的主导下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士人政治"形态中形成了"超越"与"介入"的政治文化传统,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压力强化了这种传统,并促使他们成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知识分子运用政治力量完成了国家建设所需的信仰重塑与组织重建工作。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兴起,知识分子逐渐向知识--政治精英转化,并且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建设的共同信仰,选择了共产党作为国家建设的领导力量,实现了与农民等其他阶级的联合,最终完成了国家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治文化这一政治学概念框架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的视角 ,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权威主义和等级制 ,道德和人格主义 ,均平、中庸观念和明哲保身意识的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一个与地域型、依附型、封闭型和目的型政治文化相对应的政治传承系统 ,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和政治运行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对党政治认同问题可借助传统农民——新型农民、非执政党——执政党、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三条线索构建的分析框架进行梳理,借助这一分析结构,提升农民对党政治认同度的机制设计应当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促进机制的有效性;二是促进机制选择的民主法理性;三促进机制选择的伦理正当性。具体而言,就是构建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机制;构建党在农村执政权行使过程的认同机制;构建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效果的认同机制;构建农民对党执政理念的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是在农村实行的一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元结构转型过程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其中,农民公民意识缺乏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表现为农民缺乏主体意识、权利和责任意识模糊、道德和法治意识淡薄、契约和合作精神薄弱以及民主政治参与意识扭曲。探究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障碍,主要在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村民主基层民主制度不完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第三空间发展缓慢、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限制以及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制约。本文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出发,围绕其核心的理念对农民公民意识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为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农民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农民的制度化参与与非制度化参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由非制度化参与走向制度化参与的对策,以期能对我国的农村政治发展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与和谐的农村民主政治,在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应该是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文章借鉴政治参与理论分析研究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带来的影响,提出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政治支撑。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及其组织体系成为政治整合的主要力量,而通过广泛的群众动员开展政治运动,则成为政治整合的主要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整合打破了传统国家所依赖的文化基础和社会联系,强化了农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同时重塑了农村社会内部的关系结构,使传统的"国家—地主士绅—农民"之间的三角关系变成了"国家—农民"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