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实现劳动者以所有者身份对待社会财产,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保证改革开放最终目标的实现,全国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历史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由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决定收入分配.这两种解说,都得不到逻辑和历史实践的充分支持.本文从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出发,依次证明,无论生产处在何种历史阶段,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唯一的历史依据.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个人拥有共同生产资料支配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个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广义的包括按劳分配,当它与按劳分配并列存在时,则狭义地指个人对生产资料私有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为私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  相似文献   

3.
王贵明  张雯雯 《探索》2007,1(6):144-149
共产主义作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建立在"公共占有的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之上的.所有制经历了从劳动者个体私有制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再到个人所有制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按照人的(也就是每个个体)的意愿而建立起来的,并且把消除强制,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本质.认识到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深刻内涵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不是某种既定的私有制,而是以权利可分割、可交换的个人所有权为基础的产权制度。市场经济是集中的封闭的所有制向分散的开放的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制是一个封闭性的所有制,是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应当退出竞争领域,但不等于国有经济也应当退出竞争领域,而是要改变国有经济的竞争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财产权利相互分离的、相互独立的个人产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指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社会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只有到了马克思讲的消灭了阶级差别的社会主义社会,全社会的劳动者才能作为无阶级差别的个人联合为"社会个人",实现"社会个人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即"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实际上是"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因而用重建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思想指导过渡时期公有制的改革在理论上是不适当的,由此而论证股份制是公有制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须"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①.实行这一变革,有两种历史方式:一是武装剥夺,二是和平赎买.二者,都只有在无产阶级已经"变成为统治阶级",建立了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②.  相似文献   

7.
在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所有权与整体产权能否协调,这是人们研究公有制形式时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对于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既“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又要“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的命题,人们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对其中“个人所有制”的内涵有不同认识。笔者以为,其实这个命题正是建立在对个人所有制的属性的正确理解,以及对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的统一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它意味着,这种“个人所有制”是在“协作和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的广大劳动者(必然是人口的绝大多数)拥有明晰权益的个人所有制;它也意味着,理想的公有制是一种将个体权益和公共权益有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两大目标。公平与效率既存在着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性,既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是政策选择的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键在体制。  相似文献   

9.
结社自由属于当代人权公约及宪法中所规定的基本人权,是一种具有"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双重属性、用于保障人与人之间形成固定关系的重要权利.在法律性质上,结社自由既是个人的自然权利、消极权利,更是个人联合或结合的权利.在形成"人的联合"方面,结社自由保障了个人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的自然本性,有利于使孤立的个人得以集结,并最终为建立市民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胡建兰 《唯实》2009,(4):83-86
所有制结构的演变是阶级阶层转变的根本原因,构建和谐社会中和谐的阶级阶层结构也就必须首先考虑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调整所有制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以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构建和谐阶级阶层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需要和想要是人类生存条件和欲求中的两个境界。在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自由对应需要的提供、而放纵则对应想要的满足;需要乃是每个人生存的“客观性”所在,而想要则是富有偏好特征的个性存在。一个机制完善的政府,不仅应该提供成员生存所需要的社会产品,并且应该针对不同成员的不同偏好,提供能迎合个性特征的“想要”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理论界开始了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种种问题的讨论,有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本来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来把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理论上的误区。本文对此观点持有异议,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包括按劳分配,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按劳分配不能以本企业的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结合的劳动创造为范围,也不能以省、市、自治区为范围,必须以全国的国有企业为统一的范围进行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必须高度重视在整体上对国有企业之间的级差收入调节问题.这种调节可以采用统一开征国有资产占有税的方式进行.经过对级差收入的调节后,国有企业就可以进行按其在市场实现的价值作出社会扣除后的按劳分配.需要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也会将职工的收入差距拉开,而这正是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杜光 《新视野》2001,19(5):25-27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我国实行的等级工资制就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按劳分配的涵义。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对这种分配方式最早作出阐述的是马克思。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生产者全部领回来的、也就是社会分配给他的,是他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中的哪一部分呢?我们可以从…  相似文献   

15.
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收益分配,其理论依据是使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值论和使用价值论为依据,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存在正相关,其主要表现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条件的公平性和内在要求、分配依据的合理性三个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与收入公平分配存在负相关,其主要表现在: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应用中的偏差、实施对象客观条件不同而导致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在收入公平分配中必须强化正相关、弱化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不是决定于生产中所使用的物的方面的因素。商品生产者所使用的物的生产要素 ,只是把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但不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因此它不是因为参与了商品的价值创造而参与价值的分配。不存在要素参与分配的这种价值基础。能作为商品价值分配依据的是现实的所有制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柏春 《理论学刊》2005,23(3):35-39
按劳分配的实质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其实现形式则是被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原则是通过竞争过程实现的,开放的劳动市场是必要的实现条件.为了充分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要打破各种垄断,充分开放市场,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动态的劳动价格参照系.  相似文献   

19.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含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继明 《学习论坛》2004,20(7):17-21
多种所有制并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法律基础。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决定 ,参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 ,同样也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 ,在商品经济中 ,财富的社会形式就是价值。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只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与各自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所作的贡献相一致 ,就不存在剥削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江泽民同志先后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分析了法律与道德在社会规范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认为,作为社会规范调控体系和治国方略的法律与道德,具有"刚柔相济"、"外内结合"、"窄宽互补"的作用.应以"德法相济"的思路,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