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种看法:业务干部象南瓜,越老越红;政治干部象丝瓜,越老越空。 这至少是一种误解。 当然,我们不能看到多年来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中确实存在着空的问题。有些政治工作人员,满足于背诵现成结论和几个并不正确的“流行观点”,动辄搞大批大斗、大轰大嗡的“运动”方式。这种“以不变  相似文献   

2.
在齐钢,只要提起郑焕中,大伙没有不服气的。有人说:“人家是大学生,眼下,虽说搞政工的‘不吃香’,可他还是干得挺欢。”有人说:“当领导的,都象他那样不搞歪门邪道,企业准能办好。”还有人说:“他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咬定青山不放松’。对政治工作老是一股劲。”是探索,也是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时许多政工干部感叹:“老办法不够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有人自怨自艾:“人家技术干部越老越甜,咱  相似文献   

3.
党的优秀政工干部熊元启同志提出的“三自”精神象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政工干部打开了思想工作的宝库。“三自”精神不仅成了政工干部的行动准则,也成了鼓舞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力量。我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决心学习“三自”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两个作用: 一是发挥表率作用。要在思想上做表率,树立坚定的马列主义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要在作风上做表率,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深入实际,紧密联系群众,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行动上做表率,象熊元启那样,在工作上和生活中,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多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调动政工干部的积极性,北京市东郊粮库对政工干部实行“三倾斜”、“三相同”政策。三倾斜是:工资向政工干部倾斜,办实体创收向政工干部倾斜,政治待遇向政工干部倾斜。三相同是:政工干部与业务干部同等使用,同等要求,创造同等机遇。这个粮库的党政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企业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受到责难较多、因而时时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两张皮”。“两张皮”象个“紧箍咒”,时不时会落在政工干部的头上,使他们“头痛”,施展不开,动弹不得。什么是“两张皮”? 思想政治工作要克服“两张皮”的说法,常常见于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上作本来是浑然一体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被人为地把它分成“两张皮”:生产行政干部只抓生产管理,政工干部只抓思想工作。这种管理体制不可能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一方面,政工干部对某些经济工作“靠不上”,“渗不进”;另一方面,因为有一批专职政工干部摆在那里,所以行政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依赖感,不想做,进而导致不会做。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脱离经济抓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许多政工干部不学经济,不懂经济。有人说,这样的政工干部身上“政治细胞”多,“经济细胞”少,这是说得很形象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点转入了经济建设,政工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输入“经济细胞”很重要。最近,胡耀邦同志指出:“宣传干部要懂得经济”。任仲夷、郭峰等同志也大声疾呼:政工干部要注意阅读经济报刊,学经济,让政工干部的“经济细胞”有所增多,这对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必要。否  相似文献   

8.
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是北京建工集团和青岛建设集团于2007年底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参股企业。成立五年来,公司党委着力加强对专兼职政工干部的“双向”培养,着力调整改善政工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着力构建以专职政工干部为中坚、兼职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业务干部“一岗双责”、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大政工”格局,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复合型政工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的改革,决不是取消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也决不是不要政工干部。相反,对政治工作,对政工干部的要求更高了,任务也更重、更艰巨了。政工干部要积极投身改革,争当改革的促进派,而不要站到潮流之外,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政工干部当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不足道”、“政治工作可有可无”、“政工干部无出息”等模糊观念,树立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改变政工干部不犯大错误就坐定了“铁交椅”的“终身制”,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定岗”的制度,使干部做到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称职的,继续留用;不称职的,重新安排工作。兼管群团工作的党政工作人员,每半年由基层投一次信任票,未过半数者,可自动辞职。由此而缺额的政工干部,或由公司党委选拔,或由公司党委招聘,或从自荐者中择优录用。这样做,政工干部才有压  相似文献   

10.
“失落感”一词的出现,有些年头了。它先是用在离休干部和退居二线的干部身上。用在政工干部身上,则是近两三年的事。在改革的大潮面前,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新时期,在党政职能分开的情况下,广大政工干部被认为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我们认为政工干部的“失落感”之说掩盖了近年来比较普遍存在的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和对政工干部不公正的态度。似乎问题就出在政工干部身上,是他们不适应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不适应新的体制转变的需要,不适应企业中党政职能分开的转换,思想上产生了消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到一篇报导,其中提到:“过去,在选拔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干部时,由于受‘左’的影响,往往只强调‘老政工’……因而造成了……不合理状况。”我认为这个提法是不合适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政工干部是党的专业干部。我们很多老政工干部经验丰富,业务熟练,他们是党的宝贵财富。不应把老政工干部都视为“左”的思想严重的人。使用“老政工”这一用语,伤害政工干部的感情。政工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理应和其他干部一样得到人们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把他们同“左”联系起来冠以“老”字,是不礼貌的。老政工干部中有许多卓越的人才。邓小平同志、胡耀邦同志都是老政工干部,他们的历史和现实贡献是人所共知的。就是在基层,不少老政工干部也在新时期的政治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一些政工干部经常反映:大报告没人听,尤其是青工更不感兴趣。的确,大报告弊端较多,归纳起来是三个字:“左”“空”“旧”。一“左”,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一些大报告充满了整久、压人的味道,职工们十分反感。二空,从理论到理论,照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中,宣传思想工作怎么办?当经济建设大潮卷来时,政工干部做什么?在少说多干的舆论中,宣传干部羞于再“说”;在精简人员的呼声中,政工干部难于再干;在“下海”、“经商”的浪潮中,党务干部不愿再当……如此种种现象,与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任务极不适应。看看我们党的发展史:每一次革命或建设的成功,都有先进思想广为传播而唤起民众的功劳;每一次革命或建设的失败,都有宣传失误、发动不力  相似文献   

