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建平县老官地镇党委不断创新载体,采取多项措施,狠抓了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创建党群共同致富信用联合体。由党员牵头组织,农户自愿参与,成员由5-10户组成,实行贷款互相担保、风险共同承担的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1年以来,昌图县适应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需要,在深化党群共同致富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活动。到目前,全县农村已建立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2672个,参区农民党员8817名,参区农户85510个,分别占全县农民党员和农户总数的52.6%和40.4%。 抓典型引导,推广专业区经验。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是在致富小组基础上开展的更高层次的党群共富活动。为使这一活动在全县农村真正推广开来,我们不急于求成,搞一轰而起、一轰而上,而是结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一中心,以党群共同致富为统领,深入开展“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实现我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飞跃提供组织保证。 2000年农村组织建设重点工作任务 一、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今年,参加党群共同致富组织  相似文献   

4.
党群共同致富信用联合体是由党员牵头,让5~10户有一定致富能力、恪守信用的农户在党组织的协调下自愿组合,成员之间实行贷款联保、风险共担,不用抵押,凭借信用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同一产业  相似文献   

5.
信息     
建平县认真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 辽宁省建平县委以“三组一区”活动为载体,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全县共建立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87个。党群共同致富小组、党群科技致富小组、党群共建精神文明小组1270个,发展科技示范户1144个,专业村44个,专业乡5个,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产业化进程。这种办法得到了到建平考察调研的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充分肯定。 (赵存忠)  相似文献   

6.
9月4日至5日,辽宁省委组织部在铁岭市召开了全省农村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交流了十几年来全省各地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的经验,对深入开展这一活动,并以此为统领,抓好新一轮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会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东明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
1991年,昌图县十八家子乡有近千个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打破了原有致富小组的界限,从生产到销售走向了新的联合,建立起34个以党员为核心,以非党致富能手为骨干,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实现共同致富为目标,统分结合,相互协作的党群致富专业区,使蔬菜生产由庭院走向大地,由星星点点发展到集中连片。这种农民党员、群众自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锦     
锦州市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提档升级 辽宁省锦州市委加大对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的领导力度,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这项活动得到了提档升级。 一是在内容上提档升级。目前,这项活动已不是简单的扶贫帮困,而是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应用广泛,服务更加具体,涉足产业更多。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村级党组织及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党群共同致富"双结双带"协作区活动,在本溪市山村大地悄然兴起。如今,它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结出了累累硕果:沿着横亘全市两县  相似文献   

10.
我们铁岭市共有7个县(市)区,108个乡镇,1500个村。有农民党员44854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27.9%。1991年以来,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我们在深化党群共同致富小组的基础上,开展了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活动。在发展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较好地发挥了农民党员作用,  相似文献   

11.
9月7日至8日,辽宁省委组织部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召开了全省以党群共同致富为统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辽宁省委副书记孙春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东明主持了会议并作总结讲话。1998年以来,在省委提出以党群共同致富统领新一轮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的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全省农村各级党委不断提高对以党群共同致富为统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思路的认识,加大领导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会上,中共沈阳市委等17个单位和个人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经验。省委副书记孙春兰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组织和带领农民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东明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三个代表”的要求,注意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了配合这次会议,并对全省农村以党群共同致富为统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本刊选取在会上交流的一个单位和一个个人的典型经验发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同时也欢迎大家把好的经验介绍给我们,以共同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也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聚焦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辽宁省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的实施意见》,强化党建聚势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开展以来,辽宁省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明确载体路径、选准产业项目,组织党员、动员群众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几年来,朝阳县委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在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丰富党群共同致富联合体的组织形式。朝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末,我们曾在农民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全镇先后组建起上百个共同致富小组,在发展商品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松散的联合形式已经难以适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朝阳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从破解"三农"问题,尤其是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入手,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有效载体,深化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有效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提供了组织保证。前不久,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朝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亮。  相似文献   

16.
9月7日至8日,辽宁省委组织部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召开了全省以党群共同致富为统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辽宁省委副书记孙春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东明主持了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1998年以来,在省委提出以党群共同致富统领新一轮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的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全省农村各级党委不断提高对以党群共同致富为统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思路的认识,加大领导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会上,中共沈阳市委等17个单位和个人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经验。省委副书记孙春兰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组织和带领农民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 护农村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东明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按照“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和“三个代表” 的要求,注意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为了配合这次会议,并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建平县根据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实际,深入开展了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促进了全县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目前,建平县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天德乡地处西丰县北部,是铁岭市的偏远乡。在开展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活动中,乡党委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体会到,最主要的是加强领导和强化服务。 为了有效地促进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的专业化生产,我们本着为专业区主动服务、多服务、服好务的原则,结合各产业专业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党在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适应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抓住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找到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这对于实现党在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辽宁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党群共同致富为统领,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抓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三个重点,不断加大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力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开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