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水情 《廉政瞭望》2010,(24):60-60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农村集体“三资”)长期以来是广大农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农村基层监督管理的薄弱环节。南溪县大胆探索创新,于2009年底在全县15个乡镇推行农村集体“三资”托管咨询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0,(8):50-50
今年以来,左云县围绕解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难题,以“三个三”为切入点,即抓好“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监管,提升“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强化对“三个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创新农廉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黄雅娟 《先锋队》2010,(12):25-26
近年来,广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廉工作,通过扎实开展“三资”清查,建立“三资”代理服务、科学监管机制,有效探索了农村基层预防腐败的治本措施,有力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并得到了大同市委、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在广灵县成功召开了全市农廉三项重点工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三务公开、农民权益保障促进会)示范乡镇现场会。  相似文献   

4.
李青彦 《先锋队》2011,(2):19-19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历来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09年以来,浮山县根据地方“三资”管理的实际,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三资”管理的新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昌玉 《学习导报》2011,(23):54-54
社区是居(村)民自治组织,处于政府与居民、社会与家庭的连接地带,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缩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须从社区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利益福祉。2012年以来,恩施市盛家坝乡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率先在社区居委会开展以“五联”(经济联合、治安联防、人口联控、困难联帮、好事联办)为主要内容的“户联责任区”建设,推行居委会干部管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登封市嵩阳街道办事处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12,(9):40-42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基本抓手。社区建设离不开基层党建工作这只基本“抓手”,城市社区党建也只有在推动社区管理与建设中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源活力。福州市鼓楼区委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社区党组织要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多作贡献”的嘱托,近年来围绕创建“五在社区”(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目标,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创新“135”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即“强化一个领导核心”、“建设三支队伍”和“建立五项机制”)结合起来,将“135”模式引入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之中,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目前,“135”模式已经在福州市全面推广实施。一、强化一个领导核心。构筑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坚强堡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沈阳市浑南区沈抚新城通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创造性地探索出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激活了域内基层组织工作的一池春水。“七项规定”打造廉洁奉公的“阳光型政府”。为规范村级组织廉洁从政行为,加强涉农社区(村)的“三资”管理,沈抚新城纪工委联合党群办、综合办、农林局和各农村工作局共同协商研究,制定并严格实施了《沈抚新城涉农社区(村)“三资”管理工作七项规定》,即严禁报销招待费,严禁超支交通费,严禁不合理用工,严禁使用不规范票据,严禁发生新增加债务,严禁工程项目不按规定招标,严禁擅自发包集体资源、资产。沈抚新城纪工委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深入调查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接受他人礼金、违反规定擅自发包村集体土地、换届选举过程中贿选拉票、为他人出具虚假证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07,(6):9-9
四川省新津县近日出台了一套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制约机制,用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这些激励措施包括: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生活待遇,提高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涉农社区)干部的津贴;建立村(社区)干部考核机制,推行“固定报酬+绩效报酬”制度,将县定标准增加部分的50%作为固定补助,50%作为绩效报酬;在现行社保政策范围内,为城镇社区基层干部办理养老及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1.
为破解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缺失、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梁河县创新工作思路,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推进“三务公开”、强化“三资”监管等工作,通过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站,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王大勇 《廉政瞭望》2023,(24):87-87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如何丰富监督内涵、完善监督体系、提高办案质效,是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艰巨挑战。雅安市名山区纪委监委通过创新搭建“阳光‘三资’”平台、设立监检协作中心、深化“乡案县审”等方式,在推进监督工作及案件查办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监督模式打造阳光“三资”在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我们发现,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是基层微腐败的易发多发点位。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3,(30):8-8
广州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白云区经历着村改居、村民变市民的变迁,由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遏制集体资产的流失,在去年5个经济联社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广州市白云区从今年开始全面开展街道(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管理改革。推动行政事务、集体经济事务、自治管理事务分离,搭建资产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解决政府部门与社区关系不顺、职责不清、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成为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民政部牵头在安徽进行了社区体制改革的试点:铜官山区撤销街道办事处,实行“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径。尤其是“一个核心三个体系”的社区组织架构有效地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为此,笔者进一步提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石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基层政府是社会管理的直接负责者,社区是社会管理的落脚点,二者之间的互动决定基层社会管理的成效。本文以“苏南”苏州太仓的“政社互动”模式和“苏北”淮安的“助保工程”基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为例,探讨多元协作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周萍 《实事求是》2013,(5):62-65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站西路街道办事处提出的政府、社区组织、驻区单位、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的“五联动”管理机制,是自觉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一项举措,有利于实现社区管理效果的优化。在实践中,它不仅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正功能),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负功能)。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弱化其负向功能,对于我们创新社区管理、推动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16):44-44
今年7月起,四川省岳池县在村(社区)推行以“一接待二走访三结对四建制”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1234”工作法,即每天由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接待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走访每户群众两次以上,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成员和骨干党员三类与困难户结对,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民情台账制度、年度目标承诺制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四项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制度。通过推行“1234”工作法,做到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上海市逐步确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即市、区两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城市管理层次,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城市管理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在新体制下,社区治理的步伐不断迈向前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也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工作机制,即以“凝聚力工程”为总抓手,以社区党建带动社区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区参与为动力,以社区服务为重点,全面推进和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底,古蔺县先后在全县286个村(社区)设立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化解村级民主管理监督的难题,基本实现了“四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四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深化村务、党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干群关系,在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规模在一些地方日益增大,账目管理日趋复杂,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事关重大,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