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文化的同质化,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高度相关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文化认同其核心就是价值观的认同,文化认同的选择性特征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得到彰显。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对传统文化认同进行重构和再造,以期达成新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同一化与同质化,而是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从而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其化解之道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只有承认文化差异,保持本民族特色,与异质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处,才是全球化趋势下民族文化所应采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显示出世界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美好前景,同时各种文明的碰撞也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文化的认同问题。要消解认同危机,增强当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全面认识当代中国文化的多维特性,树立文化自觉;持续增强当代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培育文化自信;理性选择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交叠、融合甚至趋同愈演愈烈,中华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对当前文化认同的一些误区,提出了如何在全球化趋势下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的传播语境中,如何维系本国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而达到一种文化和谐状态是攸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中国当下的文化认同,存在着多民族文化认同与传统文化认同的双重危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径;必须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性相统一,在重新审视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元素意义的同时,通过具有创新精神的大众传媒以正确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受众。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美国小说常常站在强势人群一边,体现出对"他者"的偏见,如果认同了这种文化,就是认同了美国的强权主义文化。美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白种人、男权文化,美国小说的作者对这种文化的代表通常会给予肯定或赞誉之词,而对于他们的对立人物则常有贬低歪曲之嫌。阅读著名的美国小说《白鲸》、《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瑞普.凡.温克》之后,读者很可能认同其中对于异教徒、非裔美国人和女性的刻画,这就是接受了偏颇的文化暗示产生的结果,这样的文学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因为它是狭隘片面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成为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生存环境的重要术语,也成为中国发展现代性的“场域”,思考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离不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全球化本质上是“现代性”的全球扩张,现代性是文明面对现代化时的一种态度,是个人—群体应对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文化心性结构,所以中国的发展要建构中国的现代性,呼唤文化认同的重构。全球化时代创造了一个差异相遇的场域,需要在文化对话中寻求文化认同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本前提,国家、民族认同则是维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根同源,在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台独分裂势力,台湾民众和大陆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进而导致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模糊。因此,海峡两岸必须批驳文化台独,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同,进而促进两岸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最终达到两岸和平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全球化——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或"文化霸权主义";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样式,达到新的融合、整合,提升民族性(特色),体现"世界性",创造民族文化的新特色,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推行经济霸权,而且谋求文化霸权。为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我们应构建民族性与开放性和谐统一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06,78(1):36-43
适应后冷战结时期经济全球化在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领域的影响和反映,中国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政策的主张和行动,勾勒出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外交的轮廓和内容。包括对内巩固传统文化,丰富中国文化;对外参与和利用国际多边机制,推动文化保护、交流与合作;并在国际上主张文化多样性,开展文化外交。文化外交正丰富和充实着中国的总体外交,赋予中国外交更多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入,使国家主权面临日益严峻的冲击。各主权国家为了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不得不在经济管理、政治决策和国家管辖权等方面让渡部分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国家主权的保护,树立新的主权观,坚持主权平等, 维护国家利益,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和独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越来越清晰地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出来。我国大学作为保持、传播、创新知识的文化机构,一方面应责无旁贷地利用其文化理性反思、文化理性批判的功能,理性认识本土传统文化价值,向世界传播本土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应吸收、借鉴和传播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重建本民族新的文化精神,使我们的文化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解决我国的和平发展、人类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终极关切的哲学问题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无疑带来了文化意义上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虽然从表面上具有文化趋同的趋势,但是,它并不能由此带来文化上的同质化或西方化。相反,文化全球化恰恰是建立在文化多样性这一前提基础之上的。这表明,文化全球化内蕴着由多样文化共生并存而引发的矛盾冲突,而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整合则构成了文化全球化的逻辑旨归。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既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契机.又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造成严重冲击。具体分析全球化视野下的我国文化安全,从意识形态安全的维度分析,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的强势文化会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其价值观,以期改造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而影响国民的价值观;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度分析,文化全球化必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造成严重冲击,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的特点被削弱,民族文化的认同被消解,从而影响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化全球化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制度文化、科技教育、共同观念等方面都有了充分的表现,其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但也存在全球各文化力量严重失衡、全球交融限于外围、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局限。同时,国际上存在的文化霸权主义、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对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展望文化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以美国价值观实现全球文化的一元化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共同利益,全球各文化的多元互补应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普及,跨国和地区的经济交流与渗透,加剧了不同文化形态间的冲突与对立,应该从沟通、融汇、统一、协调方面实现人类的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全球化主要是指超越本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当今国际关系日益受到更为繁多、更为复杂的权力体系的作用和影响,文化作为其中一部分也正在成为国际关系中继安全贸易之后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传统安全观的角度分析文化安全问题,是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的重要理论方法。在文化安全主体方面,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主体是多元的,非传统安全观特别关注的是个体的文化安全与人类的文化安全;在文化安全的威胁来源方面,非传统安全观不仅注重文化安全威胁的外生因素,更注重文化安全威胁的内生因素;在文化安全的价值目标方面,非传统安全观不仅将文化视为国家竞争的"软实力",而且更强调合作共存,强调文化的真善美,强调文化在沟通不同文化群体及个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安全边界方面,非传统安全观强调以动态思维而非静态思维来看待文化的安全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变.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持续加剧,恐怖主义威胁着国际安全;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阻碍公正、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不发达国家的贫困依然是全球性问题.发展经济学如何应对新世纪复杂的经济环境,不但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严峻的现实挑战.发展经济学应该为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为消除贫困做出贡献.这应是发展经济学在全球化时代研究的方向和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