14.
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来,我深深地感到,作为厂长,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完善新体制,用好手中的权力。我经常用“三不”、“三确立”告诫自己:一是不搞个人说了算,确立厂长和书记都是车辆段领导的思想。每周一次的行政碰头会,都请党、政、工、团领导同志参加。日常工作中遇有重大问题时,我都及时和党委书记通气。防止厂长在决策中的随意性。二是不认为行政管理是万能的,确立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的观点。前几年,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削弱,甚至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受到了非议,这些情况在我段也有表现。针对个别行政干部流露出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我多次在行政干部会上强调: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生产形势。三是不轻视政工干部,确立政工干部、行政干部都是我们党的干部的思想。我段的政工干部不计名,不计利,在大气候不利的情况下,顽强地工作,我从心眼里敬佩。政工干部、行政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我们对政工干部、行政干部在奖金分配、工作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如何从制度上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优势,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中央1989年七号、九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自动化仪表厂是生产工业用自动化仪表的中型企业。近几年来,厂党委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的新型政工干部队伍,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把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在政工队伍建设上,一些干部、职工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有的职工说:“政工干部是整人的。”也有的说:“政工部门是养闲人的地方,动嘴皮子出不来经济效益。”这些说法,使一些政工干部产生了“经济工作有宏图,政治工作没前途”等思想情绪。厂党委感到,这些认识不解决,职工对政工干部的看法不改变,政工队伍的  相似文献   

16.
首都一家大报登了一篇名为《堪忧的“张冠李戴”》的文章,对二汽首次向15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授予高级经济师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张冠李戴”。是啊,政工干部,特别是“具有30年思想政治工作经历,或66届大学毕业一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成就明显、有所建树的政工干部”,是本该有自己的职称的,为什么要打人家的“牌子”,戴人家的“帽子”?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为什么普遍发出了“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思想政治工作不灵了”的感叹?应该如何改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北京丝绸总厂的政工干部、行政管理干部和工人,作了推心置腹的座谈。  相似文献   

18.
张子祥同志是1979年11月由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转业到黎明机械公司的,开始担任车间技术副主任;1980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改任六十四车间党支部书记。他从事政治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支委们亲热地称他是“好班长”,群众深情地说他是“贴心人”。1981年和1982年,机动厂党委、公司党委分别授予他“优秀政工干部”的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人们誉为“基层政工干部的榜样”。当好班长,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张子祥同志当党支部书记之前,六十四车间是机动厂的后进单位,党支部也被划为三类支部,车间的干部和工人都有一肚子的怨气。能不能摘掉后进单位的帽子?车间二百多名职工都在注视着这  相似文献   

19.
做人的工作当然要关心人。一种是从思想上关心,一种是从生活上关心。有人把前一种关心叫做“拍肩膀”,把后一种关心叫做“拍胸脯”。“拍肩膀”是借用西方新闻界的一个用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西方新闻学著作中使用“拍肩膀新闻”这个词,形象地说明了记者和读者的关系,指出记者要成为读者的亲密朋友,使读者觉得记者是在同他谈心。借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就是要求政工干部成为职工的知心朋友,让职工对政工干部有亲切感。至于“拍胸脯”,是借用的另一种形象,意指某些干部对解决问题采取“打保票”式的态度。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形,某干部把胸脯一拍,说句“放心吧,我包了”之类的话,然后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20.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甜不甜,比比革命成功前”,曾是多年挂在人们嘴边的口号,对于教育人们,尤其是教育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青年继承革命传统,立志艰苦奋斗,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只是后来一把“忆苦思甜”绝对化、模式化,荒唐便生出了。一切东西都要这样“忆”,这样“比”,一切东西只能这样“忆”,这样“比”,结果越“忆”越觉得我们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越“比”越认定我们皆大圆满,毫无缺陷。谁若是稍一左顾右盼、不满现状或有几句微词,轻则被斥之为“忘本”、“崇洋媚外”,重则被冠之以“污蔑大好形势”、“攻击社会主义”等等“现行”的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